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當今社會淘汰的就是那批不會經營婚姻和不願有後的人?

遛狗不牽繩748


不對。其中也有有成就的社會精英,只是人生態度不同而已!不可一概而論。天賜人長,必賜其短,十個指頭,不能一般!!!


石匠621


國亂則思良相,家貧則思賢妻。日子不是一個人過的,我的體會大深刻了。當年我人在囧途時,我有幸與我老伴以草為金,以茅為廬。野蔬充飢,落葉添薪。風雨同舟患難與共……。我一人能幹三個人的活。又有幸改革開放,我做豆付養豬殺豬,種菜買菜。自產自賣綠色一條龍……。我老伴說:嫁給知府當娘子,嫁給殺豬的翻腸子。男人是帆,女人是風。男人是火,女人是柴。男人是山,女人是雨,山高水更高。越是有能力的男人,沒有女人會大打折扣,甚至一事無成。我今年七十三歲了,說實話,我還上班,我一生很能幹,如果沒有我老伴我會什麼幹不下去,我會連平常人都不是。


劉映初成名中心


今後的年輕人,不搞對象,不成家,不生孩子將越來越多,淘汰?十幾年前的丁克你淘汰了嗎?我們單位就有,活的好好的!


今夜有雨9223109


剛才還說到,有的人什麼都怪自已,什麼都不是,是社會不公,是貧富不均,你看到那個富人沒家庭兒女,多動動腦子吧,年青人。


用戶8003433626548


人家過得有質量的人生,還需要你嗎?與其說是你“淘汰”人家,不如說是人家不需要你。我看到的這些單身貴族,她們的能力是一般人無人能及的,就像她們說的,我如果有一天相當媽了,都不算事,用錢去買精子庫的優良品種,她們絕不允許在自己的身體裡繁衍出“歪瓜裂棗”。可見她們那種寧缺毋濫的定數多麼強大,所以說她們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端人群。


用戶482015275083


應該是的。試問你連自己的婚姻都經營不好,怎麼能在社會上混呢?基礎都打不牢,家和萬事興,感情不好影響是多方面的,工作、學習怎麼維繫?不要後代,是個人選擇,但是自私的,沒有長遠規劃,有些人是會後悔的,與社會也格格不入。


落葉穩又輕


我認同這句話,不會經營婚姻的人,的確難有什麼發展。樊登讀書一篇文章說:好的婚姻,要經過三次“變心”,要變“粗心”為“細心”,多為對方著想,心中有彼此;變“私心”為“公心”,懂得包容和理解,珍惜對方的付出和妥協;變“無心”為“有心”,為生活增添儀式感,讓婚姻保鮮。

說的比做的容易呀,多少人領悟到了?走進婚姻要象上大學一樣,要學習要成長。但上大學之前我們經歷過小學初中和高中,還有鋪墊,但婚姻不同,“對不起,第一次結婚。”連學前班都沒上過。

所以,婚姻真的是所學校,要準備好這“三心”,細心,公心和有心,婚姻才會保鮮持久幸福。還在婚姻之外的,你準備好了嗎?





予善美


這話就不對了,那些怨天怨地的把男性當仇敵的田園女權,她們不懂得和男性和平相處,她們不懂經營婚姻,不懂什麼叫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懂得夫妻互相尊重的道理,但她們卻是最先結婚生兒育女的女人。

相反,社會上那些懂得人情世故的悠秀剩女,社交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很強,她們知道什麼才叫真正的女權,她們收入高,文化水平也高,情商智商都不錯,但卻遲遲走不進婚姻。

一個人的緣分是上天註定的,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有些人註定命中沒有姻緣,有些人的性格註定不適合婚姻生活。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需品,沒有婚姻不妨礙一個人在事業上獲得成功,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是命,半點不由人。


菠菜先生2018


我覺得這個″社會淘汰"這個詞放在這裡有點太絕對或不確切。如果按照這個邏輯推理下去的話,那麼這個社會留下來的就是隻會經營婚姻和會生孩子的人了。這麼複雜的社會,看成一個單純的結婚生孩子,真有點″人本主義″思想,太狹隘了。


魯卡爾


不好好結婚不好好生孩子,那是達爾文的自然淘汰法則,不是社會淘汰。自然淘汰這一關你都過不了,就不用社會淘汰這種高階淘汰機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