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冬季的開始~-~

北京時間11月8日1時24分將迎來“立冬”節氣。習慣上,我國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

立冬,冬三月之始。

“立冬”時節,朔風起,地始凍,水始冰,草木凋零,葉半青黃。

“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的解釋是:“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指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糧入倉,菜入窖”,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了。

立 冬

立冬前後,空氣漸趨乾燥,土壤含水較少。長江以北和華南地區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區要少。

隨著冷空氣的加強,氣溫下降的趨勢加快。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來說,令人愜意的深秋天氣接近尾聲,明顯的降溫使這一地區在進入初霜期的同時,也進入了紅葉最佳觀賞期,並在11月底陸續入冬。

為了“迎冬”,立冬當天北方人要吃餃子,南方人則吃雞鴨魚肉,稱“補冬”。立冬還有哪些習俗?

立冬習俗

吃餃子

立冬時節北方人會吃水餃,因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會受凍。此外,餃子諧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之交。

立冬習俗

賀冬

亦稱“拜冬”,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大家也會更換新衣慶賀往來。

立冬習俗

釀黃酒

冬季水體清冽、溫度低,是釀酒發酵最適合的季節。因此,紹興人把從立冬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稱為“冬釀”。

立冬習俗

冬泳

在黑龍江、河南、江西等地,立冬之日,人們有時會用冬泳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來。

進入“立冬”節氣後,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下降日趨明顯,這些冬季養生小知識你都知道嗎?主溫補

要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心血管等疾病發生;注意均衡飲食,多吃一些滋陰潛陽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鯽魚、烏雞、蓮子、赤豆等,同時還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既能補充維生素,也能提高抵抗力。

立 冬

要保暖

立冬之後,氣溫驟降。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外出時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泡腳。

立 冬

多運動

冬季不能因為天氣寒冷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也要走出室外,適當鍛鍊,激發身體潛能,提高免疫力。

立 冬

你們吃什麼⊙∀⊙?

立冬----冬季的開始~-~
立冬----冬季的開始~-~
立冬----冬季的開始~-~
立冬----冬季的開始~-~
立冬----冬季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