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碗水酒1块钱,七旬大爷深巷中卖酒27年不涨价,背后原因很暖心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南昌大士院社区,一家小酒馆深藏于老城区中,如果没有人引领还真不好找。这是一家开了27年的水酒店,店主是71岁的王柏根跟57岁的妹妹王细英。这个店大概民国时期在王伯根爷爷手上就开了, 王伯根兄妹是在1992年左右接手的,已经是第三代了。几十年来酿酒的方法从未变过。王柏根说:“自己是闻着酒香长大的,从爷爷那里一辈辈传下来的秘诀不是别的,就是做酒要凭良心,要细心、用心。

水酒,其实就是发酵酒,它是用黍、稷、麦、稻等为原料加酒曲经糖化、酒化直接发酵而成,汁和滓同时食用,即古人所说的“醪”。一般度数较低,入口有点酸甜夹杂,口感很清爽,闻起来有着淡淡的酒香。

这家店里卖酒,最早的时候一碗水酒是卖六毛钱,随着物价上涨,后来卖一块钱,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不管物价怎么涨,这家店里的水酒再也没涨过价。这家店还有几条特殊的规矩,那就是每天只经营八个半小时,如果太忙太累,就保证不了水酒的品质。喝醉将醉之人、老人和小孩恕不接待。店面不大,店里的水酒却远近驰名,拥有很多忠实的老顾客,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新朋友。


店里没有菜单,一碟花生米,一碟豆腐干或者一碟子卤味,再配上水酒,食客们边唠着磕,边抿着酒,惬意还解乏。老顾客们喜欢每天聚在这里坐一坐、聊聊天,有时候他们喝的其实并不是酒,而是一份情感。

有时候慕名而来的新朋友,喝着喝着,本不认识的酒客就成了朋友,聊在了一起。一些老顾客们说,老板为人很好,除了水酒不涨价,有时候即使是不认识的客人,钱没带够老板也不介意让下次再给。

最近,小店在南昌的社交媒体里火了起来,不少顾客慕名而来,妹妹王细英耐心的和慕名而来的客人讲起店里的历史和规矩。以前在南昌水酒店就像小卖铺一样多,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后来时代变了,啤酒白酒各种酒越来越多,这种水酒却渐渐的没落,有的店经营不下去关张了,有的店涨价了。但王伯根兄妹的这家店却一直保留着原来的习惯。他们说,要对得起酒客,他们每天不管多远都过来,为的就是这一碗熟悉的水酒。


不下雨的天气,桌子就在巷子里摆起来。水酒店以老顾客为主,他们说饭店太吵了,还是这里比较清净,每次来这里喝上四五碗,配上几碟小菜,像在自己家一样随意自在。有的老顾客在这里喝了二十多年的酒,水酒店也搬迁过几次,店面搬到哪里,他们就跟着到哪里喝酒。

二十几年来,周围平房变高楼,青年变暮年,但南昌大士院深巷中,这家水酒店的酒价未变、酒香未改,更重要的是,水酒店的初衷未改,那就是坦诚做人,用良心做酒。希望善良的人有好报,希望他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