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副業都賺一兩萬了,還要去幹幾千的工作混日子?

新奇影視


現在完全用手機可以做兼職啊,做的好的話也是挺可觀的收入,我平時上班比較輕鬆,利用空閒時間做下任務,幾分鐘就搞定了,一個月又多了兩千多的收入,我才做倆個月不到,還是可以的了最起碼每天的生活費有了,不像網上那些日賺400,500的不靠譜,還是安安穩穩的掙點小錢吧😄


逸澤軒


我閨蜜就是題中所說的“副業月收入2萬,主業月薪4000”的牛人!對於為什麼她還要堅持打4000元的工時,我也曾經很不理解,但當她說出了想法時,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背景:

閨蜜在一間私企做行政,講真,工作量不多,工資也屬於底層。對於一個年輕活力的年輕人來說,這絕對是浪費生命。但她就是喜歡混日子,而且打死也不會辭職的那種。


後來我得知,她利用上班時間,在經營著自己的副業,她和朋友合夥開了一間興趣班,朋友負責線下授課,而閨蜜負責線上授課。由於這類線上課程的靈活性,她只需要準備好課題,素材,再錄製課程,即可。這完全能在上班空餘時間內空餘完成的事。


就這樣,她的副業打響了知名度,購買課程的學生很多,她的副業超過了主業。


我問她,為什麼不辭職出來,專心投入到副業中,努力讓副業成為主業呢?

她說到:


1、當我的副業收入越高,我就越喜歡我的本職工作。

因為以前靠拿工資過日子,每月底就期望工資快點到賬,還花唄,還卡數。還擔心自己工作不好,被領導責備。


但現在,這個擔心可以徹底拋諸腦後了,估計辦公室裡沒有多少個同事能像我一樣輕鬆淡然地對待本職工作。


當我不對職場收入有任何期待的時候,工作在我眼中的純粹度就變得很高,本身的快樂和價值反而凸顯了。我越來越喜歡本職工作,因為它不會引起我的焦慮和不安,正是如此,我更喜歡它了,我怎麼會辭職呢?


2、有了副業後,本職工作能將我的心態變好,我何必要辭職?

閨蜜說到,正是由於本職工作收入不如副業,因此她將主業看得很淡,不再擔心主業能不能養活自己,副業足以能讓自己活得更瀟灑。


在這個前提下,閨蜜開始享受本職工作帶來的樂趣:

1)什麼工作都想去嘗試

以前害怕會出錯,總是喜歡隱藏自己,不敢貿然接下工作,但現在,本職工作變得不再是自己的主心骨了,所以她才放膽去嘗試各種任務找樂子,即使做錯了,也不害怕會有什麼懲罰或失業。


2)工作是為了圖開心,找價值

以前會執著工作的公平、公正,會因為少少委屈而大哭。現在,職場得失不在意,對人事紛爭看得很淡。主要是不想爭些什麼,得到自然開心,失去也不至於痛苦。畢竟,除了主業,副業能帶給我更多快樂。


3)人際關係變得很和諧

大家都知道,在職場上少不了會有明爭暗鬥。但現在,我將一切名利看得很淡,每到評優、升職、聘職稱關鍵時刻,同事們都為這些事而努力爭取時,我作為一個旁觀者,看到了職場百態,也是挺有趣的事。


而且,我還會幫助同事們去完成他們的職稱評選,助力他們,收穫一份友誼,攢了不少好人緣。

感悟

歸根到底,都是副業給了我勇氣和底氣。我才能如此淡然,可以說,主業是我人生的保底,它保障我基本的需求,而副業則是我人生的更大發展,它有助於我追求更好的生活,遇見更好的自己。


主業和副業,其實並不衝突,只要處理得好,它們也能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為什麼要兩者舍其一呢?


小朋友才要做選擇,成年人兩者都要!


聽了閨蜜的話,我也明白了,人生是有多種可能的,有能力的人,到哪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關注我@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我一個大學同學,他特別喜歡攝影,會在下班後或週末接私活,當然掙的也不錯,好的時候會有3萬,半年平均下來1萬3,遠超本職工作8k。

後來他招了一個助理過來幫忙,但也依然沒有辭掉那份很輕鬆的工作。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不全身心放在攝影上呢?


他說雖然副業賺的錢比正職多,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心裡踏實,尤其在大環境並不太好的情況下,可以給交五險一金,可以接觸不同的人。

01

副業收入變化太大,而且是錦上添花

這個時代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副業,不管是基於本職工作還是興趣延伸出來,比如攝影、寫作、培訓等,但那些都變化性太大了,說不定哪天一陣風颳來,收入銳減,並不穩定。

而有一分正式工作,至少心裡有一份保證,覺得踏實。

而且很多人有副業,並沒有自己的公司。上班可以交五險一金,這個很重要。

02

幾千塊的工作對他們來說不一定是混日子,或許是對副業的促進

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心態很放鬆,工作也會好好幹,只是不會太拼命,畢竟工資不高,還有副業做支撐。


這樣的人幸福值是很高的。

比如有的人依靠運營自媒體,可以有不錯的收入,可是他上班接觸的很多人,聽到的很多事是寫作的素材來源,這是待在家裡聽不到的,因為寫作基於現實生活更有意思。

03

參與到集體中去,帶來的體驗就不同。


自己一個人待著,時間長了會覺得這個世界非常孤獨,就像你白天睡一覺,睡到傍晚,那種孤獨感是非常強烈的。


人是一個社會化的動物,更多時候需要融入一個集體、一個團隊,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去分享一份成果和榮耀。


關注@and夏小麥,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職場5年,一起變更好吖!

and夏小麥


你只看到人副業賺一兩萬的時候,卻把他吃的苦忽略了。沒有人和錢過不去,副業已經是現代社會青年的剛需。

先講個我朋友的副業經歷,你就能略見一斑。


暫且叫他小H吧,他畢業後就進入一家知名的國企工作,每天上班較早,八點半,下班下午四點半,中間休息兩個小時,不打卡,完全不加班,但是工資較少,到手大約6000塊。

小H覺得工作沒有什麼挑戰,而且拿著死工資,雖然五險一金繳存額度較高,但是到手工資的匱乏,讓他困在溫飽的生活質量檔次裡,而且崗位一眼可以望到十年後的樣子,所以開始著手副業。

一開始他嘗試在網絡上當寫手,每天貢獻總計10000字的文章(多篇),稿費100-120,堅持一個月後覺得實在太累,又開始嘗試新的領域,給人代刷過信用卡提現擺過貼膜小攤,給人做過ppt,代寫過簡歷,做過快車司機。最高峰的時候,一個人身兼三種職業,碰到平臺補貼或者光景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憑副業收入1萬以上

但是到最後副業收益都歸於平淡,小H還是決定專心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跳出了國企,來到一家世界500強公司,主業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原來主業+副業的收入,現在還會做一點寫文的副業,但是也只是偶爾去做了。

你看出來問題了麼?同一個副業能維持多久?對個人提升到底有什麼價值?這都是問題所在。

結論導讀:

  1. 經濟收入風險問題突出
  2. 社保公積金的繳存問題
  3. 個人能力提升問題

副業不能保證月月都有穩定收入

上面的朋友的經歷明顯有題主所說的副業收入達到一兩萬的情況,但是你別隻看到這個,因為如果一份副業月月都能賺到一兩萬,那為什麼還要一直換著做其他的?答案很明顯,因為副業不可能每個月都是一兩萬的收入。

人啊,就喜歡這山望著那山高,看著別人一個月賺好多錢的自己也想試試,結果試了試自己並沒有賺很多錢,那就只能再換一個試試,這是大多數人搞副業的路線。

所以,主業和副業穩定性的差距,決定了主業是不可能丟失的,尤其像是國企、事業單位等等這種工作,既然相對清閒,又有錢拿,何樂而不為呢?


社保公積金用處多多

副業一般都是為了直接賺錢,不會繳納任何社保和公積金等等,很多人不放棄主業的原因就在於,社保公積金不能斷。就算是每個月繳納額度並不多,也不能沒有。

舉幾個例子:

非北京戶口在北京市買房,需要連續繳納五年社保,中間不能斷繳。

杭州、南京非本地人連續繳納兩年社保才能申領本地車牌。

北京、上海積分落戶必須連續繳納7年以上社保,才有積分落戶的資格。


所以,主業雖然只是賺幾千,也不只是錢這麼簡單,社保、公積金的連續繳納和福利待遇都是副業不能帶來的。

副業乾的雜,個人簡歷質量差

不管你是在幹什麼副業,都記得不要脫離開主業,因為你主業都沒有了,再回到主業去,就有點不倫不類了。

如果上面的小H畢業一年辭職了直接去跑快車了,那麼後來快車不賺錢了,要回到主業工作,出去投簡歷的話,這一段副業的時間什麼說?

極端點舉例,你的簡歷會是這樣的:

  • 2011-2012,國內某國企工程師。
  • 2012-2013,快車司機。
  • 2013-2014,個體擺攤。
  • 2014-2018,信用卡套現、貼膜、擺攤。

那我現在問問你,你在2019年還能找到工程師的工作麼?


職城內外


這個問題我也曾問過一個前輩,他就是屬於那種搞副業能賺好幾萬,但是自己是一個三四線城市的公務員,拿著幾千塊工資,他在仕途上沒有太大追求,只是求一份安穩。

我問他為什麼不辭職專心搞副業,這樣賺的錢說不定能更多。

他說:“副業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依賴於平臺,真說不好哪天就沒有了,而公務員的收入則依賴國家體制,這個是永遠都存在的,只要不犯大錯,我能穩定一輩子。而且有了主業再做副業,我沒有後顧之憂,也不用擔心副業掙多還是少,反正我餓不死,更重要的是,我永遠對我的副業保持最初的熱情,不必淪為謀生的手段。”

從前輩的話,可以總結出非常重要的三個點:

  • 主業收入更穩定,副業則受平臺和行業發展的影響

  • 擁有主業再做副業,沒有後顧之憂,不必計較掙多掙少

  • 永遠保持對副業的熱情,不必淪為謀生的手段

其中第一點,是我重點想要分析下的。

不可否認,很多人的副業之所以能幹得風生水起,真的是因為你的實力超強,打敗了所有人嗎?還是你正巧趕上了紅利期,也有一些水平才賺了一把呢。

就拿前兩年很火熱的聽書稿來說吧,在剛開始的時候,幾乎大平臺都在做,一篇聽書稿5000-6000也大有可能,差點的也在2000-4000左右。可以說一篇稿子的費用,抵得上很多上班族一個月的工資,你再努力一些,一個月拿個兩三萬真不是問題。

但如果你因為那段時間能月入兩三萬就辭職,知道結果是怎麼樣的嗎?

由於聽書稿稿費高,很多寫手蜂擁而來,不到一年,整個市場就基本飽和了,由於大家都在做,所以利潤空間也被越擠越小,現在很多平臺已經不收了,即使收,價錢也已經跌到了1000-2000,甚至還有的幾百。

這就是副業不穩定的後果,倘若你失去了市場需求,那麼你的賺錢能力就大打折扣。但是工作不一樣,一般沒有行業鉅變,你都不會失業,這就是穩定給你的定心丸。

所以,在你的副業沒有足夠穩定的前提下,辭職就是冒險。


共央君


賺幾千的工作叫混日子?按題主的思想,題主要不就是一個無業青年,要不就是一個斜槓青年。

但凡不屑於工作的,要不就家裡有礦的,要不就是三觀不正,喜歡在職場混日子的。

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的,可以不繼續閱讀了,因為我對題主提出的問題,真的不敢苟同。


01

副業收入一兩萬,工作到半夜十點

我一個朋友,從大學時候就開始寫作賺零花錢,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還是沒有把這個興趣放下。

剛進入職場,工作很忙,每天加班到晚上10點,到家都11點了,洗漱完,都快12點了,但是他仍舊會擠出一個小時碼字,寫作。

朋友的工資收入每個月才4000塊,他的本職工作是裝修材料銷售,工作很辛苦,除了日常銷售,還要幫助搬運。但即使這樣惡劣的工作環境,他還是堅持工作。

朋友的寫作收入是每個月1萬塊。

按照題主的意思,就是副業收入一萬了額,幾千塊混日子的工作就不要做了。

那為什麼我朋友還是要堅持做主業呢?

因為副業完全不能代替主業,在有一份主業的基礎上,你有五險一金,每個月有固定的收入。

每個月工作照常上下班,可以接觸到職場的大環境,你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即使是寫作還是別的兼職工作,其實都是有優勢的,可以保持一種對職場環境的敏銳感。

另外固定的工作,可以讓你有正常的作息時間,不會像自由創業者一樣,作息顛倒,還要去做精力管理。

02

當你的副業收入超過3倍的主業,才有勇氣辭職

另一個朋友B,之前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經理,平時工作不是很忙,也不需要經常加班,所以工作和日常的兼職,斜槓生活能完全兼顧。


前不久公司新增項目,運營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時間、而這個時候,朋友B剛接到一個出書的邀約,同時還有一些大單的文案單子。


朋友覺得完全兼顧不過來了,痛定思痛,他辭職了。


當時他辭職的時候,主業薪資是8K,而副業一個月已經能夠達到3萬了。


我一直勸朋友不要辭職,因為他前期積累確實還不夠,但是他持續一段時間的收入達到3萬,而且還有出書的背書,已經完全可以脫離出來。


另外,對朋友B來說,他家裡條件很好,有豪車、住著別墅,家裡隨便一層都能夠開一個工作室。


所以,他的條件已經很成熟了,可以自己創業。


03
那些做副業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我那個副業1萬的朋友,現在開了一個工作室,據說有人給投資了幾百萬,現在工作室賺的錢是當初工資是幾十倍。


我那個辭職的朋友B,現在一篇文案漲價到1萬了,也就是說他一個月接3篇文案,就完全可以做到是原來收入的幾倍。


簡書一哥彭小六,在做程序員的時候,利用週末時間,到處學習。現在創立了洋蔥閱讀法,寫了3本書,還辦理了各種社群。


我還有一個朋友是事業單位上班的,每個月賺得工資都不夠給小孩上輔導班的,於是從去年開始做起來水果微商,現在據說一個月賺得也是工資的好幾倍了。


這些做副業的人,可能在最初的開始還會戰戰兢兢,但是現在,都各自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做的風生水起。


04寫在最後

我們要糾正一個觀點:並不是主業混不下去了,才開始去做副業,或者說去創業。


相反,那些去創業的人,一定是主業做的很好,因為時間點、成本、精力都已經準備好了,才開始跳出在職場去創業的。


而這些人,在最初拿著四五千的工資的時候,是非常勤奮和刻苦地。


因為在他們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工作是為自己而做,即使我現在是一個職場打工者,未來我會是一個創業者或者一個自由職業者,那麼我現在的角色一定是自發地,為自己而工作。


燕妮在職場


我有個朋友,主頁是一個播音員。副業做了好幾個項目的代理,副業的收入如今早已超出主頁。我也很好奇,她為什麼不辭職。

後來等我做了副業,我開始明白了原因。

最大化收入

能有時間做副業的,主業肯定不會特別忙,不然也沒時間沒精力去倒騰副業。你可曾見過華為三星員工做副業?你見過多少富士康,海爾流水線上的工人做副業?

既然做副業肯定是為了多一份收入,如果自己時間能夠分配好,精力又能顧得上,誰不想拿兩份收入呢?像我那個朋友,每天下午早早就可以走了,週六日也不用加班,這麼輕鬆的工作,幹嘛要辭職呢?

如果副業業務擴大到影響主業時間,必須在二者之間取捨的時候,才會在二者之間做選擇。

所以不辭職是因為沒必要,主副業能同時兼顧,實現收入最大化。



面子

改革開放這麼多年。社會雖然早已沒了工作等級的規定,但人們心裡還是會有比較。

小時候大人教導我們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什麼是體面的工作,穩定,不要朝不保夕的工作。

這不僅僅在親朋好友面前說起來好聽。某律師,某老師。在與客戶聊天時,也容易給自己加分。



維持人際關係

職場同事間的關係不同於朋友,人走茶涼的事太普遍了。

今天和你玩的要好的同事,隨著你的辭職,關係也會變淡,他們又會有新的圈子。

如果你兼職的工作還想用得上那些關係,那繼續在公司保留一個位置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另外題主問的是收入這一個單因素,決定一項工作是否繼續幹下去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比如是否有成就感,是否個人能力得到提升,是否實現了自己的價值等等。

也許副業收入高,但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它並不是一件能持續幹下去的事情,這時候副業只是暫時增收的手段而已。

除非你打算把副業當成主業做,把主業當做副業經營。

這裡是 ,十年世界500強,喜歡職場價值內容的可以關注我。


老無雜談


首先我不知道你說的副業能掙那多,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副業,但是我覺得不管你做什麼,都不能去騙人,和套路人。就像我退伍之前領導告誡我們的一樣,退伍不褪色!其中含義很多,我雖然退伍回來也上了不少當,但是我不會把這種欺騙凌駕到別人頭上,隨時也兼職了副業,包括幹頭條,我不是拿它作為一份賺錢的工具,只是我的一個愛好,雖然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是我心安理得,同時我深記退伍時領導的話,退伍不褪色,一日是兵,終身是兵!!!





鵬子記事


正如狡兔三窟,人在江湖走,總要留條後路走,沒了後路,前方路再多,走得也不安心。

副業再好也難以轉正,紅利期起伏不定,平臺說不穩就不穩

目前大部分副業,包括我們正在玩的自媒體,發展都不太穩定,說是一時一樣也不為過。我一個哥們在這方面可以說是經驗豐富,他考進了鎮上的一家單位,不是公務員,也不算太差。他整天也是閒著,就一直想著找點兼職幹。

早些年,他擺過地攤,後面幾年一直搞文明城市,抓得嚴,只好作罷。然後他跟大流搞微商,差點還被騙去傳銷。再後來,寫過小說(沒人看),刷過單,現在也跟著搞自媒體。反正只要是能搞的副業,他都搞過了。我看著他這一路搞過來,也算是明白了,但凡是副業,談不了穩定,指不定紅利期一過,這副業就搞不了了。

相比搞副業的惡人,其他很多專心於正業的朋友,反而在職位上步步高昇,現在大多都當上了中高層,薪酬也是以前所不能比的。

所以,你看有些人幹著副業能有一兩萬,但人家也在擔心著,這種一兩萬的日子能一直長久下去嗎。就如自媒體也有紅利期和低谷期,收益要視情況而定。再則副業都需要平臺去做,擺攤也好,自媒體也好或是微商,都是借用別人的平臺,心裡沒底。

正業再差也有發展空間,行業才是職場發展的正路

你說人家混日子,指不定人家覺得你才是混日子!拿我搞兼職的朋友來說,他心態好到不行。對正職工作,他也從不耽誤,高效完成,白天搞不定的,晚上也是先加班搞定正職,再搞副業。他就說過,正職工資再低,也是一種保障,而且幹好了還能持續發展。畢竟公司可能會倒閉,但行業永遠都在,只要你有能力,不怕找不到第二家公司,也不怕沒發展。

所以,對於搞副業的人來說,不管副業的收入有多高,“正妻”的地位是永遠不能撼動的。

對大多數人來說,搞副業往往是追求短期收入,可以解決短期的經濟困境,而正業是長期發展的道路,屬於放長線釣大魚。所以正業開始工資低是可以接受的,我們看的是未來三年、五年,甚至於十年後的工資水平,到那個時候,年薪上百萬也許都是可以達到的。

所以其實搞副業的人心裡通透得很,甚至於對於某些搞副業的人來說,副業的發展也是為了給正業積累資本。比如我有個朋友做文案的,發展自媒體寫作作為副業,就純粹是為了鍛鍊自己的文案創作能力,順帶賺點錢,她就常常說,副業再好也是為了正職做鋪墊。

正職副業相輔助才是推動職場長期發展的王道

其實說白了,正職是為了有保障,是為了長期的發展。而副業是追求短期的利益,也為正職做鋪墊。有時候,副業也是可以發展成自身事業的,到時候副業就成了正職了。

所以,正職副業相輔助才是長期發展的王道。畢竟現在科技發展快速,職場變化快,不少常規的職業都面臨被淘汰的可能性。作為普通百姓,真的很難判斷未來的行業發展方向。“斜槓青年”的崛起和穩步發展,也意正職副業共同發展的職場狀態越來越常態化。

因此,與其好奇“斜槓青年”的職場狀態,不然為自己的未來多做打算!

我是關注於職場乾貨分享的寫作者林莫,歡迎大家的關注!2019年,新的分享,新的收穫!

寫作者林莫


為什麼有些人副業都賺一兩萬了,還要去幹幾千的工作混日子,這其實是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但實際上這種現象很正常,沒有人會嫌賺的錢太多。畢竟有些副業操作起來並不耗費時間,而將時間用到“可持續發展”的正職上,就是最好的投資。


在我身邊就有個最好的例子,朋友是靠自媒體發家致富的,我也是因為他才接觸到了這一行。他每個月的副業收入,早已是正職的好幾倍,但是他每天依然準時上下班,而且還和同事們競爭升職加薪的空間,可以說是拼了老命在工作。我問過他幹嘛還要這麼拼命,他是這麼說的:“你這問得有點奇怪,我在工作賺錢而已啊?”


在他眼裡副業是副業,正職是正職,兩者之間沒有什麼必然的關聯,就算副業賺的錢再多,他也要在本職工作上獲得更多的發展,因為只有這樣,他才有閒心去利用副業賺更多的錢。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能通過副業賺錢,有些人全職做副業都賺不到錢的原因。


有一份可持續性的正當職業,是維持副業的重要支撐

很多副業在當下能賺一兩萬,但是不代表它能夠一直賺這麼多,有可能過去兩三個月或者半年,它就會開始走下坡路,而這種時候,有正職的人就不用擔憂收入降低。因為他們早已有著一份固定的收入來維持生活。



走進社會開始工作的人,基本上都不會是傻子,如果一份副業真的能夠那麼賺錢,而且沒有任何的風險,那麼它早就不是什麼副業了。只要副業一直還是副業,那麼一份預防風險的正職工作就十分重要。


以上問答供參考

我是秋羨職場,每天分享每天收穫,可以關注我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