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農不做農,那些農大的畢業生都去哪兒了?

谷寶


你好,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吧!

我老婆本身就畢業於一所普通的農業大學,學的專業就是農學。

下面說下她們班同學以及她自己的情況!

首先,他們班總共有50多人,考研或者保研的同學大概有15個人左右,研究生畢業的同學又有兩個選擇,繼續讀博深造的有幾個人,然後剩下的又去考公務員之類的。然後回老家發展的大概有15個人,剩下的同學選擇就業,但是真正從事本專業(農學)相關工作的人非常少。

這些大部分就業的同學從事各行各業工作,可能最多的是銷售(賣房子,賣醫療器械的),還有一些做人力資源的,人事專員,也有考三支一扶之類的,從事社區工作。

下面再說說我老婆的情況,畢竟,我是最清楚的。

她還沒畢業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將來不可能從事農業相關工作,所以在學校考了普通話證書,畢業以後又考了教師資格證書,但是,教師的工作城區卻不太好找,偏僻的地方又不想去。

所以,最終找的工作是人力資源,畢竟,門檻比較低一些,然後在工作期間,又報名考了人力資源證書。就目前的工作情況,整體還不錯,畢竟一份工作只要堅持做,也會越來越熟練,越來越順手。

所以說,農學這個專業,可能不讀研、讀博深造,能夠找到合適工作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同學都是選擇其它行業的工作!

總之,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畢業生,經過大學四年的學習能力訓練與思維能力訓練,無論將來做什麼工作,我覺得都可以做的很好!


學習以後



中國農業大學官方就業統計表顯示,2018年,中國農業大學5144位畢業生中,僅有400餘人畢業後直接從事農林牧漁業,而縱觀2017、2016、2015年,這一數據正在逐年顯著減少。中國農業大學的畢業生們畢業後都去了哪裡?那些當年畢業後選擇農業的學生們如今境況如何?大學生畢業做職業農民有沒有明顯優勢?

薪資實在太低是一方面;頻繁在鄉村出差停留,使自己每月近半的時間都處於信息閉塞狀。 但真正讓他們下決心轉行的,還是對農業類工作從業前景的擔憂。“我覺得這個行業很難實現普遍性的收入提升,即使增收也會少於其他行業,整體發展上對政策依賴性也太強。當然,這僅僅是我個人感覺。”種種顧慮之下,很多畢業生最終選擇了離開農業,經過幾番調整,他們來到了現在的崗位上,“雖然專業荒廢了,但是他們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 。


越來越多的畢業生相較就業選擇了升學,是否存在農村就業環境不理想的問題?經濟學家杜猛認為,這一情況意味著國家政策激勵方面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國家應該加大政策鼓勵,使年輕人相信未來在鄉村的職業前景等於甚至大於城市。”同時,鄉村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不得力的問題,也是影響就業的關鍵因素。杜猛認為,年輕人如能在鄉村享受到能夠接受的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體系,他們自然願意選擇更加宜居的地方進行生活。 對就業環境的困惑,使得不少學生選擇以升學的方式換取更好的就業機會。《中國農業大學2017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碩士生就業比例高達82.36%,遠遠超過當年9.61%的升學比例。



農業大學也是有很多專業的呀,不同專業畢業可以從事不同的工作,比如動物醫學畢業的學生,可以當寵物醫生,而畜牧學畢業的學生,可以從事養殖類工作,而作物學畢業的學生,可以從事作物育種等方面的工作 。


譚書院487


為什麼學農就得做農?難道你覺得農林類院校畢業生都是去種田嗎?

農學專業主要包括:植物生產類、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動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林學類、水產類、草學類7小類。

別的不瞭解的我就不多說,你們可以看到我的認證是動物醫學系學生,那麼我就說一下我們專業的就業吧!

動物醫學大類包括三個小類:基礎、預防和臨床。畢業生可以從事於各大農場、養殖場、寵物醫院以及各級獸醫防治、科研、教育、生產和行政管理部門及動物檢疫站、商品檢驗局、生物藥品製造及動物食品加工單位工作。除此之外,從事基礎獸醫研究的就是屬於研究型人才。我想以上的一些基本都不在你說的“做農”裡面吧。

其他專業也一樣,不是農林類院校畢業就是出來當農民的,畢竟都是高等教育,想必你也沒見過哪個農民種田要學高數、學大物吧。


張懟懟


我身邊農學畢業的,一部分跨行工作了,一部分跨行考研了,相當一部分賣化肥 種子去了。考公務員還有一部分。考本專業研的比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