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排為何首丟一局,逆轉浙江女排的三大關鍵點,外援貢獻大

2019年排超的女排聯賽已結束第二輪的爭奪,沒有冷門出現,競爭激烈的B組中,最終上海女排逆轉浙江女排,因為所以的分組中,只有B組的競爭大,上海、山東、浙江爭奪兩個小組出線名額。所以直接交鋒也決定著能否小組出線,第一局浙江女排取勝後一度讓人看到希望,但很快就沒有反手之力。看看浙江女排如何拿下第一局的。

上海女排為何首丟一局,逆轉浙江女排的三大關鍵點,外援貢獻大

浙江女排的一傳還可以,數據中可以看出,兩隊在第一局差距就是來自於一傳到位率,浙江女排的一傳到位率47%。而上海女排的一傳到位率只有37%。一方面是浙江女排的發球很拼,不惜失誤地發,拼發球還是起到一定效果,另外上海女排有些慢熱,調動不起狀態。因為上海女排只有3人接一傳,也就是每輪都是王唯漪、楊婕和拉爾森接一傳,所以就不斷在追發楊婕,使得楊婕一傳直接失誤就2個,更加不堪的是進攻效率只有9扣1中,雖然其他隊友的效率還可以,但她這點發揮不出來還是有不小影響。相反浙江女排的一傳相對平順,蔣虞曉一傳很穩定,畢竟她之前曾擔任自由人,目前又改為主攻,但進攻效率就比較低。

其實第一局浙江女排的進攻效率只有無緣博坎最高,13扣7中,所以她的進攻加上全隊一傳的穩定是贏下第一局的關鍵點,當然上海女排的慢熱和起伏也是給了浙江女排機會。上海女排從開局就一直落後,追到16平後,在局末階段自身的失誤、反擊也抓不住導致最後連續丟分。然而反轉很快,後面三局浙江女排就被打沒有反手之力了,而且三局的分差比較大,可以說是全面的被打蒙,通過數據來分析為何形成反差。

上海女排為何首丟一局,逆轉浙江女排的三大關鍵點,外援貢獻大

一、進攻提速、左右翼齊攻

上海女排第一局的進攻成功率是跟浙江女排一樣41%,在一傳到位率低的情況下,進攻不輸給對手,說明本身的進攻能力要好於對手。後三局的進攻成功率提升到46.5%,看似提升不是很多,但這其中有不少是反擊球,因為反擊的球多數是不太到位,自然就需要打調整攻,那下球的成功率相對就要下降。第一局只爭取到3個防反,後三局就有33個,平均每一局就多了8個,至少就得到5、6個調整攻。

上海女排為何首丟一局,逆轉浙江女排的三大關鍵點,外援貢獻大

其實後面的一攻扣球成功率已經是比較高了,尤其是一傳到位的情況下,二傳卞雨倩傳球速度加快,四號位傳的平拉開很多。特別是拉爾森的速度更快,本身她在美國就是打速度的,可以說是出了名在主攻打快球,她的身體協調性不錯,比較靈敏,所以到位球對她的進攻是很重要。從這場球來看也確實如此,一傳到位的情況下扣球成功率很高,一些調攻球只能算可以,並不是她擅長的,畢竟她不是力量型,身高、扣球高度也不佔優勢。她每一局的發揮都比較平穩,不會大的起伏,第一局也有8扣4中50%的成功率。

另外一位外援利普曼,很好的解決了二號位的進攻點,而且四局進攻次數最多39次,佔全隊的32%,進攻得分效率也最高的54%,39扣21中,她扣球的點比較高,畢竟扣球高度達到3米2,她的起步時間、距離短,兩步起跳,有點類似朱婷,只是比朱婷要低一些,不過能力也是很強,不少球能夠超手進攻。運用了後攻的戰術,都是由兩位外援來打後二、後三,這樣的立體進攻上海女排成功率很高。副攻進攻偏少,不過起到牽引的作用,利於副攻的快球吸引對方的攔網隊員,增加邊攻手的下球得分率。

上海女排為何首丟一局,逆轉浙江女排的三大關鍵點,外援貢獻大

二、一傳穩定,到位率高

後面三局上海女排的一傳有質的提高,相比第一局只有37%的到位率,後三局已經提升到58%,這樣的到位率已經是相當出色了。所以一傳到位率的提升,二傳卞雨倩的傳球更加好分配,也是提升了傳球速度,攻手的進攻就更加的犀利,所以可以看出一傳到位率高,進攻的成功率也是相對應的提升。上海女排的進攻是依賴於一傳的到位,畢竟只有利普曼打調整球比較好,拉爾森雖然進攻有實力,但她適合打快,不需要一傳不到位的球,

說到拉爾森,這場比賽的一傳頂得還是很不錯,60%的到位率而且沒有失誤,一傳是全隊表現最好,不僅到位率高,她墊給二傳的球無論高度還是速度,點都剛剛好,甚至二傳不用移動就可以分配球,一傳的技術比較細膩,直得一提的是當拉爾森在1號位的時候,對方發的球在拉爾森和自由人的結合部時,拉爾森都會主動移向去接一傳,說明她的一傳不比自由人差。她的防守也出彩,經常能夠防起對方的扣球,也就是在後排保障環節上起得較大的作用。

上海女排為何首丟一局,逆轉浙江女排的三大關鍵點,外援貢獻大

儘管浙江女排目的就是追發楊婕,四局比賽全隊接60個一傳,楊婕就接了31人,一人也是承擔全隊超過一半的一傳,雖然失誤了4個,主要站位過於靠前,沒能及時調整,不過到位率54%比起第一局的42%也是有明顯提升,在後排防守上做得還可以,為上海女排爭取到不少反擊機會,自由人王唯漪經過第一局的低迷後,後面三局的一傳迅速提升,所以三人的一傳到位率提升後,很好的墊底的勝利的基礎。

三、發球增火力,對方接崩盤

發球方面也上海女排逆轉的點,如果單從發球失誤、發球得分來看跟第一局差不多,而且整體跟浙江女排差不多。但排球的發球不能簡單的只看得分多少,畢竟一場比賽下來發球得分基本都是個位數,很少能夠上雙位數。更重要的是看發球的性能能否衝擊到對方的一傳,後三局上海女排做到了。

上海女排為何首丟一局,逆轉浙江女排的三大關鍵點,外援貢獻大

鈺倩的發球

其實直接看浙江女排的一傳就可以看出上海女排的發球性能了,第一局還有47%的到位率,後三局就只有38%。張鈺倩發球表現上佳,在第二局的中局階段發球卡了浙江女排8輪,她的發球主要發直線,通過長短線的結合,加上球比較衝,過網點低,下墜比較快,浙江女排一傳基本不到位,只要是張鈺倩的發球,浙江女排不是不夠就是太近網。

另外拉爾森發的也比較出色,發的球比較平、快,更主要是她發球的變化,也有通過髮長底線和減力短球到前區,發的落點也不斷在變化,所以在線路、落點、速度、輕重、弧線地的變化,作為一位31歲的老將確實經驗很豐富,所以浙江女排不太適應她的發球節奏,拉爾森在第四局就是利用發球衝擊到浙江女排的一傳,影響她們的進攻效率,取得8比0的夢幻開局。

上海女排為何首丟一局,逆轉浙江女排的三大關鍵點,外援貢獻大

總結:論實力自然是上海女排更強些,取勝也在情理之中,所以後三局全面的壓制對手,發球、一傳、進攻的領先。上海女排的兩位外援還是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兩個的進攻超過全隊一半。還有一個細節就是第一局是拉爾森從1號位打起,第二局是從二傳卞雨倩打起,所以輪次上的變化也是改變的方向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