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計劃3年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4萬人次以上

聊城計劃3年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4萬人次以上

  大眾網·海報新聞聊城11月7日訊(記者 趙志鵬)7日上午,聊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市人社局二級調研員楊化生就《聊城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19-2021年)》進行解讀。據介紹,聊城計劃3年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14萬人次以上,其中2019年培訓4.01萬人次以上。力爭到2021年,全市技能勞動者佔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達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佔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30%以上。

  楊化生說,《工作方案》中明確了包含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範疇的11類培訓項目,即:對就業重點群體的就業技能培訓、企業職工在崗培訓、失業保險防失業穩就業、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培訓行動、支持鄉村人才振興、技能扶貧、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培訓提升行動、退役軍人職業技能培訓行動、創業創新培訓、技能競賽促進培訓、各部門(團體)專項培訓,基本涵蓋了穩定就業所涉及的各類培訓群體和參與主體。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重點,就是要通過政府的政策引導激勵,發動勞動者和各類培訓主體大規模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加大培訓有效供給,首要的就是解決培訓機構數量少、工種專業較為單一、分佈不均衡的問題,同時還要解決企業用人主體和培訓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公辦院校培訓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等一系列問題。

  楊化生介紹,對於企業,支持對勞務派遺人員開展企業職工在崗培訓,落實就業補助資金對困難企業轉崗轉業培訓進行支持政策。企業組織的新型學徒制培訓,列入當地培訓計劃的可預支不超過60%的補貼資金,培訓任務完成後企業申請其餘補貼資金。

  對於職業院校,明確提出核定職業院校績效工資總量時向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單位傾斜、允許職業院校將一定比例的培訓收入納入學校公用經費、學校培訓工作量可按25%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學生培養工作量、職業院校內部分配向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一線教學人員傾斜。

  對於民辦培訓機構,突出強調保障其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平等待遇,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鼓勵其全方位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