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車企一個月才賣865臺車,離倒閉不遠了?

近幾年國產品牌確實得到了非常高速的發展,長城、吉利、比亞迪等品牌在國際上都能夠有所發言權,但是還有一些車企,在這大好形勢之下,卻一直在走倒坡路,這其中就包括力帆汽車。

力帆其實也是個老牌子,在1992年,已經54歲的尹明善創立了力帆,以製造摩托車為主,那段時間正是國內摩托車的黃金髮展時期,力帆可以說大獲成功,從20萬起步,僅用8年時間就達到了過百億的資產。在2004年之際,力帆開始轉型製造汽車,從摩托車到汽車,雖說都是造車,但是這其中跨度可並不小。

這家車企一個月才賣865臺車,離倒閉不遠了?

不過力帆的起步還是比較成功的,在2006年之際,力帆汽車就登上了汽車排行榜第六。然而到現在,力帆越來越舉步維艱。近日隨著力帆7月份銷量快報的出爐,力帆汽車又被蒙上了一層陰影,其中顯示,力帆汽車燃油車僅僅賣出了678臺,同比暴跌91.73%,新能源僅賣出了187臺,暴跌71.49%。7月總銷量865臺,1-7月份,其汽車總銷量僅有22880臺,實在是慘淡之急,基本處於退市的邊緣了。

這家車企一個月才賣865臺車,離倒閉不遠了?

做為跨界造車的車企,力帆其實本身並沒有什麼技術積累,但是其進入汽車行業的時機剛剛好,當時正是中國汽車工業實現向上騰飛的開始,力帆推出的汽車像力帆520,3萬起步,8萬內封頂,低廉的價格吸引了無數家庭。

不過廉價背後,是低質的代價。不管是最先的520、還是後來最新的軒朗、X50、X80、邁威、或是新能源650EV等車型,力帆汽車的品質差,已經成為了消費者心中的痛,談力色變。

這家車企一個月才賣865臺車,離倒閉不遠了?

從第三方車質網的投訴情況來看,力帆汽車的發動機、變速箱、制動系統這三大塊是投訴的重災區,甚至因無法啟動、熄火、剎車失靈、無法換擋、ABS泵故障等這些問題威脅過行車安全。曾有一鄧姓車主投訴,正常駕駛力帆軒朗車型時,因車輛轉向及制動系統突然失控,導致車輛直接衝到水庫中,造成其岳母與5歲的女兒當場身亡。

力帆650EV車型,在推出後不久就因專用單速變速器、電機控制器程序等問題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強制召回,還發生過自燃,所幸無人員傷亡。其實仔細去搜一下力帆的質量,發現吐槽的並不少。

有網友甚至表示,寧願走也不願意買力帆汽車,甚至連力帆汽車的售後人員,都表示力帆汽車是真的垃圾車。

這家車企一個月才賣865臺車,離倒閉不遠了?

質量沒法得到保障,自身也毫無研發創新能力。一路走來,力帆汽車跟山寨兩個字似乎總是脫離不了關係,當年整個國產圈都在抄襲,我們也可以理解。但是現如今許多國產品牌都走向了自主原創的道路,力帆卻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力帆X80抄襲了豐田的漢蘭達,軒朗則是完全山寨了福特的S-MAX,這款車型並沒有引入國內,所以國內消費者並不熟悉,可見力帆自以為是的耍了一些小聰明。

這家車企一個月才賣865臺車,離倒閉不遠了?

前不久,力帆被供應商爆出要求償還607.57萬元貨款,但這其實只是力帆涉訴負債中的冰山一角,據統計,力帆未披露涉訴金額高達14.23億元。此外,力帆股份也因融資逾期導致大股東股份凍結,加上不斷的虧損,力帆不得不走上了賣地、賣名下乘用車地生產資質的道路。不過,對於一家車企而言,最為根本的還是造車本身,沒有研發能力,沒有銷量的力帆,又還能走多遠呢?遲早有一天,它會走上倒閉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