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現實篇

1994年,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遷往太原

1996年,山西省交通學校遷往太原

2000年,太谷衛生學校遷往榆次;

2003年,太谷師範遷往榆次。

……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十餘年間,太谷縣內所有的中專院校全部遷出,就連太谷師範,這所與太谷縣城共存了半個世紀的老校,2006年第一期搬遷也已經結束,2007年9月,搬遷工作將全部結束。為什麼諸多學校紛紛離開太谷古城?

太谷幾所中專學校的前世今生

回憶篇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張毓卿先生對太谷師範充滿感情。1959年,從介休農村來到太谷城求學的情景,他記憶猶新,太谷城像個大都市,以鼓樓為中心的三條大街青磚黑漆門,雕樑畫棟,街市繁華;二層小樓一棟挨一棟,商號櫛比,門楣處金碧輝煌,一派晉商故里的景象。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1961年,張毓卿被分配到太谷師範附小任教,直至2001年退休。任教40年來,雖有多次調動機會,但他始終未離開附小,而將畢生精力獻給了太谷的教育事業。

“在晉中市,太谷的中小學基礎教育,一直名列前茅。”說起太谷成為教育大縣的歷史,張毓卿如數家珍百年前,經濟發達的晉商重視子弟的教育,城內書院眾多。太谷衛校、太谷師範則是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成立的。建國後,城內也建起一批中小學校。位於太谷的山西農大,前身是1907年孔祥熙創辦的銘賢學堂。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作為農業大縣,太谷吸引來省農業廳、交通廳所屬的兩所中專落戶,加上山西中藥廠創辦的山西藥材學校,讓這裡擁有了一所本科院校、5所中專學校,豐厚的教育資源令一般縣城無法趕超。“太谷城內有許多中央、省、市直管的單位,知識分子的比例之高,在當時即使是太原也難與之抗衡。這使得太谷中小學生源較好,太谷領跑全晉中市的中小學基礎教育,順理成章,”張毓卿自豪地回憶著。

太谷師範曾在“夾縫”中求生存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1月9日,記者來到太谷縣城內,走進了已更名為“晉中師範學院太谷分院”的太谷師範。這裡只有三、四、五年級的學生正常學習、生活,一、二年級的學生自去年新學期開始,已入住位於榆次新城區的新校區。

太谷師範創建於1949年4月10日,1954年,校名確定為“山西省太谷師範學校”,由當時的晉中地區直管。當年,晉中第三中學建在太谷標誌性建築白塔院內,太谷中學建在孔祥熙宅內。師範建校後,同時容納了這兩處舊址。1975年和1998年,這兩處舊址相繼成為文物保護單位,被分別從師範校園內划走。白塔院在師範校園西南角,孔宅佔東北角,兩處11畝的大院落從師範校園內割出後,校園面積從70餘畝減為55畝。四方形校園被擠得小巷叢生,歪歪扭扭。左白塔、右孔宅,被夾在中間的師範被要求不得建高層教學設施。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1999年,全國擴招使太谷師範的招生數量迅速擴大。此前,學生數量一直保持在1500人左右。2000年以後,在校學生數量達到3000人。住宿緊張,上操也得輪著來。

教育部對校園佔地的部評標準是:千人百畝。“而我們學校3000人的總佔地只有55畝!”為了使學校發展壯大,在招生數量與質量方面重整旗鼓,不至於被淘汰,2002年,太谷師範新一屆領導班子擬定在太谷縣另擇址建新校區。然而,在新校址的問題上,師範遇到了問題。

孔祥熙宅院作為文物保護單位被太谷縣政府收回後,師範校園被分割得七零八落。

遷出舊址獲新生

太谷師範最初看上的新校址在108國道臨近縣城處,而太谷縣委、縣政府給出的價格令師範無法接受:“我們從未奢求優惠,只想得到平等的待遇。”

對新建校址選點與地價,坊間有多種版本,校方辦公室負責人用一句話概括:“當時的狀態是,我們想要的地,縣裡不給;縣裡給的,我們看不上。”

一位太谷師範退休教師在家中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她說:“太谷師範一直被晉中地區直管,除了頭頂太谷的天,腳踩太谷的地,教師們的人事關係,招生分配一切工作皆與太谷縣沒有關係。縣裡一直把我們當外人。”最令師範教師感到不順心的,要數教師子女上太谷頂尖高中―――太谷中學能否享受降五分待遇。太谷縣規定,縣教師子女上“太中”,可享受低於分數線五分的照顧,而太谷師範教師子女則無法享受此待遇。

決定遷址前,學校召開了教職工大會,90%以上的教師同意搬遷。“教師們知道搬遷後的種種實際困難,夫妻兩地分居,購房、子女上學,但為了學校的發展,大家做好了吃苦的準備。”2003年11月,晉中市市長辦公會議決定:太谷師範與左權師範合併,成立晉中師範學院,遷址榆次。

消息一出,太谷的老百姓從感情上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輿論大譁。

太谷縣委、縣政府對此事則深感委屈,他們的說法是,“我們曾千方百計地挽留!給予了相當的優惠政策。”太谷師範校長助理陳姓負責人則稱,“挽留與優惠,全部是在市長辦公會議做出決定之後,太谷縣境內的土地隨便挑,給出超低價,錢不必提前支付,想什麼時候給都可以……”

遷校後,老師們連表慶幸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然而,一切都來不及了。經過一年的奔波,2005年11月1日,太谷師範新校區在榆次新城區動工。首期工程佔地300畝,共18幢建築,今年9月新生入住前,經費扶持,道路開通,公交開通。

遷址給師範帶來了新變化!2006年,太谷師範成為全省首批升格為大專建制的五年制學院。一位老師說:“如果我們不遷址,像今天這樣擴大辦學規模,這次肯定不會順利升格,能否被保留也在兩可之間。”

太谷衛校不遷址難脫困局

如果說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山西省交通學校遷址是因農業廳與交通廳當時合併教育資源有關,那麼,太谷老百姓回想起太谷衛校遷址的原因,情緒依然十分激動。“如果不是當年學校蓋教學樓時,縣裡非讓蓋成南北樓,衛校也不會遷址。”該校現已更名為山西醫科大學晉中學院。1月11日,校長趙懷堂向記者講述了遷址全過程。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原先,太谷衛校位於太谷城內新建路主幹道最西端。校園原是抗美援朝輕傷員的療養院,全部建築為平房,當年的建築標準為“三年不漏,五年不倒”。1962年,太谷衛校正式建校,校址就在這裡。

1986年,學校擬建教學樓,本來要建成東西走向樓,縣裡堅決不同意,一定要讓建成南北樓,橫亙在縣城主幹道的最西端。這樣做的原因是讓衛校樓與縣委樓成垂直排列,將太谷街道形成一個“四合街”。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1997年,太谷縣決定打通主幹道,與108國道接通,拆除衛校教學樓勢在必行。然而,擬拆的教學樓裡有學校全部家當,“別小看那個五層樓,它不在了,可以說太谷衛校也不在了。”趙懷堂說,當初他也積極想辦法,向縣裡要地。幾經討論,縣裡決定讓學校西擴5米。“別說5米,當時就是給我100畝也放不下我這5000人的單位。”趙懷堂清楚地知道,以當時太谷縣的財力,根本無法為他徵回學校南部大片的居民區。

遷至榆次,連上臺階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幾經討論,2000年6月5日,晉中市委、市政府決定將該校遷至榆次。“現在,學校召生數量成倍增長,教師隊伍質量提高,這是在太谷無法做到的。不遷出太谷,只能是艱難求生存。”

十年間所有中專學校遷出

“教育發達,農業大縣令其少有汙染,是個宜居的好地方。”張毓卿經常這樣評價太谷。然而,非典過後的一則消息,徹底改變了他的看法,也改變著眾多太谷人對太谷的看法。

2003年非典過後,晉中市市長辦公會議決定,太谷師範整體搬遷,落戶榆次。這消息無疑像一枚重磅炸彈,震驚了太谷城。

師範遷址已成定局之際,太谷老百姓才開始細數十年間從太谷遷出的院校:

1994年,山西省畜牧獸醫學校遷往太原;

1996年,山西省交通學校遷往太原;

2000年,太谷衛生學校遷往榆次;

2003年,太谷師範遷往榆次。

太谷 中專學校十年“逃亡”一空

【山西太原藥科職業學院】

最早遷出的,還有山西省藥材學校。隨著太谷師範的搬遷,縣城內所有的中專院校已是一所不剩。

縣城之困無法辦出大教育?

趙懷堂認為,太谷師範搬至榆次“真是金點子,這些學校如果留在太谷無法發展!”

趙懷堂說:“清華大學搬來太谷也無法建成一流大學”。原因很簡單,小縣城無法擁有一流的師資,一流的師資只向發達城市聚集,城市佔有的教育資源勝於農村,這就是中國目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現狀。要想辦好教育,就得順應這種模式,順應這種潮流的發展。“如果這5所中專不遷出太谷,在改革擴招後,一定會面臨生源枯竭、師資匱乏境地,最後,不是合併就是被撤,只有死路一條。山西農大也想往太原遷,可是遷址的成本太大。”

在太谷城生活了半個世紀的張毓卿預言,眾校遷址將給太谷教育帶來嚴重影響:四五十年的教育資源積澱會因此受到重創,對太谷教育的影響將在十年後顯現。太谷因教育發達而人才輩出,但培養出的人才少有回來效力的。“雖說眾校遷址,太谷縣難脫干係,但縣域經濟不發達,無法吸引質高量大的師資,更是眾校紛紛遷出的真正原因。”

專家:大城市吸乾小縣城教育資源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教育專家趙雨林向記者說,表面看來,眾多學校遷址是因為太谷縣沒有為學校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但本質是縣城無力與城市抗爭的問題。“中國目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好的教師越來越集中到大城市的重點學校,很多地方培養的優秀教師被城市重點學校吸收;面對好的教育資源,大城市正成為小縣城的‘抽水機’。”

注:本文轉發自“山西新聞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