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德江有哪些戲劇曲藝文化?

德江儺堂戲 是集儺戲、儺祭、儺儀、儺面具、儺歌舞、儺技等為一體的獨具藝術魅力的一種原始劇種,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戲種,戲中的各種神聖得到群眾的敬畏和崇拜,是勤勞勇敢的土家人崇拜祖先和憧憬美好生活的理念。流派上主要有“茅山教”和“師孃教”,即師公傳授者為茅山教、師母傳授為師孃教;戲劇上有“陰戲”和“陽戲”,即以酬神和驅邪為主的稱陰戲,以娛人和納吉為主的稱陽戲;儺願上有“大願”和“小願”,表演主要分為“儺祭”“儺儀”“儺戲”“儺技”等形式,以及儺面具、法器、儺服飾等道具。德江至今保存儺堂戲壇(班)131壇,從業人員641人,古面具1484面,仿製面具1660,幾乎遍及全縣。2006年6月,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德江儺儀舞 是專指本地現存龐雜的儺活動中開壇——請神、息壇——送神做各種過場時跳的舞。包括“起神號”“牌帶舞”“踩九州”“立樓”“卦子舞”“神鑼舞”“交標”(單人舞)“披罡發馬”“鋪儺下網”“發五猖”“採山”“造錢”“辭神”(雙人舞),“傳花紅”“茶盤舞”“和梅山”(集倒舞)等。歷來德江民風純樸,打掃房子要請土老師“清宅”,祈保一年中無災無難、平安無事;壯年夫婦求子,得子後要還願;有的還安“子孫壇”,舉行“安壇”“慶壇”衝儺還願活動。生了病要扎茅人衝災消難,以求病癒;家中逢凶事要“開紅山”化兇為吉;老人求高壽,壽滿時還壽願叫“還陽壽願”;人雖未滿壽就已去世,壽期滿了仍要“還陰願”;小孩六歲要“跳家關”,叫“過關煞”;小孩十二歲要“打十二太保”,以保佑順利長大。所有這些活動都要跳儺儀歌舞和演面具戲。演出多則七天七夜,少則三天兩夜,多選在秋收後農閒時節。

儺 技 是儺戲演出中最具神秘神奇、法力無邊的具體表現,而又是展示人體極限的技能。境內儺技絕活主要有開紅山、上刀梯、抱壇礅、剎鏵、下油鍋、劈儺、含紅鐵、定雞等。

開紅山 是德江儺堂戲絕技之一。由法師用尖刀刺破自己額頭取血獻祭,以隔絕鬼魅或占卜吉凶。是在家人遭特大災難時採用的法事。源於古代人祭、血祭,曾一度演化為買乞丐殺生獻祭,後演化為開紅山,再演化為扎茅人作化身替災頂難。有16道程序:勸神酒、開五方血河路、傈雷火、造刀、勸紅山酒、扎茅人、祭茅人、為茅人開光點像、推請保管、賞茅人酒肉、開血書、觀師滴血、滴血分解、放魂收魂、解標了願、送茅人等。

上刀梯 德江儺堂戲絕技之一。通常是為12歲左右小孩許下過關願之後在還願中舉行的法事。未滿12歲的小孩由法師揹著上刀,已滿12歲的由法師背其穿過的衣服上刀。標誌小孩已闖過閻王的12道關煞,以後成長順利。法事步驟:諱刀立杆、穿衣件、迎三元法主、上刀等。

剎 鏵 德江儺堂戲絕技之一。土老師以赤手握燒紅的鐵鏵在屋內繞行,口含桐油或菜油摻白酒的混合液噴於紅鏵上產生火焰,逐鬼驅邪。有的法師還口含紅鏵、腳踩紅鏵,以表現其超人技藝,使鬼怪喪膽而遠遁。

抱壇礅 德江儺堂戲絕技之一。婚後多年不孕或幾代單傳之家為繁衍子孫就許願安設“子孫”壇,每添人丁則殺豬宰羊擇日請土老師祭祀慶壇。慶壇時,法師赤手抱舞以旺火燒紅的石壇礅。石壇礅為高23釐米直徑27釐米左右的石鼓。法事程序有撤壇放兵、退法、造壇蹬、出押兵、收兵踏壇。

下油鍋 是衝地儺法事之一。法師使用的一種原始占卜判斷真兇的手段。下油鍋要舉行扎壇、開壇儀式,一般需要一天一夜時間,有的需三天三夜,程序和其他衝儺大同小異。不同之處就是開壇後即在神案前置一個燃旺木炭火的火盆,以鐵三腳架鐵鼎罐或鐵鍋,內裝半鍋香油燒沸。開壇禮請四大壇儀式結束後法師圍繞油鍋踏罡步,挽法訣拋入油鍋中,用師刀和祖師棍尖端畫諱畫符於油鍋內。儺堂中間小方桌擺一盤由法師於天亮前雞叫時親自從井中取來的“神水”,法師畫符蓋於其上,再壓以令牌或師刀。接下來就是抓餈粑。先將餈粑放入油鍋中煎炸,再由嫌疑人等在“神水”中洗手後依次伸進油鍋中撈出餈粑。如非真兇則手在沸油中毫無感覺,如是真兇手入鍋油就會炸響濺傷到其臉上且手亦會被燙傷。以此迫使真兇供認犯罪行為。

口含紅鐵 德江儺堂戲絕技之一。儺法事釘胎中所表演的技巧之一。釘胎即保胎,為保胎而作的一種小型儺法事活動。一般由一名法師在夜間作法。需公雞、香紙、刀頭肉、炒豆腐、酒水、釘耙齒、木炭等東西。凌晨1時許,開壇作法,照例進行開壇禮請諸神及傳師,有的還傳文占卦,儺法事時間約30分鐘。然後法師到燒釘耙齒的炭火邊歌舞、挽諱、唸咒後,用師刀將紅鐵——燒紅的釘耙齒從炭火中鉤出,用一張施過符咒的草紙按住紅鐵一端,以口咬住紅鐵另一端在堂屋繞行三圈再含到懷胎女人房中,在其停腳處燒紙畫符唸咒畢將紅鐵釘在床腳邊,最後滴上幾滴公雞血,說一些吉利話就結束了。

定 雞 德江儺堂戲絕技之一。德江儺法師認為,雞為28宿之一,有神職,可代表某神的意志,能通天達上界天宮,能入地進陰曹地府,代人向神鬼傳達某種意識,解決人的劫難。表演定雞可以達到招魂、解結、定兇、了願等目的。相傳定雞源於雪山凝。根據不同的需要定雞形式有祖師棍上定雞、關結索上定雞、過關解結定雞、頭上定雞、移身還魂定雞、二指剪雞、牛角榨定雞、封山定雞等。

花燈戲 花燈戲普及全縣各村寨。花燈戲雖然源於漢族,但在德江土家山區代代相傳,已成為土家人民喜愛的一種地方戲。每逢春節、元宵節與其他節氣,或是民間舉辦各種活動,都可以觀賞到花燈戲演出。其形式為二人轉,分一旦一醜,醜為男角,旦為女角。表演時,女旦一手舞扇,一手揮帕,與丑角面對面,常以半邊月、線拔子、犀牛望月等步式邊跳邊唱。所唱內容多以吉利詞語恭賀主人新年快樂,人財兩旺,五穀豐登。有開財門、送金銀、五更調、採茶調、盤燈等多種牌調形式。德江花燈2017年12月被銅仁市政府列為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