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花,幸福養老就在家門口!

在雨花,幸福養老就在家門口!

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日益加快,每一位老人能否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逐漸成為全社會思考的問題。

為打通“堵點”,消除“痛點”,破除發展障礙,近年來,雨花臺區通過市場化、專業化、規模化的運作,正逐步形成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醫養融合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有求必應

養老機構提供全方位照護服務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在雨花臺區雨花街道能仁裡小區,82歲的呂根娣阿姨拎著自己早上煮好的綠豆粥,敲響了能仁里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門。門內,養老服務中心項目主管鍾佩儀和社區志願者王薛萍拿著血壓計,正準備為社區高齡老人測量血壓。

“這些志願者比我自己孩子對我都好呢”,見到鍾佩儀,呂阿姨樂開了花,“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高溫,我們有什麼困難,

找他們有求必應”。

近日持續高溫,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主動幫助社區老人打掃房間衛生,解決了高齡老人房屋清掃難題。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志願者們來到78歲的韓阿姨家中,為她測量血壓。韓阿姨是一位退休幼兒園教師,子女都在香港打拼,平日裡獨身在家的她,都靠志願者的陪伴。

社區內不少老人患有心血管、心臟病或有循環系統障礙,志願者們定期上門測量血壓,跟蹤監控老人們的健康狀況,降低發病危險。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多措並舉

助餐服務消除老年人“下廚痛點”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家住普德村的朱志成今年雖已70歲,但身體依舊硬朗的他,前幾年成為了悅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普德村助餐點的義務送餐員。

朱志成每天上午10點會騎車前往助餐點取餐,隨後送餐上門,將午飯送到有需要的老人手裡。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無獨有偶,翠竹園社區針對居民養老的就餐問題,開創性地將社區養老服務與專業化用餐結合,於2013年設立“銀髮愛心餐廳”。

需要服務的家庭,只要在社區辦一張“銀髮餐卡”,就可以讓老人到餐廳吃上可口的飯菜;有特殊情況的,還可以定時將飯菜送到家中。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附:雨花臺區助餐點(部分)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老有頤養

打造幸福養老圈新格局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社區養老強基礎廣覆蓋。目前,全區59個社區已建成有8個街道級中心廚房,61個民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68個社區助餐點等為老服務場所,今年將再新增10個社區居家養老中心,15個社區助餐點,實現老年人助餐點社區全覆蓋,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為老服務半徑,為老年居民們提供就近就便的養老服務。

機構養老擴載體抓提升。上年全區新增養老機構3家,新增床位426張,至此我區已建成養老機構23個,其中公辦1家,民營19家,4A級機構2家,3A級機構5家,護理型床位佔比達到80%。

上門服務講多元求精準。惠老政策執行到位,上半年為全區768人次特困供養人員發放基本生活費114.5萬元;為80歲以上老年人高齡補貼發放補貼47244人次約271萬元。全區志願服務者累計為733名高齡、獨居、特困、空巢老人提供居家養老上門照護服務,為全區60歲以上特困老人和75歲以上獨居老人安裝老人緊急呼叫器6600臺,對1412戶特困獨居老人進行家庭適老化改造,增強老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2019年是雨花臺區聚焦“五城共建”

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開局之年

今年年初

雨花臺區首次提出積極打造"幸福三圈"

明確了居家養老服務的方向和目標

現階段

雨花臺區正積極做好各項養老服務

通過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拓展養老服務內容

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著力提升民生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重點閱讀推薦

  • 在雨花一定要記住這個電話,你和你的家人都用得上

  • “幸福三圈”獨家定製雨花“老有頤養”!

  • 西善橋街道: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幸福三圈”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幸福宜居雨花!

在雨花,幸福养老就在家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