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通區:垃圾分類唱響創城“衝鋒號”

吳忠網訊(記者 楊娜)“菜葉果皮、動物內臟等廚餘垃圾放入綠色垃圾桶,廢電池、電子產品、過期藥品等有害垃圾放入紅色垃圾桶,報紙、玻璃、牛奶盒等可回收物放入藍色垃圾桶……”連日來,利通區環衛中心在古城鎮新華橋村、東塔寺鄉白寺灘村正式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縣(區)處理”原則和“兩次六分、四級聯動”分類治理模式,使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可持續發展,切實推進創城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利通區:垃圾分類唱響創城“衝鋒號”

在率先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古城鎮新華橋村、東塔寺鄉白寺灘村,每戶都配備了“一般垃圾”“廚餘垃圾”兩個分類垃圾收集桶。兩個試點村共發放垃圾桶320個,由“黃大姐保潔公司”安排專人,每天定時定點對農戶產生的垃圾進行收集。“我中心和保潔公司對分類收集的各類垃圾進行分類轉運和處理,讓垃圾成為放對位置的資源,讓垃圾分類成為兩個試點村百姓的一種習慣,為我區創建文明城市提供可借鑑的經驗。”利通區環衛中心主任何偉民說。

利通區:垃圾分類唱響創城“衝鋒號”

利通區環衛中心還在古城鎮新華橋村、東塔寺鄉白寺灘村兩個示範點設置了垃圾回收“積分兌換”管理室。“由管理員將村民帶來的可回收垃圾進行稱重積分,村民根據相應積分兌換商品。利用積分兌換激勵方式,從源頭上引導村民逐漸養成自覺分類的好習慣。”東塔寺鄉白寺灘村黨支部書記薛生有說。

此外,利通區環衛中心通過召開領導班子會議、製作垃圾分類宣傳欄、宣傳冊等形式,通過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入戶宣傳、現場答疑、分類投放演示等面對面方式,向村民介紹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和方法,切實讓村民瞭解垃圾分類知識,主動配合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村民們紛紛表示,垃圾分類工作讓村裡的環境衛生越來越好了,自己住在這裡很舒服,一定全力支持垃圾分類。

利通區:垃圾分類唱響創城“衝鋒號”

下一步,利通區環衛中心將根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村運行情況,積極探索符合利通區各鄉鎮實際情況,可操作、可持續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模式,逐步在各鄉鎮打造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同時,對標利通區創城短板,齊心協力提高創城工作成績,圓滿完成各項創建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