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瘋狂轉載:期貨交易系統好文,到底好在哪?值得深思熟慮

一篇瘋狂轉載:期貨交易系統好文,到底好在哪?值得深思熟慮!

很久以前,我在期貨公司混事,95年以前國內期貨公司從外盤棉花到咖啡,外匯期指到原油,都能操作,是一派欣欣向榮之景,95年之後,按照國家規定都轉到了內盤,在98年我也從公司光榮退休了。

  在這打工期間,我的一些所看所想,和大家聊聊。

  在初到公司的時候,說實話,我很困惑,這些人不分白天黑夜,卻個個虧損累累。有些人在一波行情中暴賺了一把,風光無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也落個慘敗收場。這裡有執著的數浪高手,也有自信的基本面專家,有剛剛致富的小散戶,也有資金上億的所謂莊家。我和他們笑過,也一起痛過。那些最終離開這個市場的人,他們是極不情願的,但又迫不得已,人人都有一部血淚史。

  這個市場難道沒有能長期穩定持續盈利的可能嗎?

  而看到已經走過的行情,拿尺子量量,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多數人不能盈利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後來我做了一件我認為還算有意義的事情,我把公司存檔的上千份的客戶賬單裡拿出了三百多份,結合著行情圖表,做了一點統計。

  在統計中有2個主要特徵,你可能不信。

 1、在一輪行情啟動時,80%的人都判斷正確,並作出了正確的動作(相反理論不能濫用啊)。

  2、在盤整中,60%的人都是賺錢的。

  多數人沒在盤整行情中賠錢?在行情啟動時,多數人的判斷又是正確的?的確是這樣。

 但是——

  1、在整個行情的30%的階段,這80%的人中的90%就選擇了平倉離場,這些人中的大多數,如果是漲勢,在以後的操作中選擇的是逢高沽空,直至行情結束。

  2、盤整行情突破時,60%的人中的80%的人持有與突破方向相反的持倉,但又不及時平倉。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天天上演著同樣的一幕,一句醋話:歷史是這樣驚人的相似。

  在結合圖表的觀察中,這兩個主要特徵,給我的主觀結論是:人的主觀思維左右的操作。

  市場中有沒有高手呢?什麼是高手的特徵呢?在這個高風險的環境中,我認為能長期穩定持續的實現盈利的就是高手,不是3個月半年,而是一年兩年三年……

一篇瘋狂轉載:期貨交易系統好文,到底好在哪?值得深思熟慮

  在我的有限世界裡,我見過這樣四個人……

  第一位:一個用大尺子做行情的人。  

均線和DMI指標大家都瞭解吧,這就是大尺子,先用均線,後來改了DMI,頭一天收盤了,計算好了第二天DMI的位置。自己從來不看盤,專僱一個人盯盤,到了位置就操作,否則一直持倉。經常是上百點的虧損拿成了盈利,幾百點的盈利,就幾十點的利潤出場。但最終他是勝利者。每年穩定盈利在50%以上。至今仍戰鬥在京城期貨界。這麼好的操盤手,有沒有人跟著做呢,當然有了,但能跟下來的卻沒有,天天在盯盤,能忍受幾百點的利潤幾十點出場嗎?如果再多做上兩手?啊……我稱他為鬼才。他理解了市場的關鍵,並堅定的付諸於行動。

  第二位:市場的炒手。

炒過綠豆的老期貨,多數人都聽過鄭州老孫的故事,這種人就稱之為市場的天才。價格跳動一個點,他已經離場了。我公司的交易席位就在他的邊上,我在鄭州泡了一年,有幸看到他一天炒過1萬7千張單子(可以算算是什麼概念,操作以秒來計算的),當天市場總成交40萬,在我目瞪口呆的時候,他從公司每月都在6位數的提款,賬面上的資金,從沒有超過50萬。這一類人在目前的大連市場上也有不少,有些人是從鄭州過去的,這些人操作是學不來的,他們從來不看什麼技術指標和基本面分析,操作的一個字就是感覺。這都屬於天才式的人物。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佩服之至!

  第三位:是一位經過大喜大悲的人物。

 在行情的高峰期,曾經超過上億的資金。進了公司是大家爭著握手的人物。一句方向性的話,全公司的人都像狼一樣把單子撲上去,但時過境遷,這種時代很快就過去了。有了平靜生活的他,卻也顯出了高手的另一面。一年的操作加起來能有八九次,一次交易的虧損,會在公司裡一兩個月看不到身影。在有限的交易中,帶給他的是每年100%以上的回報。我尊敬的稱他是市場的人才。

  說了這些,不知給朋友們是否有所啟發,尤其是參與保證金交易的朋友.如果能得出一些結論來,那俺就有辛了。
  風險市場的確是個很難生存的地方,瞭解市場難,瞭解自己更難!

第四位:某交易員的日內系統。

以下這幾幅圖,體現的只是投資理論當中的一部分,但卻是最重要最核心的一部分:它包括入市策略和離市策略。從系統交易的角度來看,好的入市策略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而離市策略則可以最大程度上實現獲利最大化和保護你的資金。

  離市策略是一套投資理論中的關鍵部件,離市包括止損和獲利離市。止損就不多說了。對獲利離市我的原則是到了目標位一定要走人,至少要減倉,後面行情不可預知成分較大。而入市點經常是建立在耐心而又細緻的觀察及等待後,才會到來,更多時候,我是在守候著,真正值得入場的時機說實話並不多。

  作為系統交易來說,不能憑主觀感覺來判斷市場是否見頂或見底,只有當市場給出局部可能轉勢的信號或出現這樣的拐點時,才可進行反向操作,否則當前趨勢如何,就只能順應大勢。

也就是說,在實際操作當中,必須有一個操作標準,定出某種交易原則,一旦標準成立,符合局部轉勢原則,才可入場。我的投資理論中很少考慮過當前的指標狀況,因為我知道,指標是滯後的,價格上漲,指標這時一定也會勾頭向上開始走好,反之亦然。鈍化時更是無用。我的系統中是以價格或價位作為所有操作的唯一參考的,所謂價格第一性!在我的交易當中,經常會有後一次買入價比上一次離場價還高的情況出現,這也是系統給出的信號使然,如果是上升趨勢,再入市的價格可能比之前的離市價格還高,但即便這樣,其在技術上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其實交易思想,其核心來源於波浪理論中的幾條寶貴的規則。如三浪不可跌破一浪頂,二浪不創新低等等,這些就變化為我交易思維當中的不創新低(高)則有機會創(局部)新高(低),非三浪即C浪等等。原理簡單,可操作性強。

  大道至簡,簡以至用。往往最簡單的卻是最有效的,關鍵就看你如何運用了。當然,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