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三堂課”讓黨員教育更走心

□ 本報記者 姜言明 劉濤

本報通訊員 趙文存

近日,“新泰市黨性教育基地——新甫初心館”正式揭牌,該館通過多媒體、信息化手段,全方位展示黨的光輝歷史,把黨在各個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紅色精神、革命先驅、英雄模範人物的事蹟等內容分類表述,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鉅變。

新甫初心館是新泰市以黨性課、典型課、實踐課“三堂課”為抓手,力促黨員學習教育更走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新泰市充分用好現場教育基地,推動黨員學習教育往深裡走、往心裡走、往實裡走,增強黨員幹部守好初心、擔好使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打造一批紅色教育基地

上好黨性課

省委劉杜會議、圍山莊保衛戰、光明水庫大會戰……走進劉杜鎮紅色記憶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一份份泛黃的史料,一個個感人的事蹟,讓人感慨萬千,似乎又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

烈士單洪的女兒單玉琴動情地說:“能夠回到我父親戰鬥過的地方,尤其是看到這些珍貴的圖片文字資料,很感動。以後一定帶孩子們常來看看,讓他們傳承好紅色基因。”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紅色資源,是踐行初心使命的生動記錄,是黨員學習教育的鮮活教材。劉杜鎮充分發揮革命老區優勢,建起了700餘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打造黨群服務新陣地。

新泰本著“立足實際、輻射全市、面向基層”的原則,把政治建設放首位,強化現場教育基地的政治功能,分層分類明確建設標準,並將各類現場教育陣地串聯整合、有機融合,以實物、實例、實事為載體,著力打造了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強、有特色、標準高的教育基地,讓黨員幹部在學習教育中重溫歷史、銘記責任、勇擔使命。

截至目前,新泰全市20個鄉鎮(街道)基本建成具有黨員教育、服務群眾功能的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完成了12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8個先進典型教育基地,並依託廉吏羊續和羊祜的故事,打造了德廉文化主題園警示教育基地。

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上好典型課

“我永遠不會辜負父親的囑託,牢記父親遺志,繼續封山造林。”深秋時節,記者順著蜿蜒的山路,來到位於新泰市泉溝鎮的綠水青山黨性教育基地——肖光元故居。肖光元的兒子肖義連指著父親住了多年的茅草小石屋說。

生於1906年的肖光元,是泉溝鎮趙家峪村村民,他在1953年進山當護林員,在山上一住就是30年,逢山修路、挖坑植樹、攔壩蓄水,先後搬了三次家,綠化荒山3000餘畝。

去年6月,為了弘揚肖光元這種執著追求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新泰在趙家峪山上,建起了肖光元綠水青山黨性教育基地,讓典型的人物事蹟變成鮮活的教材。通過走一走崎嶇的小山路,在小石屋前重溫入黨誓詞,鼓勵黨員幹部向先進典型看齊,接受思想洗禮,牢記初心使命。

為實現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目的,新泰市注重挖掘身邊的典型,並把他們的事蹟製作成視頻發放到基層黨組織,組織黨員幹部收看,發揮好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先後製作初心繫列微視頻《初心成林》《老井的記憶》《初心·時代之光》,設立“林全先紅色講堂”,對廣大黨員幹部進行現場教育。同時,還在現場教育基地開展“初心閃耀”系列活動,組織“我的初心故事”徵文比賽、老黨員“初心不改、守望一生”視頻講述、年輕黨員“初心·航標”演講比賽、“初心為舵 築夢祖國”圖片展等活動,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近日,新泰市委組織部組織了一次先進典型事蹟報告會,在聆聽了91歲高齡老黨員林全先和兩位模範黨員初心故事後,幹部一科科長初豔在微信朋友圈裡說:“‘是黨員就應該帶頭,不能拖拖拉拉’,林老質樸的話語講述了最感人的初心。勿濃妝,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保素顏,無懼風雨迎來新日出。”

搭建黨員發揮作用平臺

上好實踐課

最近,新泰市好人協會的黨員志願者組織了一次“煥新樂園”活動,給全市40戶低保戶粉刷了房屋,整修了電力線路,為他們六歲至十六歲的子女購置了床、衣櫃、書架等物品。“每次參加志願服務,看到困難群眾開心的笑容,覺得對自己是一種黨性的錘鍊、心靈的淨化”,黨員志願者劉志說。

在黨員學習教育中,新泰市還根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黨員特點,積極搭建實踐平臺,激發黨員細胞活力。先後安排25名市級黨員領導幹部聯繫鄉鎮,靠前督促指導,確保黨員學習教育沿著正確方向開展。組織市級領導到社區報到,為社區黨員講一堂黨課,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同時,安排市鄉領導班子成員包軟弱渙散黨組織村,加快整頓提升步伐;組織市直機關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為民服務;開展黨員志願服務,讓黨員立足實際服務群眾。

截至目前,全市組織1.2萬人次黨員到各大景區、敬老院、山區小學等場所開展志願服務,展示出新泰黨員的靚麗風采。全市5000多名機關黨員已到社區報到,參與社區管理服務,真正讓黨員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走向老百姓的心坎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