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儒敏:我們的學校和老師,為何無窮焦慮?

為何現在的教師都充滿了焦慮?

01 社會原因

互聯網時代信息過量給老師帶來的負面影響。

現在很多人迷戀於網絡,已經不太可能較長時間集中精力去看一本書,寫一篇文章。人們很容易變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記憶完全依賴互聯網,依賴百度、谷歌,那記憶就可能淪為技術化。生物記憶變成物理記憶,這對人類的感情、性格、思維的形成會有什麼影響?

起碼可以斷定,過量的信息,真真假假,魚龍混雜,總是來不及過濾、處理,就如同大海波濤一樣不斷叢集、翻滾,衝擊著人們,這可能會產生很大問題,極大地影響著社會心態。

為什麼“扯”到互聯網和信息過量?

因為我看到這樣一些現象:教師都普遍充滿了焦慮情緒。

這是為什麼?我想除去社會轉型、市場化等原因,恐怕也有信息過量的原因。

學會篩選信息,保持定力。

所以我主張大家都能好好思考—下,在新的世界性的焦慮現象面前,我們最好能多一些“定力”,讓自己靜下心來。

面對信息過量現象要有自覺,那就是學習並讓自己具備一點信息傳媒素養,知道現代信息傳播的規律,一些重大的變化(比如傳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動面對,不是被裹挾。

對於網絡信息,對於博客、微博的傳播特點,都要有一定了解,儘量選擇相對良性的信息渠道,適當減少信息量。

對鋪天蓋地的信息,自己要有一些過濾、分析,才不至於杯弓蛇影,草木皆兵。要有平常心,日子才過得下去。

語文學科本是文化育人的學科,“定力”就尤其重要

這裡說的“定力”,包括應對和過濾複雜、過量信息的能力,實事求是的態度,尊重規律、以不變應萬變的眼光,還有平常心。

自己有些“定力”,才不至於完全被信息爆炸的洪流所裹挾,才能在沒完沒了的各種“現實衝擊”面前保持清醒。

不“憤青”,不抱怨,也不“九斤老太”,不隨波逐流,而是沉下心來,儘量擠出自己發展的空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實在的事情。

自己有“定力”,才能讓你的學生處於相對不那麼煩躁的“小氣候”中,也才有比較好的學習環境。

我也主張中小學要有傳媒素養方面的教育,這是新課題。


溫儒敏:我們的學校和老師,為何無窮焦慮?


02 現實原因

教育生活的失衡帶來的焦慮情緒。除了社會原因、信息過量原因,老師們的焦慮很大部分還來自教學生活的失衡。

過去當老師那種“自由職業”的狀態已不復存在,教學中很多問題都是兩難的,不好解決。常聽老師們抱怨說,課改理念是好的,但現在誰也擺脫不了應試教育,所以很無奈,只能是老一套。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社會的“普遍的焦慮”,傳遞和轉移到了教育領域,學校也很煩躁、很功利,教育的本義在相當程度上被異化了。

一邊搞課改,一邊是應試教育不斷加壓,學生們幾乎就把學習當做敲門磚,老師們也很無奈,這也是造成焦慮的一方面原因。

如何減少無奈與焦慮?

我有三句話:承認現實,著眼未來,懂得平衡。

承認什麼現實?高考中考仍然存在,競爭必然激烈,那麼人們極端重視考試的想法也就必然牽制教學,極大地影響教學。這種狀況很難解決,不是我們當老師的可以左右的,我們必須承認這種現實。

著眼未來。就是比較清醒地看到現實中存在的極大的不合理,現在這種應試教育是不可能真正培養出優秀人才的,甚至可能產生扼殺個性與創造力的極壞的後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現實的巨大阻礙,就完全放棄老師的責任。

特別是語文老師,從事的是人文性、精神性很強的化育人的工作,所以理想的燈不能就此熄滅,不能讓自己連同我們的學生完全捲進應試教育的泥淖之中。就是說,還得留下一份心,為孩子們的未來著想,培養他們成為既有知識與能力,又有健全人格的人。

懂得平衡。承認現實,又要著眼未來,兩者有些矛盾,並不容易做到,所以我提出要懂得平衡。

我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課改和高考應當相生相剋,共同改進。

“相生”就是共存:“相剋”就是互相有矛盾,又互相促進改革。這就是平衡。

為何要“相生”呢?說到底,課改目前還得在高考的框架下進行,不能過分理想化,不能和高考對立起來獨立推進。

在高考框架下課改能走多遠,就儘量走多遠。完全不考慮高考,甚至忌諱談高考,這樣的課改是脫離國情,脫離實際,不會成功的。家長和老師也不會聽你這一套。

課改怎麼面對高考,和高考共存相生,又不被高考拖著走,恐怕要調整思路,想想辦法。

高考不會取消,只能改革。

事實上這幾年已經作了一點改革,但既然是考試,就有基本要求,要有一定的難度和區分度。高考對於教學肯定會有制約,課改必須面對這種必然的制約,但又保持一定距離。

這就是“平衡”。有平衡,就是進步,就是改革。

這是個現實問題、核心問題,是課改的瓶頸。也不能簡單認為面對高考,就是站在課改的對立面,這種思路是有問題的。

我們要幫助學生學得好,學得活,考得好。課改和高考必須也能夠謀求共存,彼此“相生”又“相剋”。

有水平的老師對此不那麼焦慮,因為他們懂得平衡,懂得相生相剋的道理。他們既能讓學生考得好,又能讓學生學得不那麼死板,不陷入題海戰術。這就是水平。

看來,如果我們想不被現實的洪流吞沒,想讓自己的教學實績對學生長期起作用,而不只是實現目前的應考目標,那我們還是在提升自己的平衡能力上多花點工夫吧。

給青年老師的一些建議

抱有積極心態:沒有必要把社會看成無可救藥的大染缸,對社會問題要有分析,讓自己心態正常一些,不是非此即彼,不當於事無補的“憤青”。

多汲取新鮮知識:此外,要有讀書計劃,三年、五年或者十年,有個大致方向。最好能成為一個研究型的語文老師,甚至學者型的語文老師。這是值得鼓勵的奮鬥目標。

制定更高的目標:“取法乎上”,給自己定位高一點,那麼學習、教學、生活就有目 標感,就更有意思。好的語文老師是不滿足於當一個教書匠的。這又涉及教師專業發展問題,我認為不應把這種發展理解為適應課改,或者單純的職業訓練,要有比較長遠的目標,因此,可行的中短期學習計劃非常必要。

當然也要考慮一些實際問題,比如考級、職稱晉升,但不要都是“直奔主題”,免得自己也捲入“應試教育”。培養專業興趣與專業敏感很重要,是長期的事情。

從自身素養著手:還有,就是拓寬視野,不斷更新知識,不滿足於現炒現賣,立竿見影,或者只關注與目前教學可以掛鉤的,而要在整體素質以及修養方面下工夫。所謂專業發展也是人生事業的發展,要有一點理想主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