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娘不及養娘大,楊康到底算不算賣國賊?

楊康當然不算賣國賊,他的悲劇更多是因為他母親包惜弱造成的。那些簡單評論楊康是賣國賊的人,要麼是缺乏生活經歷,要麼是習慣於把人臉譜化的單純人士。

金庸筆下的人物性格大多比較複雜,多數主要人物很難簡單用正邪來臉譜化

生娘不及養娘大,楊康到底算不算賣國賊?

金老子爺子筆力深厚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創作的主要人物性格都非常複雜,很難簡單的臉譜化。

在《射鵰英雄傳》中,楊康作為第二男主角,金庸對其身世、成長曆程增添筆墨,讓觀眾瞭解他之所以成為“他”的過程,並對其產生同情與憐憫。

如寶應祠堂裡在為生父報仇和感念完顏洪烈養育恩情之間的猶豫,在皇宮中刺傷郭靖後瞬間的歉疚,但他也總是將這些可能豐富其人性的成分迅速滑過,轉而強調其熱衷功名富貴的一面,這樣就避開了楊康面臨的困境,把複雜的道德困境轉化為人物的道德品質問題,將命運悲劇變成了正邪分明、善惡有報的道德說教。

“壞人不壞”,更多是性情中人的悲劇。

賣國賊是指背叛國家投敵罪無可赦之人。按照這一定義來看,嚴格來說,楊康根本不符合相關條件。

楊康命運中的幾個節點

生娘不及養娘大,楊康到底算不算賣國賊?

一、出生

楊康在出生前,就遭遇了一場大悲劇。完顏洪烈因為貪戀包惜弱的美色,且因為感激包惜弱救命之恩而愛上了她,然後佈局殺了郭嘯天,並導致郭楊兩家失散流離。

愚蠢的包惜弱,則因為愛戀完顏洪烈,而跟著其一起去到金國。有些人可能說,包惜弱實際是被完顏洪烈挾持的,但如果仔細閱讀書中的多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包惜弱對完顏洪烈是動了真情的。再說,她再蠢,如果不願意也不可能跟著另一個男人從浙江千里迢迢跑到北京,那可是宋朝,路上行程至少要一兩個月。

對於楊康來說,他從一出生起就是金國人。即使放在現代,多數國家也是遵從國籍的出生地原則。從國籍來看,楊康的祖國就是金國。

二、成長

1、楊康的青少年時期是在金國王府中長大的,雖然他不是完顏洪烈的親生子,但完顏洪烈對他視如己出,絲毫沒有因為當了便宜老爸就給他白眼看,甚至虐待他。

生娘不及養娘大,完顏洪烈可以說,完全盡到了一個父親應該盡的職責,給予他成長的父愛。他愛完顏洪烈才是真實的情感,他反完顏洪烈才是豬狗不如。

2、在教育方面,完顏洪烈提供的王府教師,教導楊康的當然是忠於金國,這些從小養成的觀念和形成的思想,要簡單地改變當然不容易。

而包惜弱作為母親,對楊康過度溺愛,從來沒有告訴他在大宋生活的任何經歷。

作為師父,丘處機連教楊康武功都不太用心,更不要說向他灌輸過任何忠於大宋的思想。

3、包惜弱叛變完顏洪烈後,完顏洪烈並未因此改變對楊康的態度,依然對他視如己出。從這份父子情來看,正常人也很難割捨。

4、楊康從小在王府長大,錦衣玉食,叫他立即放棄尊貴的地位,然後到大宋去當個農民,這也是極度可笑的,任何一個正常人都很難作出這樣的決定。

後期的楊康

生娘不及養娘大,楊康到底算不算賣國賊?

有的人認為,楊康在知曉身世後,還積極協助完顏洪烈侵略大宋,所以賣國賊。其實,這就更錯誤了。

1、楊康並未直接參與侵略大宋的軍事行動。

在中原武林人士看來,楊康做的壞事主要有:協助歐陽鋒殺害五怪並嫁禍黃藥師;進入皇宮盜取武穆遺書;冒充丐幫新任幫主等。這幾件壞事,損害的主要是中原武林人士的利益,可以說,並沒有一件算直接侵宋的軍事行動。

這些中原武林人士本身也都是完顏洪烈的對頭,站在金國一方,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2、楊康並未背叛金國。

3、張弘範滅宋後,曾在石壁上刻“張弘範滅宋於此”, 後來有個秀才,在他這七個大字前面又加了一個“宋”字,於是變成“宋張弘範滅宋於此”。這是後人對張弘範以漢人身份率領蒙古軍隊滅宋的嘲諷和奚落。事實上,張弘範是漢人不假,但絕對不是宋大將軍。他的父親就是蒙古將軍,他本人和宋朝更是沒有一點關係。在歷史上,張弘範也沒有成為漢奸或佞臣。

同理,作為金國人的楊康,在沒有出賣祖國金國的情況下,根本不能被視為賣國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