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住院經歷改變了我的職業觀

因為查出一項檢查值偏高,主任建議我住院治療,不知所措的我慌忙請了病假,匆忙地住進了消化內科,成了一位住院患者。

住院的日子裡,當我真正成為一位患者時,我才真正地體會到病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訴求都有哪些。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成為患者的時候,在患者的角度看問題,才能真正地知道,護理工作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我體會最大的是,患者生病時,除了想接受有效的治療,最渴求的就是貼心的溫暖,而最能贏得病人心的就是人文關懷。人文關懷要求我們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不管服務對象來自哪個社會階層,有何種背景,都應該尊重每一個患者,善待每一個生命。

要關注患者,關心患者,重視患者的個性,滿足患者合理的需求,尊重患者的隱私,說到底,就是一句話——“一切以病人為中心”。

入院當天,雖然我身為醫護人員,但面對突如其來的角色變換感到恐慌,好像自己原有的專業知識都一掃而光,對自己的病情也感到很緊張。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安慰,分管我的護士為我做入院宣教,還耐心地詢問我病情情況,安慰我不要擔心,有什麼事情隨時找她,這讓我焦躁的心踏實了不少。

從這個護士身上我看到了人文關懷的作用,讓我著實感到了溫暖,我暗暗告誡自己要像她學習,和善的態度,耐心地對待患者,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

第二天,因為患者比較多,到了十點半,我還沒輸上液體,本想去催催輸液的護士,可是想到自己平時輸液忙的時候最怕患者催促了,我就耐心地等待著。

一次住院經歷改變了我的職業觀

終於輪到我這個病房輸液了,可是這個護士看我床頭沒有輸液架,也不和我說句話,也沒幫我去找輸液架,而是跑去別的病房給其他人輸液了。我真是沒耐心了,自己跑到護士站去拿液體了,另一位認識我的護士幫我輸上了液體。

回頭想想這件事,雖然我很理解護理工作忙的時候,就會對病人疏忽,但作為病人還是覺得不開心。那位護士她在手忙腳亂的時候,如果可以多說兩句話,我也不會感到不舒服。、

這也讓我反思到自己平時工作中的不足,有時就只知道一股腦紮在瑣碎繁忙的工作中,而疏忽了與患者的溝通。估計也有患者像我這樣沒有當面提出問題,但心裡已經為這樣的護理行為打了差評。

通過這次真實的角色互換,讓我切實從一位患者角度真正地體會到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好的行為讓我去學習,不足的行為讓我去反思,認識到了人文關懷的魅力。

南丁格爾說過:“護士其實是沒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這不僅是對我們職業形象的讚美,同時也是對我們職業素質的要求。我覺得,作為一名合格的護士,除了要通過不斷學習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外,還要加強我們自身的人文修養,將端莊的儀表,美好的語言,得體的行為,精湛的技術貫穿於護理工作的全過程,讓患者感受到來自於護理人員的真誠和關愛。

從細節上講,做好與每一位患者的溝通,秉承著治病救人的態度,關愛患者,獲得患者的信賴,營造輕鬆和諧的醫療環境。

護理中的人文關懷集中體現在一個“愛”字上,關愛患者,又採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正是護理工作的真實寫照。在今後的護理工作中,我一定銘記這次住院心得感悟,真正做到人文關懷,給我的患者帶來真誠的溫暖。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臺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