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華為、套現阿里,曾經的世界首富如今淨虧7000億,跌落神壇

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11月6日,軟銀集團今天發佈了截至9 月30 日的2019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軟銀第二財季淨銷售額為2. 3153 萬億日元(約合212. 27 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 3811 萬億日元下降3%;歸屬於軟銀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7001. 67 億日元(約合64. 19 億美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5264. 16 億日元。

放棄華為、套現阿里,曾經的世界首富如今淨虧7000億,跌落神壇

隨著這份糟糕的成績單出爐,曾被奉為“投資神話”的日本軟銀也經歷了14年以來的首次虧損,一夜之間跌落神壇!

作為軟銀創始人的日本人孫正義也終於為他“撤華資,捧美國”的錯誤的決定,買了一份高達7000億日元的高昂“罰單”!

一步錯,步步錯!

孫正義和它的軟銀,正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我自己的投資有失誤,正在反省。”軟銀集團14年來的首次虧損明顯讓孫正義坐不住了。

財報發佈當天,孫正義罕見了用了2個小時召開了一個財報會,並在會上開門見山的反思了自己的投資失誤!

Uber的股價從上市以來下跌了30%;Slack的股價自6月份以來下跌超過40%;WeWork的IPO失敗,創始人離職!

這些曾今讓孫正義無比自豪與驕傲的投資典範如今正在與現實的碰撞中一步步的摧毀著軟銀!

不得不說,屬於孫正義的投資時代正在遠去!

孫正義的前半生投資生涯無疑是風光的。

從小孫正義就展現出了其過人的商業能力,12歲時就曾幫父親盤活了一個瀕臨倒閉的咖啡廳。在加州伯克利分校就讀期間,孫正義創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並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款袖珍翻譯機。

1981年歸國後,孫正義便創立了SoftBank(軟銀)!

最初之時,軟銀只是一家軟件銀行,在日本開展軟件交易。雖然期間遇到過很多困難,但孫正義憑藉其出色的談判能力,找來了許多資金,度過了難關。

放棄華為、套現阿里,曾經的世界首富如今淨虧7000億,跌落神壇

7年後,軟銀的生意開始全面開花,開啟了國際化貿易,進軍美國!

1992年,孫正義獲得了思科系統在日本代理權。而也是在這年,軟銀在日本控制的軟件銷售比例已經高達70%,幾乎壟斷了整個日本市場。

1994年軟銀成功完成了上市,也正式開啟了屬於軟銀帝國的投資時代,先後投資雅虎、阿里等明星企業。

1999年憑藉對雅虎的投資,孫正義的財富首次超過了比爾蓋茨,成為了世界首富!

但首富的座位沒坐幾天,互聯網泡沫就開始瘋狂炸裂,軟銀的市值也一落千丈,1年內蒸發了99%,從2000億美元跌到了20億美元。

但就在軟銀奄奄一息之際,孫正義的投資目光又再一次將軟銀從死神手裡拽了回來。

孫正義一直對外宣稱自己的祖上是中國福建人,實際上孫正義是想以此來證明他對中國市場發展前景的看好。

畢竟,那幾年孫正義都在頻繁的尋找來自中國互聯網市場的項目。

1999年年末,受摩根士丹利的邀請馬雲第一次見到這個急切尋找中國互聯網項目的投資人孫正義。兩人見面後僅聊了6分鐘,孫正義就決定給予馬雲2000萬美元的投資。雖然,在當時的外界看來,孫正義此舉十分冒險,但後來事實證明孫正義賭對了!

2014年,阿里上市,軟銀市值暴漲,再度封神。彼時的2000萬美元投資獲得了超過600億美元的回報。

10幾年來,靠著投資阿里1000多倍的回報,軟銀至少獲利超1000億美元。甚至可以說,其一半投資回報,都是阿里貢獻的。

放棄華為、套現阿里,曾經的世界首富如今淨虧7000億,跌落神壇

孫正義總是能立足當下,眺望10年、20年,甚至100年的發展前景。這一點,從軟銀的投資戰果,就能看出。

成立至今,軟銀所投資公司已超600家,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公司都有它的股份。

但歲月催人老,曾經賦予了孫正義無上榮耀、財富的投資格局,如今正在被時代所拋棄。

而這種轉變,從孫正義錯誤的“站隊”中便可窺探一二!

孫正義除了投資以外,一直都有一個要開發公共通信設施的夢想。

也是因此,2004年軟銀收購了日本電信,正式進軍傳統電信,一步步走到日本電信領軍地位。

在通訊行業裡,軟銀一直保持著和中國通訊巨頭華為的緊密合作,日本大約百分之六十的移動通訊設備都是由華為生產的。

但或許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今年美國對華為實施禁令後,作為日本通訊屆巨頭的軟銀卻第一個站了出來支持美國!

今年6月份,美國對華為實施禁令後,孫正義不僅放棄了華為在日本的5G技術和設備,還與諾基亞簽署了一份5G合同。

除此之外,更令人感到氣憤的是孫正義投資的ARM芯片製造商也同時宣佈停止向華為提供ARM芯片。

放棄華為、套現阿里,曾經的世界首富如今淨虧7000億,跌落神壇

實際上,早在2016年,特朗普上任時,孫正義就主動向美國示好,宣佈將在美國投500億美元,帶去5萬個工作崗位。

為了加大對美國的投資力度,作為阿里最大的股東,軟銀今年更是從阿里套現1.2萬億日元(約800多億元)。

由此可見,孫正義的“站隊”之心早已昭然可見!

要知道,今天華為的5G技術已經獲得了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認可。但在面對時代的大潮前,孫正義依舊逆勢而行,為了向美國示好,作出了這種不合適商業邏輯的商業行為背後,也預示了孫正義必須要為其抉擇付出應有的代價。

當孫正義在美國投資的WeWork倒下;Uber和Slack的股價相繼暴跌之時,孫正義和軟銀的代價也才剛剛開始!

實際上,孫正義和軟銀的敗績早已顯露。

2012年,軟銀以200億美元收購美國運營商Sprint,沒想到連年虧損,讓孫正義有苦說不出。

放棄華為、套現阿里,曾經的世界首富如今淨虧7000億,跌落神壇

再加上其他投資虧損,軟銀債務早已日漸增多。

根據軟銀2018年財報,公司累計負債已達近1000億美元(約6000多億元)!

高額的負債加上最新的鉅額虧損,軟銀正一步一步將自己帶向歧途。

而更可怕的是,就在軟銀因其投資效果問題被不斷質疑的同時,已經有多家投資機構實現了趕超。

根據胡潤給出的最新榜單顯示,騰訊已經投資了46家全球獨角獸,而軟銀集團只有42家。

放棄華為、套現阿里,曾經的世界首富如今淨虧7000億,跌落神壇

正如那些軟銀的批評者所說:軟銀的投資鼓勵創始人承擔過多的風險,而忽略了建立可持續經歷經濟起伏業務的風險,從而損害了年輕公司的生態系統。

今天的投資已經不再是二三十年前的“賭博”投資,不順應時代、順應大潮,一味追求理想主義和違背商業法則的投資方式最終都會被時代拋棄!

對於孫正義和他的軟銀來說,這次財報的鉅額虧損,或許只是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