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的班級群全員禁言,只有群主(班主任)可以發言,這樣的做法對嗎?

人生如意80674230


挺好的,本來是老師在群裡發個通知,就有家長戲精上線,老師辛苦了……卟啦卟啦的蓋起樓,正經通知就找不到了。禁言挺好,通知,作業都一目瞭然。需要可以個別溝通,沒毛病。


用戶1111261754190


我覺得正確,我兒子今年9月份升入2年級了,我們的的班級群基本就是這樣實現的,我覺得非常好。一是每天老師都會在群裡發送作業和一些注意事項,別人不能發言,就避免了因為家長紛紛回覆收到等一些無用信息造成的刷屏而導致一些沒有即使看到的家長錯過信息。二是班級孩子多,肯定不可避免的出現磕磕碰碰,如果不禁言,總會有那麼些家長@另外的家長,有的時候說話不得體,造成一些不愉快,禁言了之後家長一般都會先電話聯繫班主任,一般老師解決問題就會比較圓滿。三是確實能避免一些戲精家長天天發類似於老師辛苦了的無用言論,讓大家都舒服。


努力減肥的倆寶兒媽


這麼多人同意禁言,也是不可思議,隨著孩子,我目前經歷了3個班級群,除了有一個奇葩家長,其他的都不錯。

而且我發現,班主任的素質決定了一個班級群的氛圍。負責任的班主任,群裡氣氛真的比較好,家長之間有問題,老師會及時解決,很能服眾,家長也常在群裡交流,約玩。我們幼兒園的第一個老師就是這樣,開學第一個家長會,兩個家長差點因為一點小事打起來,但是後來家長之間都相處的比較好了,我認為這樣的老師,能力非常出眾,家長也都非常信任,至今這個群在家長的要求下保留著,沒有解散。

第二個老師相比起來,就很不靠譜很不負責了,群也不知所謂,亂七八糟的。

第三個老師也很負責,在群裡也可以說令行禁止,非常有效率。所以怎麼會想到禁言呢?法律還不在乎人情呢,一個班級群,除了通知,肯定還擔負著溝通交流、分享的功能呀,一個冷冰冰的群,沒有辦法產生班級的凝聚力啊。


隨便看看嗷嗚嗚


我覺得這個問題無所謂對錯,這要看班主任建群的初衷是什麼,如果班級群只是個通知群,而不是交流群,那當然無可厚非;如果班級群是個交流群,那班主任全員禁言,就有點不妥。作為一個有著多年班主任經驗、深受班級群家長信息打擾的班主任,我還是贊成該班主任的這種做法的。我從我自身的感受談一下我的理由。

班級群裡面有很多家長,不管老師發什麼信息,一律積極回覆,各種“老師辛苦了”、“感謝老師們”等溢美之詞。當然,家長是真心地感謝老師,可是一個回覆,其他家長覺得如果自己不回覆,就會擔心老師對自己印象不好,也只好違心地回覆。這樣一來,很快就會刷屏,一旦有什麼有價值的信息,就有可能遺漏。

班級群的家長文化水平不一、理解能力有高有低,對老師發的一些通知或要求,理解不到位,也會影響班級群的功能。比如,有一次我們學校參加什麼評選活動,要求轉發到班級群,請家長幫忙投票。明明通知不用投票了,更不用家長每天都回復“已投票”,科就是有部分家長依然每天往群裡轉發“已投票”。

班級群有時讓班主任成了傳聲筒,家長什麼要求都有,孩子吃沒吃藥,用不用換被子、讓某某什麼時候回電話、給某某送的書到門崗去拿、某某姥爺過生日家長替請假等等,各種雜事需要班主任轉告。明明讓學生返校時認真清點自己所帶物品,不要有遺漏,可是剛剛返校,家長就會讓班主任給孩子捎信,去取送來的各種物品。

因此,我支持班主任全員禁言的做法,專業可以更好地發揮班級群的作用,也可以讓班主任的工作不受影響。而且這樣做也不會影響家長和班主任的溝通交流,因為家長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班主任啊,這樣還可以保護隱私呢。當然,我覺得班主任沒必要一直禁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總之,原則是能讓班級群最大限度地發揮它服務於家校之間的作用,成為家長和學校溝通的橋樑。


道道快談


當然是對的!這個也要看老師的要求,要不老師發一條,每個家長回一條都是幾十條了,後來的家長如果想知道老師發的什麼,那只有爬樓梯才能看到,要是一個不注意還忽視了,如果家長不回,所有人來一眼就明瞭老師說的。我就是每次老師發什麼我基本上不回,很多家長回的都是“收到”。

以前么女進了一個補課班,老師發的消息出來都會叫家長確認有看到,那麼我就會毫不猶豫的回覆,這個是老師強調過的,我就照辦,只要是對孩子有利的,我是義不容辭。

孩子是自己的,老師能把孩子當成他們自己的孩子已經不容易了,我們儘量的和老師配合好,讓老師放心的傳授知識,孩子們專心地學習,大家皆大歡喜,何樂而不為呢!



桃園么妹


我覺得其實這樣挺好的,我家寶寶現在剛上幼兒園,我們就加入了這個老師建的群。老師會發一些通知在裡面,但是有些很多家長會在裡面聊天,而且聊的時間還挺長,所以會把老師發的消息和通知網上推很多,有時候我們就會漏掉,老師發的這個通知,沒有看到,導致有些時候我們該做的事情也沒做,該讓帶的東西也沒帶,還挺不方便的,所以建議老師還是把這個禁言了好


蜀中游霞


班級群全員禁言利大於弊,做為家長表示支持。

相信開全員禁言的班主任也是無奈之舉,班級群的初衷其實就是消息通知群,逐漸取代校訊通。隨後,班級群又成了佈置作業群,老師把當天作業發到群裡,讓家長查看。

有奇葩老師自然就有奇葩家長,做為家長,目前為止,見到的奇葩家長更多,我特反感有些家長的一些行為:

01,問作業,天天在群裡問作業

有的家長真的不知道說他什麼好,天天問作業,這種家長也分幾種。

A,剛放學接到孩子,甚至不知道剛送完路隊的老師回到教室沒,就開始在群裡發言:老師,發下作業,老師,發下今天作業,老師不理他,拼命艾特。

有次,有位家長忍不住懟了一回,老師忙完了肯定發作業,剛送完孩子不知道走回學校沒,有空看手機嗎?再說你不會 問自己孩子?

那個問作業的家長還振振有詞,他孩子在輔導班,輔導班老師問呢如何如何的一大堆。還批評老師為啥不提前發作業。讓人特別無語。

後來,老師就在放學之前在群裡發佈作業。還是繼續有家長問。

B,這種家長,永遠不知道往上翻看以往消息,打開群就問老師今天啥作業?永遠是那幾個家長在問。哪怕老師發作業就在他問話前面,還是睜大眼睛問,有家長提醒他,你往上翻翻啊,老師發過了,家長消失了。

後來老師在群裡說:我們從一年級就培養孩子自己記作業,永遠是那幾位家長在問作業,是不是該找找孩子的原因了,為什麼記不住作業,要家長天天問?真記不住能不能用個小本子專門記作業,這也是在培養鍛鍊孩子的自立性啊!

我看到老師的話就覺得該,早該這麼懟回去,看見那種家長就煩。我家娃都奇怪,為啥他們天天問作業呢?老師都在學校說過了,讓我們自己記作業的。

02,喜歡回覆老師

老師不管說什麼,都謝謝老師,老師辛苦,搞的老師都沒奈何,每次發佈消息就加個後綴講明,請各位家長不要回復,以免影響其他家長看到通知。

特別是到節日,那鋪天蓋地的刷屏,不發把,擔心老師對自己孩子印象差,只好隨大流,就這樣,一個跟著一個的。

還遇到一個家長,教師節,發了一束花的圖片到群裡,表示他家孩子給老師送花,有些家長不甘示弱,馬上也去訂花,然後拍照發圖片到群裡,他家訂的比他家還大,還豔,還多······

苦逼的家長,你說你送不送?那時候真是超級煩第一個顯擺的家長,相信不是我一個家長的心聲,有多少家長就這樣被趕鴨子上架的?

03,班級群該不該禁言

班級群該不該禁言,如果群裡有那種奇葩家長,還是禁言吧!我贊成禁言。

好在現在家長們都意識到以上的弊端,最少在我娃的班級群,很少看到刷屏收到的,只不過三五個家長,對,永遠是那三五位家長在回覆,在問作業,在群裡請假······

我特別感謝娃一年級的兩位老師,負責任的很,娃很多優良習慣都是從那時候養成的,兩個老師並沒有在群裡禁言,有時候會發一些孩子們活動的小視頻,後來,老師就不發了。

為什麼?因為有些家長每次都問,老師,為啥沒有拍到我家娃?老師,為啥每次都沒有拍到我家娃?

一個班級六十多娃,可能全拍到不?

二年級兩位老師也沒有禁言,相比較一年級兩位老師,二年級老師有點高冷,班級群基本就是問作業群和通知群。

不知道今年的班級群會如何,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今年應該不會再有天天問作業的家長了吧!

就是這樣。


猴格大人


學校的班級群全員禁言,只有群主(班主任)可以發言,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高了,這樣一來,班級群就真正成了通知群,即使有個別有問題的家長也會找班主任私聊,私聊可以讓問題不擴散,不擴大,儘可能少的減少不良影響。

去年,我校小學部一年級有個家長,在班級群質疑老師,留的作業多,孩子急得哭。老師很無奈,說:“根本就沒留那麼多作業啊,只是將生字寫一遍,組詞讀兩遍,怎麼會多呢?”家長不依不饒說:“孩子並不是這樣說的,現在八點了還在抄課文,飯都不吃。”老師就說:“那你告訴孩子,老師沒留過這項作業,不用寫了。”家長還是不以為然說:“你老師留作業,不跟孩子說清楚,你現在說不用寫了,可是孩子怕你,不敢不完成作業。”還說:“你是我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不好好待孩子,以後孩子厭學怎麼辦?”……這一番話氣得老師差點吐血。可見這微信群如果出一個這樣二愣的家長,可真夠老師喝一壺的。

第二天,上課一檢查作業,才發現確實是這個小女孩記錯了作業,全班只有她自己在抄課文,結果老師被這個孩子的家長在群裡一通搶白。這件事後,這位老師實在是傷透了心,沒想到自己一顆真誠對學生的心,在家長那裡卻是這樣不堪,如果不是家長對老師極度的不滿,又怎能在班級群裡這樣給老師難堪呢?

其實家長群的設立真不是老師甘心情願的,恨不得早日解散或者禁言,因為一個班五六十個學生,什麼素質的家長都有可能碰上,特別是過分嬌慣孩子的家長,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問:“今天在學校學到了什麼知識?”而是問,“老師今天有沒有欺負你啊?”“你的座位老師給你調了嗎?”“同學們有沒有欺負你的啊?”等等。本來孩子天真單純,被家長一引導,在學校裡發生的好事也就成了壞事了,只聽孩子一面之詞就找上校門,辱罵老師或者狀告老師的例子多著呢。一旦微信家長群的家長失去了對老師的信任和尊敬之心,那麼這個群就成了矛盾發酵的集散地。

還有一次,我校小學部二年級,一家長就在班長群直接指罵另一位學生家長,說他家的孩子推搡自己家的孩子,讓孩子摔的後背疼。那個家長也不示弱,三說兩不說,就在群裡對罵起來。後來又罵老師,下課不看好孩子,讓孩子胡鬧騰……唉,看著這烏煙瘴氣的家長群,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嗎?

說到這裡,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家長群存在這麼多問題,老師們還要建群呢?為什麼不解散或禁言呢?其實不是老師非要建群,也不是老師不想禁言,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

若干年前,根本沒有家長群,有什麼問題,家長直接到學校來找老師說,或者老師把家長叫到學校來解決問題,但是自從老師的責任無限放大後,怕的就是一些事情通知不到家長,比如,下雨天,有沒有通知家長一定要親自接送孩子?週六週日有沒有提醒家長好好負責學生的安全問題?還有上面的一些安全教育信息內容有沒有及時通知家長?等等,如果這些通知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家長,那麼一旦出事,老師就脫不離干係。

有的家長認為,家長群是老師指手劃腳支配家長的地方,但何嘗不是增加老師負擔的地方。所以家長群不能禁言,也不能解散,禁言後,一些重要的通知如何知道每個家長都收到了,解散後,又如何證明老師的安全教育等做到了位?

題目中出現的這位老師,相信即使禁言,也是在不需要每個家長答覆“收到”的情況下禁言。否則一旦出事,這老師的責任可就大了。

對於家長群的問題,大家怎麼認為,歡迎補充交流。


指尖教育帝國


首先得說,這樣做是不太合適,難道家長都沒有發言權嗎?那還建這個群幹什麼?難道只是為了老師留作業和說事用嗎?也許這就是老師建群的目的,也許建群之初並不是這樣,後來出於某些原因才禁言的。

不知道這位老師出什麼原因?我想他可能是因為群裡有人亂髮東西,才禁止大家發言的,有的可能是小孩子不小心弄到了手機,發一些無用的東西,如果發的人多了,可能真的會影響這個群,老師可能也是出於無奈,才禁止其他人發言,有事的時候在群裡說說,如果有是重要的事可以直接和班主任交流,也沒必要在群裡說。


應該說,禁言可能也有它的好處,但是對於家長來說,心理上肯定是有些不好受,這樣做雖然避免了有人亂髮東西,但對於那些沒有老師其他聯繫方式的,找老師說事兒就顯得麻煩了,如果還不知道老師電話?可能就聯繫不上老師了。

微信的普及,使人們之間的聯繫變得方便了,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好像變得越來越陌生了,在微信群裡的好像都是陌生人,有事的時候說說,沒事的時候一言不發,也許這和現實生活是一樣的,群裡那麼多家長,有幾個家長是互相認識呢?即使認識他們的關係又怎樣呢?可能也近乎陌生吧。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這些人真的不會走到一起,更不會在一個群裡,可能家長之間也不會有太多的交流,也只能是家長和老師之間,所以,有些老師在群裡會禁言也無大礙,如果有重要的事,可以直接找老師聯繫,這樣做可能也是為了好管理,畢竟群裡人太多,亂髮真的不行。

這就是我的看法,班級群裡,老師是否對家長禁言,對家長來說妨礙也不大,所以也不要太在意,該說的事老師都會在群裡說,這個群還是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考試陷阱


按照我的觀點來說,這樣做是對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1點,可以避免因為拍馬屁行為而導致的錯過重要消息現象。有的班級群裡面,老師發一個消息,後面清一色的收到,老師辛苦了,老師辛苦了,老師辛苦了……經過了幾十人的發言,老師發的重要信息沒有了,想要看老師消息的人,根本看不到。老師辛苦什麼?他只是做了他自己願意做的事,或者說他需要做的事而已。不想做這個事完全可以不做,他做了他就是覺得自己應該做這些,沒有什麼辛苦不辛苦,這是他的工作。班級群禁言之後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問題,老師發的消息,可以讓每一個家長清楚的看到,不需要再去往上查找。

第2點,私聊是更好的家校聊天方式。如果家長有事找班主任,或者找其他老師,完全可以私聊。一個班級群裡面少說也得有三四十個家長,並不是每一個家長都喜歡看別的家長在那邊閒聊,也不是每一個家長喜歡關注其他家長和老師的聊天內容,如果一個家長跟老師有話說,那麼完全可以私了,沒有必要在群裡面說一些聊天內容。飼料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還能避免打擾其他的家長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班級群全員禁言,完全是一種可行的,比較好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