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雄斌:我什麼都不要,到最後什麼都是我的

陳雄斌:我什麼都不要,到最後什麼都是我的

社會運轉的兩套秩序

  有句話叫“看透而不說透”。有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獨具慧眼地看透了這個世界的本質,但他們只看透卻不敢說透。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其中之一是對世界的認知不同。對世界的本質認知越深刻、越到位的人,往往越容易如魚得水。

  其實我們所能看到的一切,都只是表象。維繫社會運轉的,還有另一套秩序,它隱藏在表象之下。

一陰一陽之謂道,世間所有事物都由兩個對立的部分組成,世界的運轉也是由兩套秩序維繫。

  第一套秩序:道德、禮節、情理。

  第二套秩序:各個利益方的利益糾葛。

  第一套秩序是表象,第二套秩序才是本質。維繫社會運轉的其實是第二套秩序。

  第一套秩序,人人都放在嘴上,當然不能說它沒用,它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工具。

  第二套秩序,人人都記在心裡。

   第一套秩序,人們用它去衡量或推導要發生的事情,而要用第二套秩序去分析事物的聯繫和必然。

  要想看透社會、看透每個人的行為,一定要用第二套秩序,這就是利益分析法。

  每遇見一件事,要迅速切割成不同的利益方。你的每一個言行,遷就了誰,指向了誰?

  遷就的人就是你的朋友,指向的人就是你的敵人。但切記: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利益一轉化,你的敵人和朋友迅速改變。

  同樣,在一個組織裡,每一個決策下來,都要分析這個決策符合了誰的利益,傷害了誰的利益?符合利益的那幾方,一定會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受損利益的那幾方,也一定會形成一個利益聯盟。

  然後兩個陣營,一定都會舉著第一套秩序的道德大旗,去爭取第二套秩序的利益。這種例子太多了,不再舉例。

  還有一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現在很多微信群裡,如果誰需要幫忙投個票,就直接往群裡發個紅包,然後搶到紅包的人就去幫忙投票,這已經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它比你在群裡說那些虛偽的討好大家的話,要實用多了。

  大家要記住,千萬不能用第一套秩序的大道理,來要挾大家完成第二套秩序的事情。我經常遇到這樣的例子,很多人直奔你而來,他們都有很明確的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他們卻不曾想過,自己能給別人帶來什麼。這就不符合利益分析法。

  在你想得到一個人的好處之前,一定要先思考清楚自己能給別人帶來什麼。你的好處是不是唯一的?你的好處是不是別人需要的?

  如果雙方的利益關係不成立,那麼就永遠只能建立第一套秩序的關係,那就是一種虛情假意的表面應付。

  很多善於謀略的人,都會用利益分析法推導出來一些結論之後,用第一套秩序包裝起來。第二套秩序是隻可做而不可說的。而第一套秩序和第二套秩序結合起來,才能讓人更容易從心理上接受。

  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明知道自己在說客套話,我們也知道對方在說客套話,我們都知道彼此在說客套話,大家一起心知肚明、正兒八經地說客套話。

  西方社會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是沒有第一套秩序作為外衣的。所以他們的交往很簡單,也很直接,直來直去。

  社會無論怎麼發展,都需要奉第一套秩序為上,尊第一套秩序為正統。這才能使社會不至於看起來如此赤裸。

  更是因為美好、希望和正能量,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進步。所以儒家思想主導了社會幾千年,並被裱進框裡,大書特書。我們還要時刻朗讀、宣講,要大聲喊出來。

  和孔子差不多同一時代的鬼谷子,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他為什麼不能像孔子一樣得到世人的傳頌呢?因為他的那套理論講的是第二套秩序,只適合默默使用,不適合標榜出來。

  第二套秩序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內動力,但是它難免會造成社會秩序的破壞以及對他人的踐踏。

  唯有通過第一套秩序,才能維護社會的公正和公平,維護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讓每一個人都有保障。第一套秩序和第二套秩序,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雙引擎,缺一不可。

  這就是很多人喜歡講真話卻不討好的原因。有時大眾要的未必就是真話,而是一種情緒化的滿足,或者說是一種希望。是的,很多人都活在假象裡。

  其實根本沒有必要知道那麼多,擰成一股繩,埋頭幹活就行了。知道得太多,想得太多,反而會消散社會的合力。

  那麼這個社會的公平由誰來把握?

  中國社會其實是最公平的社會,因為它有一個平衡法則。雖然強者恆強,弱者恆弱。但是,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強者到了一定強度,必定會變弱。否極泰來,弱者到了一定程度,必定會變強。

  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都必然埋下禍患。所有的成功,都是你下一次成功的絆腳石。所有的失敗,都是為了你的成功而做準備。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冥冥之中,一切自有註定。所有的人都能輪到發跡的機會,輪不到你,也能輪到你的後代。

  要想如魚得水,上要承天意,下要接民意,中間還得順世道,一個不符合都不行。

  天意就是心中有大愛,世道就是看透各種規律和必然,民意就是滿足大眾的需求。

  混得再好也得低調。任何人想要恣意妄為,必定付出沉重代價,例子太多了。

  中國的偉大之處在哪裡?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最核心的兩個字就是:克己。克己是什麼?就是主動犧牲自己的利益。他們已經掙脫了第二套秩序的束縛,做到了無我。

  在一個群體裡面,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有能力而不貪財、被推崇而不好色、有功而不邀功,他一定會是這個群體裡最受尊敬的人。

  能做到的必是大才,是聖人。還有一種人,也看透並巧妙地運用了這個規律:我什麼都不要,到最後什麼都是我的。萬物皆不為我所有,但萬物皆為我所用。無我就是大我,能做到的就是王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