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教師工資改革,你覺得會帶來哪些好處?

商丘中公教育


2019年多地教師待遇上調,教師待遇有望月薪破萬,你怎麼看?

我不知道多地教師待遇上調啊?我只知道7月份因為扣除了醫保、社保基數調整後補繳部分,我的實際上卡工資變成了2200多元,這不能不讓我這個教齡20多年的中級職稱老教師感到沮喪和壓力山大。

當然,我們該談的是總收入,而不是單月上卡工資,要不然,我們每半年發一次績效工資的時候,單月上卡工資還真過了萬!不過這也是為教師們詬病的地方,獎勵性績效工資半年(有的地方一年)一發的時候反而要多繳所得稅了。

現在我們的工資收入基本上穩中有升,教師每年都會調一級薪級工資,今年我就漲了99元/月。

教師應發工資有崗位工資(職稱工資)、薪級工資(工齡+教齡)、績效工資(基礎性績效+獎勵性績效)構成,以前有10%教護津貼,現在調整到崗位和薪級中了,不再單設。當然,還有一塊形同雞肋的教齡津貼,3、5、7、10的標準,像我這樣20年以上教齡的,可以拿到10元/月。

應發工資就是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而實發工資則要扣除社保、醫保、公積金、職業年金等。當然扣除部分都在個人賬戶裡,而且按照一定比例配比,這些統統都是我們的收入。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年終考核獎金,平均下來,一個月也有2000多。

每年可支配收入約六七萬元,扣除部分也在個人賬戶上積累著,到了退休也是一筆財富。

如果與其他行業比,那就沒法說了。與其他地域的教師同行比,也沒法說。與本地不同職稱的老師比,也挺不自在。但與我當年第一個月525元工資比,無疑是很大的進步了。

當教師,想發多大財不可能,想財富自由也不可能,談不上很滿意,但也不能說很不滿意。我不能嫌低,肯定有人會罵我貪心不足蛇吞象,我也不能說教師就該清貧,這不是早些年來啦。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力不是?


碩科考試


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教師方面

我是一名在邊疆的臨聘教師,去年全國都普遍提高了教師的工資,現在來看教師的工資是個中上的收入水平,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標準,就拿我們邊疆來說把,我們臨聘教師的收入是平均每月4685,這個收入沒有實到手的錢,而且邊疆地區,在編人員,平均每個月58000還有補助啥的,工齡大的工資在八千以上,這工在我看來是很高的,比有些地方的公務員還要高,所以這次的改革對教師是非常好的。

第二教育的改革

在最近幾年裡,我國進行了很大的改革,提升教師的工資收入,教師隊伍的建設,對我國貧困山區學校的教師進行交通補助,按照區域的不同進行100~600每人每月的補助,去年教師的工資也有所提高,這樣以來增強教師的積極性,讓每位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奉獻力量。


筆落有神


現在的教師工資就是高的高,低的低,特別是鄉村教師。就像我,一名剛出來四年的小學老師,我的工資餓不死我,但是也囊中羞澀。我們這個地方每年都招聘新老師,可是很多老師幹了一年,兩年後就找各種關係調走,或者辭職。根本原因一是鄉村教師工作環境差,二是鄉村教師工資太低,根本不夠一家人的開銷,三是教師的職稱太少,我之前有一個同事快要退休了才評到一級教師,他之前一直是和我一樣的職稱。鄉村留不住老師,孩子們跟著受苦。教師的工資改革或許能留下一部分老師。但是鄉村老師工資低是事實。


hai老師


教師在我國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國家要保障教師的工資待遇,所以現在各個行業都在進行改革,教師的工資制度也要進行改革。國家進行教師工資改革,會帶來哪些好處吶?

國家想通過教師工資改革來提高教師的待遇,因為教育部長陳寶生明確提出“提升教師的地位與待遇,確保教師平均工資不能低於或者高於當地公務員的水平。”所以國家要進行教師工資制度改革。教師工資由基本工資、教齡工資、課時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山區補貼等組成,改革前的工資主要由教師的職稱決定,職稱高工資就高。進行教師改革的內容為教師的工資應主要以績效工資為主,減少職稱的比重。這一次改革將極大地改變教師工資評定的現狀會帶來諸多好處。


教師的平均工資將有所提高。教師工資制度的改革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教師工資,這樣改革可以提高並不是高級職稱教師的工資。因為教師的高級職稱是特別難獲得的,職稱低的教師佔大多數,通過這次改革可以提高大部分教師的工資,所以教師的平均工資會有所提高。

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會有所提高。以前教師想獲得高工資只能通過考取職稱,現在教師可以通過積極教學,提高教學成績來提高績效工資繼而獲得較高工資。此舉大大改善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使教師只為職稱不為教學的現象得到遏制,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壯大,間接地提高了中國的教育水平。


可以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以前教師社會地位並不是很高,因為教師工作累、工資低,所以教師專業並不是特別好。這次改革表明國家注重教育事業,加大了對教師的關心力度,將會逐步提升教師的工資待遇,提升教師的地位,讓教師的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得到完善,達到教師的需求,讓教師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職業。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改革,教師也應與時俱進,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提高教師的地位,進一步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教師,來提高我國的教育水平,進一步保證我國的人才擁有量,早日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你們的看法是什麼吶?歡迎在下方評論!


大三老學長


乾脆他媽的人人都正高一級工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評上高級高興一陣子,然後他媽的個個都職業倦怠,混吃等死!

還在網上支招,你以為你是誰啊?!職稱這,職稱那的?不覺得丟人啊!自從自媒體以來,人人都帶勁,誰特碼的自以為是領導了個個特碼的出主意,啊呸!是自媒體的噱頭,吸引流量,自媒體是要賺錢的,你們這群呆逼網上支招是給自媒體做貢獻,其實質如同向大海里扔一粒沙子,並不能激起絲毫浪花

要加大高級教師工資獎勵,他們的職稱取得真的不容易,最好和中級職稱有3000到5000的差距,才能真正促動教師奮發向上(同時需要擠幹水分,讓高級教師是真正的高級教師才能服眾)

國外學校是私立學校,教師乾的不好,立刻滾蛋,不需要職稱,中國的教育是有編制的,校長沒有職稱支配權還能管住你們這些孩子王嗎!?(平時個個都是特碼的大爺,平時不燒香,評職稱時傻眼)

高級職稱就是向評委展示一個教師綜合素質(要原始文件,只要你是留心人,這些材料根本就不用求人,怕的是平時做的不實,要材料時到處求人,求爹爹拜奶奶還喊累!例如師徒結對,要有師徒結對合同,徒弟教案,師傅指導評語每學期8篇,3個學年,師徒3學年總結,徒弟取得的榮譽證書等,材料必須完整才能佐證你帶徒弟了,評委才會給你這項加分,其他的公開課、帶興趣小組、課題等項目一樣要有完整的職稱材料佐證,否則評委不採信,你就評不上)(不是網上噴子所說的,找找人就可以評上高級了,評審時一份材料有三個評委負責把關,簽字負責,亂來要追究責任的,你以為什麼人報名都能評上高級的啊,就是材料交到高評委,之後要面試的,面試的評委和把關材料的評委不是同一批評委,面試的評委前一天晚上接到通知在那個賓館開會,去了才知道是給評審做面試官,參評者樓梯上,電梯下,彼此都沒機會見第二次,面試完不準帶走一片紙條,沒水平不在一線上課的,立馬露出狐狸尾巴,最後還有一個65%通過率在攔住你,即材料過關,面試合格,排在後面35%的參評者被淘汰的)(你以為高級教師職稱工資誰都可以拿的啊?!!很多人一輩子都拿不到的,不是網上有人說,給校長送送禮就可以上的,校長也沒這個能力去左右省級、市級那麼多的領導和專家,而且最後還是要公示的,實名舉報才能受理,有線索就有迴音,找出原因要追究評委和相關人員責任的,涉嫌違法要送紀委的,噴子們你們參加過高級評審過嗎?)

對實名舉報,我們高評委會由副組長安排另外三名評委對相關資料進行再次評審,弄虛作假的取消本次職稱評定,進入黑名單,從下一年開始,三年不得評審,材料送上來也是丟一邊不進入評審程序(評審委員會第一步就是確認申報者名單,確認好了,然後從人才庫裡抓鬮確定材料評審評委,封閉式培訓管理,然後抓鬮確定面試評委,根據評委打分淘汰排名後35%的參評者,然後公示。公示完畢,接受省級職稱檢查抽樣驗收,沒問題了再製作證書,發放證書,解散評委會,結束評審工作。

評審時上交手機,封閉式管理,不得接待任何來訪,是有紀律委員會監督整個過程的,我們評審時對國家、對人民負責。

現在90後這些毛頭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剛乾活就喊累,我們學校一個剛聘用過來的老師,才帶2個月班主任,就喊明年不幹班主任了,簡直就懶人一枚,我幹了15年班主任,前幾年由於管理實驗室才脫手,他居然2個月就不想幹了,我當初一個月只拿349.5元,六年級數學2個班,加一個班英語,周課時18節課,外加一個班主任,老教師一個月工資2700多元,周課時大約11節左右,一個班數學加其他小課或全部是小課,我們那時的年輕教師都很任勞任怨,不像現在他媽的年輕人,我去!現在年輕人真她媽的矯情。


陽光5539


教師工資改革,如果真改革到位,受益的當然是每一位老師。

目前教師工資主要與職稱掛鉤,而職稱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指標有限、不能體現按勞分配製度、職稱待遇終身制、評審方式不公平等等,要工資改革,職稱制度也必須同時改革,方能見成效。

先說職稱改革:

第一:取消指標限制。夠條件都允許評審。

第二:評審方式以教學業績為主,而不是什麼證書、論文、課題、優質課等這些可人為操作的東西。

第三:職稱差距不可過大。工資主要以教齡為主。

第四:打破終身制。評聘分開。

當然如果能徹底取消職稱,按工作年限自然晉升最好。尤其義務階段,讓老師們安安靜靜的教書,而不是一心想著弄課題、上優質課、要榮譽等。

至於工資改革,老師們要求其實也不高,只要按教師法規定,收入不低於公務員就行了。


老師與公務員目前的收入差距還是很大的:

第一:公務員有車補,老師們沒有。

第二:公務員有13個月工資,很多地方老師們也沒有。(我們這就沒)

第三:公積金、醫療保險公務員也普遍比老師高。(至少我們這就是)

第四:公務員有午餐補貼、年終獎等,老師們普遍也沒有(至少我們這就是)

第五:公務員和老師的喪葬撫卹金也不同。

當然,近幾年各地在教師工資改革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如河南把教齡工資提高到10元,班主任規定每月不少於400元,還有山東有省財政出資,保證班主任費每月不低於400元等等,大家都在努力提高老師待遇。

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大部分的縣鄉老師,工作20年以上的,就算中高職稱已評上的,他們的工資水平可能剛剛夠上交稅資格(5000元左右)。更多的縣鄉教師,連交稅的資格都沒有,工資水平基本都是4000元左右。

這個工資算高嗎?


國家振興,在教育,教育振興,在老師。雖然是老話,但依然在理。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國人就不能掉以輕心,未來的中國,教育不行,如何與美帝鬥爭?

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關乎民族未來,關乎千秋大業,希望能讓中國所有老師看到希望。

期待中!


人生如夢LLH


目前在職事業單位人數幾千萬,教師佔領了整體的30%以上名額,可見其重要性。又因為教師與我國教育行業密切相關,因此對於在職教師的述求必須要重視起來。


目前,令大家頭疼多年的“教師職稱”問題已制定了相關方針並持續落實中:高校職稱評審權下放、黑龍江省率先實施“教齡滿30年的鄉村老教師可申請高級職稱”等,都具體展現了教師職稱在往好的途徑發展。那麼教師薪資待遇呢?也會有變化嗎?

在《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通知原文中,就有“要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進績效考核辦法,使績效工資充分體現教師的工作量和實際業績,確保教師平均工資大於等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這一規定。究其根本,只要以下這3個方面的變化真正實施,那麼漲工資是指日可待的。

績效工資實行增量績效管理

往常,老師的績效工資計算,拿出原有工資的百分之三十當做績效來進行評定,就會出現,如果月績效評定達不到1以上的情況下,自己原有的工資就有可能拿不到。進行改革後,從去年起,已經有許多地方就已經開始實施“績效增量工資”,這樣一來,教師不僅能拿到屬於自己的百分之三十的作為獎勵的績效工資,還能通過考察評定拿到另外一部分績效增量工資。

其他人員管理津貼不佔教師績效工資總額

因為學校機構的特殊性,往常學校裡面老師以外的的職員津貼也會要和老師們一起領用總額績效工資的,這就會佔用一部分教師績效工資。比如有行政人員津貼、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津貼;班主任津貼等,這樣分績效,留給教師的績效工資就不盡如人意了。

如果能夠在實施之後,各級學科帶頭人津貼、骨幹教師津貼等別從老師們的績效工資總資產發放,而是由教育部另外單獨發放,那麼老師領取的績效工資就和現在不同了。

教師工資偏向“工齡”,而不是“職稱”

眾所周知,影響教師薪資多少除了“績效工資”評定以外,更關鍵的一個影響方面就是“職稱”,職稱越高的教師比職稱低老師拿到的薪資多個幾百甚至上千是很常見的,儘管職稱高的老師工齡並沒有很高。

往後老師的薪資的影響因素從“職稱”向“工齡”轉變,那麼教師工資會顯得更加公平合理。


商丘中公教育


教師工資改革,毫無疑問這應該是公立學校的問題。它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主要有:



一、有利於教師的工資更為均衡。

教師的工資一直是個備受詬病的問題。特別是職稱的問題,同年參工的教師,由於職稱不同,收入差距會越來越大。後來有些改變,就是在調資時弱化職稱差距,傾向工齡教齡的比重。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信號,畢竟大家同樣從事教育工作,工作量不變,而收入差距過大,這會嚴重挫傷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二、有利於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工資改革,讓收入分配更為合理,人們的心理更為平衡,工作起來少些掣肘,工作積極性自然更高。

當然,教師的收入分配並不就是完全盡善盡美了,比如績效的分配,在基層教師中不滿情緒還是很大。按鬧分配按情分配還廣泛存在,這些都嚴重的傷害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然而改革永遠在路上,希望明天會更好。

三、提高了教學質量。

“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奮鬥的方向”。新時代新要求新希望,不能不說,由於工資的改革,收入的提升,教學質量還是有所提高。


櫓翁


教師工資改革,對於教師好處肯定是多的 。

尊師重教落到實處了,提高老師的待遇,讓老師們真正地感受到所教授的知識被尊重、被肯定。大家都會安心於一日的教學活動,誰還會頂著被處分的壓力去違規收費辦班補課呢?

現在教師的工資與職稱掛勾,可是,沒評上相應職稱的教師能力和工作量也是同樣的,為什麼要比評上職稱的人少很多,因為粥少僧多。這其中也會激化很多矛盾,工資的等次應改革更人性化一些。最起碼,別讓同等條件的老師在工資上差太多。

工資組成的那幾部分的相對提高,能大大地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整個教師隊伍的壯大,任何高考的學子在擇 選將來的所學專業的時候,哪個學生不是第一考慮的工資待遇?教師和公務員,你又會選擇哪一個?

所以,教師工資的改革,對於整個教師隊伍的健康發展都是非常有益的,最起碼,教師的工資會吸引相當一部分優秀人才加入的。因為,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工資條數字的起浮變化,而是教師社會地位的變化問題。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教育工資改革,目的就是為了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教師工資改革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教師工資與職稱脫鉤。眾所周知,教師工資與職稱掛鉤,有許多弊病。職稱評定挫傷了一部分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甚至由此引發悲劇。每年的職稱評定指標有限,初級、中級職稱還好些,有的一年還有兩三個指標,而高級職稱的指標就寥寥無幾,有的時候沒有,有的時候,只有一個,很多老師等啊,盼啊,等一年輪不上,再等一年還是輪不上,要不是沒指標,要不是有人“比你更優秀”。


前段時間,有個老師在朋友圈裡發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追不上的標準》,言說了評職稱的種種辛酸和無奈。學校職稱評定確定人員的標準年年在變,教師無所適從,只能在儘可能的條件下,努力爭取,結果是爭取一年不行,再爭取一年還爭取不上,有的老教師幹了一輩子,到頭來還是個中級,心理怎能不鬱悶,工作的積極性怎能不大打折扣?

改革後,教師的工資由基本工資、教齡工資、績效工資、特優津貼幾部分構成。基本工資,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不相同。教齡工資,不僅是對老教師的照顧,有利於鼓勵老師終身從教,有利於教師隊伍的穩定。課時補貼,鼓勵老師多帶課,特別是對那些精力充沛的年輕教師而言,能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績效工資,不僅是鼓勵老師多帶課,而且要帶好課。不過,績效工資各地標準不一,有的地區形同虛設,從老師的工資裡提出一部分,然後再發給老師,實在沒有任何意義。期待績效工資落到實處。



另外還有山區補助,特有津貼等,都非常合理!可惜,不知何時才能實施,期待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