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納姆效應——你在以領導的理想為理想嗎?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下面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現在也看著這段話來對照我們自己,他說得對嗎?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且你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但是還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的內心,有時候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巴納姆效應——你在以領導的理想為理想嗎?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容易讓人迷失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瞭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人們很多時候,會將自己迷失在他人的“暗示”中,尤其當人的情緒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

職場中,人們同樣如此,人們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來觀察自己,於是只能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正因如此,每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響,迷失在環境當中,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

藍心智是一名特別的領導,她幽默,而且有著北方女性特有的豪爽。

上班的時候,她到各個部門視察,有時候,看到氣氛沉悶的部門,她就非常痛快地和大家開玩笑,說:“行啦,都停下手裡的活兒,別我一來,你們就裝出很忙很投入的樣子,聊會兒!”

公司在她獨特的領導力和活躍的氣氛的帶動下生機勃勃,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她不管理,對於管理,她向來的口號是,行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對於員工的失誤,她從不心慈手軟。

這讓所有的員工都覺得她高不可測,有一天,藍心智在中層的管理者中開了一次會,她想通過這次會議,讓中層領導從基層管理者間產生。每一個管理者都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可是大家都在想,開會會講些什麼呢?

巴納姆效應——你在以領導的理想為理想嗎?

令大家感到震驚的是,開會的時候,藍心智非常灑脫從容,她隨意地問了大家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在為誰工作呢?

這句話是很多基層管理者經常問員工的,也有很多人在給新員工培訓的時候,就貫徹這樣的觀念,那就是站在一個為公司工作的高度上,為了公司更好地發展,理解公司的每一個決策。

她問了幾個人,第一名基層管理者的回答是:“為公司工作。”聽到這裡,藍心智啞然失笑,她平靜地說:“大家都在為公司工作,那麼,我問你們,你們願意這樣嗎?每天必須按照公司的時間上班,按規定的時間下班,每到下班的時候就拖著自己疲憊的身體,如釋重負地回家,這一切的付出都只為了月底的工資。”

第二名管理者心想,應該更加地表達自己的忠誠,於是說:“為老闆工作。”這幾乎讓藍心智失望了,她做了一個崩潰的表情,說:“為老闆工作,你願意嗎?利益來了的時候,我什麼具體的工作不做,反而把利益的大頭拿走,而你,操心傷神,天天還要安撫員工,還要接受領導的檢查,你對這樣的工作狀態能夠開心面對嗎?”

剩了最後一名手下,他知道這樣正式的場合,不應該做“出格兒”的回答,可是,他還是鼓足勇氣說:“我為自己工作。”

這個回答讓大家面面相覷,而藍心智的臉上樂開了花兒,她笑著說:“為什麼呢?”

這名手下說:“每個人做事都是為了自己,這是根本的生存和工作態度,我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而且,這樣的工作才不會覺得迷失。”

藍心智終於聽到了自己滿意的答案,她說:“你的回答是對的,為自己工作,做好自己崗位的事,這才是我想要的理性管理者。”

巴納姆效應——你在以領導的理想為理想嗎?

心理學專家支招

如果,此刻,你沒有自己的職業規劃,相反,你過多地關注了公司的理想,和領導們的八卦,你就容易忘記自己的職責,也會因為目標模糊而迷失了自己。

那麼,就請一定記住,以領導的理想為理想,就容易看不到自己的理想,與其等待著企業發展壯大,不如讓自己的壯大為企業發展增加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