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一座城市的馬路,是這座城市的縮影。

而上海的馬路,大都是以全國各省市的名字命名,像為外人所熟知的南京東路、衡山路、思南路、武康路……

每一條街,都匯聚著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起述說著上海的故事。

其他地方的秋天或許很短暫,只是酷夏向寒冬的一個過渡,但上海的秋天不一樣,舒服的令人心醉,陽光打在身上,暖洋洋的,讓人想去梧桐樹下走一走,感受這個季節的魅力。

我在這個秋天走進了武康路,也走進了老上海。

1

電影《色戒》的結尾,王佳芝放走易先生後,如釋重負的上了一輛黃包車:“到福開森路去!”

這裡的福開森路,曾經的法租界,就是現在的武康路。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1183米的武康路,不長也不短,卻有著30多間名人舊居,整條路從南走到北,從宋慶齡故居走到李鴻章的丁香花園,途中路過文學巨匠巴金故居,這條路經過歲月的沖洗還彌留著文學的韻味。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而這條路由於曾經是法租界的緣由,道路兩旁種植著遮天的梧桐,靠著充滿法國風情的建築,尤其一到秋天,當落葉鋪滿道路,給這條路又增添了幾分雅緻。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當然武康路上最典型的建築非武康大樓莫屬了,武康大樓坐落於天平路、餘慶路、興國路、武康路和淮海中路的交界處。

武康大樓又叫諾曼底公寓,建於1924年,是著名建築師烏達克的作品,也是法國文藝復興式的公寓大樓。

解放後,一些文藝界人士:趙丹、秦怡、孫道林、王文娟等曾住在這裡。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來到武康大樓前,每每有遊客駐足拍照留念。

2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圖源:建築師帶你走進武康路

武康路可以參觀的建築眾多,從南到北如圖。

“走進這裡,不會寫詩的人想寫詩,不會畫畫的人想畫畫,不會唱歌的人想唱歌,感覺美秒極了。”

80多年前,大文豪蕭伯納為武康路寫下如此優美的讚譽,我想這也是這裡吸引名人學者的一大原因吧。

我走進的是武康路113號,巴金故居。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說來也是偶然,沿著武康路瞎逛的時候,忽然看到很多人在一個小門口排隊,出於好奇,我也站到了人群后面,排著隊。

當我走進窄門,收到的是免費參觀巴金故居的門票,也是慚愧,生活在這座城,來武康路閒逛卻不知道這裡曾經住著一位文壇巨匠。

院牆外,梧桐落葉紛飛;院牆內,藤蔓繞牆細語。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說到巴金,就算我沒有拜讀過他的鉅作,也知道他的《家》《春》《秋》,而從這座老樓的每一絲氣息裡,也能嗅到三部曲的影子。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走進“人民作家”的內室,映入眼簾的是巴金的一生介紹以及他的成就,環顧四周,陳列的是巴金的手稿。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而陳列牆的正中央,懸掛的是巴金的畫像,旁邊附有這麼一句話:

我激盪在這綿綿不息、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我就應該追逐這洪流,而且追過它,自己去造更廣、更深的洪流。

這句話出自《戰士頌》,巴金在《做一個戰士》寫道:

一個年輕的朋友寫信問我:“應該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回答他:“做一個戰士。”

另一個朋友問我:“怎樣對付生活?”

我仍舊答道:“做一個戰士。”

在那個時代,戰士是最需要的。

但是戰士不一定要上戰場,戰士的武器不一定是槍彈,他的武器可以是知識、信仰和堅強的意志。

巴金就是這樣一個戰士,他告訴年輕的人們,一個平凡的人,只要有決心,也可以成為鋼鐵戰士,守衛自己的時代。

3

武康路同樣是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

它而且連接著華山路、餘慶路、安福路、復興西路、湖南路、泰安路、淮海中路、五原路,成為老上海最有特色的弄堂之一。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北京有衚衕,上海有弄堂。

可以說,沒有弄堂,就沒有上海,更沒有上海人。

一、什麼是弄堂

弄(lòng)堂,即小巷,是上海和江浙地區特有的民居形式,它是由連排的老房子(包括石庫門)所構成的,並與石庫門建築有著密切的關係。它代表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的特徵,也創造了形形色色風情獨具的弄堂文化。

很多人認識弄堂文化可能最開始是從王安憶的《長恨歌》開始的:

主婦在弄堂的水斗邊淘米洗菜、剛下班的男人倚著門框翻看報紙、老人坐在躺椅上和鄰居聊天、孩子們在嬉戲追逐......這是弄堂生活的點點滴滴。

站在一個至高點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壯觀的景象。它是這個城市背景一樣的東西。街道和樓房凸現在它之上,是一些點和線,而它則是中國畫中稱為皺法的那類筆觸,是將空白填滿。”《長恨歌》裡開篇一大段的弄堂描寫讓人對上海弄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深刻的好奇。

二、弄堂的歷史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闢為“通商口岸”,外國人被允許在此居住、經商,但“外人不得架造房舍租與華人”。

1853年的小刀會起義,改變了這一局面。最初建造的這類專供向租界內華人出租的房屋,都是木板結構。這種出租木板房間一般採用聯排式總體佈局,並起某某“裡”為其名稱,是後來上海弄堂的雛形。

不過,1870年後,早期簡易的木板房則完全被一種新型的住宅——由上百個單元組成的石庫門一排排緊密地聯體而立,組成一個龐大的房屋群體。石庫門建築的間隙,形成了一條條狹窄陰暗的通道,這種通道便是上海人所謂的“弄堂”。

從此,弄堂住宅開始正式走上上海城市建設活動的舞臺,並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三、弄堂與上海

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種種,聲色各異的.

弄堂,構成了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築特色;

弄堂構成了千萬普通上海人最常見的生活空間;

弄堂,構成了近代上海地方文化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文化的一個縮影。

一些特色的弄堂:

同樂坊:張愛玲在她的《半生緣》裡,寫盡這裡社會底層對於命運的無能為力;

愚園路749弄:最狡黠的弄堂

豐子愷故居:弄堂裡的別緻洋房

魯迅故居:註定要做獨行者

萬宜坊:最狹塞的弄堂

......

上海的秋天:濃縮在1183米的武康路

在這些最簡樸清幽的弄堂裡,展現的是上海人多姿多彩的生活,這個秋天,走進一條上海的弄堂,去感受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繁華上海背後扣人心絃的故事吧。

參考資料:論文《弄堂文化》;百度百科弄堂定義;《建築的藝術:上海弄堂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