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會做飯的媽媽,孩子卻不願意吃飯,一個不會做飯的媽媽,她家的孩子很胖,為什麼?

不完善的自我


也許吧,我就屬於不太會做飯的媽媽,兒子壯壯的,不挑食,做什麼都說好吃,有時候,自己做的飯自己都覺得難吃,兒子居然吃的津津有味的,還說媽媽手藝好![捂臉][捂臉][捂臉]


慧心不蘭


這個問題我實在是太有感觸了!

我朋友家的孩子跟我娃差三個月,她家姑娘一直胖乎乎的!吃飯從來不讓人操心,兩歲的時候就已經一手端碗,一手拿筷子夾邊吃邊溜達!

反觀我家娃,一直瘦,脾胃不好!現在上幼兒園了,還時不時等著老師喂,老師不喂吃幾口就跑了!

我和我朋友是完全兩種方式!孩子添輔食後,真是費盡心思跟輔食達人一步一步的換著花樣的學著做!每天娃睡著了,隨便吃兩口飯。娃醒了就喂孩子吃!即便大一點兒了,能一起吃飯了,也要先把孩子喂好,自己吃點剩的就好了!

再看我那個朋友,能吃能睡心大的人!早上基本上都睡到九十點!帶孩子去吃早飯大人孩子都餓得不行了,給孩子一點兒,然後自己悶頭吃!有的時候大人都吃完了娃還沒吃飽!她家爸爸也一樣,特別能吃!所以娃從小就知道她家吃飯得搶一會兒就沒了!

不是想表達我勤快我朋友懶!說白了就一個問題過度關注!我家娃從小就瘦,我總擔心他營養不良想方設法的想讓他多吃一口!他們家娃頭幾個月胖的沒眼看,所以他們一直覺得娃太胖了,少吃一兩頓的完全不是事!他們從不關注頓吃了多少,零食也從不限制!

反而孩子吃東西特別有譜從來沒積食過,對零食也不感興趣!現在很健康特別漂亮!

我家娃就被我養壞了,特瘦,脾胃不好!還沒上桌就開始鬧,我吃不完!現在在反思儘量也不關注他吃了多少,已經一段時間了,已經好了很多!

提醒帶娃的孩子,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吃飯,一定不要多喂不好消化的東西!傷了脾胃調理特別費勁


麥黃草


我和我妹就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我每天費盡心機煮幾個菜,小孩總是不太喜歡,吃的都是炒蛋,罐頭,燒雞,叉燒,又不吃蔬菜但這些又冇營養,所以我兩個小孩都瘦,小時不廋,越長越瘦只長高。

我妹從來不用煮飯,每天妹夫煮,煮好全家吃,買送也是妹末買,男人總是大方的,買的一般是熟送,不用費功夫,間中也買回來煮,但也很隨便,但妹兩娃,女兒也不肥剛好,兒子14歲,比他爸還重,有百幾斤。


笑語柔和


現實生活真的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存在。我同學很會做飯而且變著花樣給倆閨女做這做那,可是倆閨女還是瘦巴巴的,喜歡的就吃點,不喜歡的嘗都不嘗,不能說這個媽媽不用心。相比之下,我做飯就很隨意,家常便飯隨便做做,沒什麼花樣。我兒子大米麵條樣樣吃的津津有味。寶寶不愛吃飯,通常是脾胃不和。可以通過推拿改善,飲食上更要費心,多做一些健脾開胃的食物。有些寶寶是天生脾胃虛弱的,通常這種情況不好調理,而且這樣的寶寶也比一般寶寶更費勁,更容易肚子痛,拉肚子,或者睡眠不好容易生病等。

想當初我懷孕時很少出去吃飯,一夏天沒有吃一個冰糕,不喝涼水,飲食也以清淡為主。而我這個同學經常下館子,喜歡吃有味兒的東西,像小龍蝦,碳鍋魚什麼的特別喜歡。可能這也有一定的關係吧。

脾胃為後天之本,調養脾胃也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如果寶寶有這方面的問題,要慢慢調理。不願意吃飯更不能以恐嚇威脅等粗暴的方法,做家長的一定要有原則,不能說不吃飯就買零食或者快餐之類的充飢。畢竟垃圾食品裡有太多添加劑等未知的東西,而且有的衛生還不能保證。可以適當補充些水果,或者奶製品。有必要時看下兒科醫生,科學的調理身體。


DDTT媽咪


我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我做飯一般吧,不止我胖,老公和兒子都胖,兒子每次都是邊吃邊誇我做飯好吃。

一個朋友,據她說她做飯超級好吃,我吃過一次,感覺是比我做的要好一些。

一天,朋友帶孩子來我家玩,正好我剛剛做好飯,我兒子吃得很歡快,朋友家又瘦又小的兒子一臉嫌棄樣,吃了一口就再也不吃了。朋友吃了兩口,提了一大堆意見,我嚐了嚐,只覺得很美味。

個人感覺,媽媽做飯一般,孩子在哪裡吃都覺得很美味,都放開吃所以容易胖。媽媽手藝好, 孩子到哪裡都認為飯難吃,容易挑肥揀瘦不好好吃飯。


小寧大遠養成記


我能說我家就是這樣的嗎,我不會做飯,我婆婆大鍋燉菜,我家姑娘兒子都很愛吃飯,只要喊吃飯,最好看的動畫片,最喜歡的玩具都放下,甚至零食都不吃,也要在桌子邊吃飯,孩子很胖,除了水果幾乎不吃零食,最愛大饃米飯和麵條,麵疙瘩。五歲多跟我吃了一段時間食堂,感慨媽媽太幸福了,每天的菜不重樣,現在剛剛在幼兒園全天上學,原來是中午接回家的,激動的和我說媽媽幼兒園真好,菜太好吃了,我實在吃不下了。我兒子也是,但是兒子不胖正好,吃飯也沒有問過。我家鄰居同事都很羨慕我們家倆孩子好帶


小楊57578937


我家孩子就是屬於前者。我老婆很會做飯,菜也做得很好吃,這樣我家孩子反而胃口越來越挑,他覺得好吃的就吃,不好吃的就不吃,主食吃得特別少,特別的挑吃,個子瘦小瘦小的,我一直說能進他嘴巴的都是美食,都是慣壞的毛病。或許不會做飯的媽媽的孩子相對會比較饞吧,所以就吃什麼都覺得好吃,所以就吃得多,長得胖,我猜的。


這個道理有點像廣州人或者潮汕人很會煮吃的,也會吃,對吃很講究,煲的老火靚湯裡面放很多種材料,湯料的成本先不說,煲了幾個小時都不知道用了多少煤氣就是為了每人一碗湯,湯渣也通常不吃,但是這些對吃講究的廣州人或者潮汕人個子都普遍比較瘦小;而北方人對吃不講究,經常隨便吃點西紅柿雞蛋麵等麵食對付著的北方人通常都長得人高馬大,普遍比南方人高大。


所以我覺得會做飯的媽媽和孩子長得胖或者高大沒有必然的聯繫,和營養結構有關吧。


阿符


這種事情就是這樣,一方面父母太能幹了,孩子的這方面的慾望,真容易變得“無慾無求”。

就是家裡的飯太美味,天天吃,反而感覺不好吃一樣。俗話說的“慣”的!

我認識一個小女孩子,她家的飯簡直是太美味了,因為她媽媽就是廚師級別的,還考了製作點心的一個證件,不客氣的說,她家醃的鹹菜都超級好吃。每頓飯幾乎都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了。

可就是這樣,這個孩子的嘴真的是太刁了,平常她媽媽做的美味,幾菜一湯的,她都是蜻蜓點水的吃一點,餓得跟小瘦雞子一樣,她媽媽千辛萬苦做的點心,她也是淺嘗輒止。她媽媽愁得不得了。

有一次,孩子有個夏令營的機會,出去一個月,她媽媽想讓孩子去,但又擔心 孩子吃不好,想“跟著”,被我們極力制止了,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闖蕩吧!

結果,孩子去了一個月,據說一開始嫌營裡的飯難吃,後來不得不吃了,一個月愣生生改變了孩子的胃口,回來後,一邊吃媽媽做的飯,一邊讚不絕口“媽媽,你太厲害了,做的飯太好吃了!”

所以,這就是平時吃得太精細太好了,反而阻礙了孩子的胃口,一旦放到一個沒人管的環境裡,孩子說不定就會改變了胃口,變得好了呢!


Longsuixinyuan


我也是一個不會做飯的媽媽,可是我的孩子都很喜歡吃飯!

現在是很多父母會說孩子從小不愛吃飯,老追著孩子後面追著餵飯。我們這裡有一個都是十幾歲了他媽還追著給他餵飯,都是出了名的,不知道孩子心理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我家孩子一到吃飯時間,自己都是很勤快洗手,拿碗盛飯津津有味的吃!所以我很難想象孩子吃得少都是不願意因為長身體很快,怎麼會不吃飯,難道他們不知道餓嗎?


手機用戶3806114483


孩子願不願意吃飯,一方面跟媽媽做飯的水平有關係,另外一方面,跟孩子從小的餵養習慣有很大關係。

我女兒應該是吃飯比較好的。,總結原因,個人覺得分兩方面都趕到了正點兒。

一方面是遵循孩子成長髮育特徵,及時調整孩子的輔食。之前看育兒書,有說孩子4-5個月時開發味蕾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孩子需要逐步加入輔食。這個點兒我們算是趕的比較對,從孩子進入四個月開始,加入蛋黃,蔬菜汁,果泥等。可以算是非常豐富。所以孩子慢慢成長起來,各種味道的食物都能夠接受,從來不偏食。然後是一直注意孩子咀嚼能力的培養,從6個月開始,慢慢加入半流質食物-固體食物,進入一歲以後,著重讓孩子吃飯的時候咀嚼軟一點的蔬菜,水果,饅頭等。所以孩子在生理發育這方面還不錯。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孩子的動手能力,家長長期給孩子餵飯,一方面孩子感受不到自己吃飯的樂趣,另外一方面,家長不能準確掌握孩子什麼時候吃飽,容易把孩子喂積食。我們是從會自己坐著開始,就是放在餐椅裡,給一把勺子,孩子自己吃飯,雖然吃的滿身都是,但是孩子吃的很快樂,動手能力也很強。基本上沒有過餵飯的經歷。

這樣一路走過來,孩子一直在吃飯上很少讓家人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