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我承認,我很普通

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我承認,我很普通


01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無論怎麼努力,但就是做不出成績。

那種感覺怎麼說呢,其實特別想做出點可以拿得出手的事情,讓別人看到,或者讓別人覺得自己不普通。

總想證明自己,卻總證明不了, 然後壓力會進一步內化,焦慮加重。

最焦慮的時候,甚至睡不著覺,偶爾一看到別人好像都過得比我好,我可能徹夜無眠。大學畢業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濟南賣書,白天在商場裡待十二三個小時,晚上回去還得算賬,睡覺經常推遲到凌晨以後。

第一個月賺的錢,我拿出一部分買了一輛摩托車,在網上買了頭盔,就模仿電視上看到的樣子,然後覺得自己很酷。

但一個月沒過我就想扇自己的臉:裝什麼裝,掏的油費比坐公交貴多了!

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我承認,我很普通

最無能的時候,總想用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證明自己。

尤其在離開學校時,最能看清自己幾斤幾兩。

為什麼我當時畢業後沒有選擇一份工作,而是去賣書了呢?因為我人生第一次買了西裝,興高采烈地去參加各種招聘會時,給到的薪資我都接受不了。

想象中,自己至少月薪過萬,實際上,給三千還是稅前的。

我之前也沒在大城市待過,腦子一根筋,覺得自己在哪裡讀書就應該在哪裡找工作。幾年後朋友問我:你當時為什麼不去北上廣試試呢,工資肯定會高很多。我嘴上說自己不喜歡,其實我連想都沒想到過。

我沒去過,根本不知道。我也不敢去,覺得自己配不上。

也別找什麼藉口,這才是當時最真實的我。一個從小在農村裡長大的孩子,我以前甚至以為世界就是圍繞著我們村轉的。後來我每到一個大一些的地方,想象中都覺得那是國際大都市的樣子。

陽泉在我十七八歲的生命裡,算大城市;濟南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屬於大城市。但後來再往回看時,他們其實都是我當時想象力的邊界。

我不好意思說,但也不得不承認:

其實我,真的很普通。

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我承認,我很普通

02

我以前總喜歡給自己揹負很多,現在我真的能推就推,我不想那樣,我受不了。

在我們家,我是第一個考上大學後來又考上研究生的人。在村裡很多人的觀念裡,大學生應該就比普通人賺得多,研究生應該一年至少賺幾十萬,如果考上博士,一輩子肯定就不愁吃穿了。

當別人用錢來衡量學歷的時候,我表面點頭,內心焦慮。

我無法和他們解釋這個觀念的錯誤,也不知道以後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薪資水平才能讓家人滿意。

大學四年,我只喜歡讀書,不喜歡上課考試,所以一直到畢業,也沒拿過任何獎學金。

是的,我就是那個自己覺得很努力,經常逃課去找個角落看書,但就是不好好考試的人。

我媽罵了我無數次:“你看人家誰誰誰的孩子,大學裡拿過很多獎學金,還給家裡拿回來過,你就知道瞎玩,讀書有什麼用?”

無言以對,我只能無言以對。

當我發自肺腑地覺得自己讀書很認真,然後說給別人聽的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有點不要臉。成績也沒有,錢也沒賺到,讀書有什麼用?

但在我有限又固執的認知裡,我覺得上學讀書就是讀自己喜歡的書,學習的自主權就應該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於是我就那樣讀過去了,很多時候他們覺得我是書呆子,只會死讀書。

事實上是我沒有任何實踐經驗,身邊也沒有可以引導我的人,我很慫,不敢和人打交道,不敢主動爭取機會,不敢出去找實習,甚至找工作不順利我也不敢和家人說。

只能放在心裡,我覺得自己很難。

沒有人指導時,很多時候我在靠執念活著。就像以前我覺得好好讀書,以後就能過得好,而實際上當時畢業,我連份像樣的工作也找不到。

執念被打破時,我碎得體無完膚。

最後還是憋不住了,我打電話回家:“爸,呃……我在這邊找工作不太順利……”我爸說:“我和你媽商量了,你回咱們家這邊吧,咱們找找關係,看看能不能幫你找個工作。”

我不想回去,我還想靠靠自己。

03

昨晚一個沒見過面的朋友給我打電話,她說自己畢業的學校其實還不錯,但這兩年工作不太順利,有時候看到同學一個比一個好時,自己都快挺不過去了。

其實我當時正在洗碗,然後突然就被觸動了。呆呆的,我聽她講了一會,然後自己在心裡嘆了一口氣。我想說:“心其實就像一座房子,以前我的這座房子塌過,後來我一磚一瓦,用了很多年,才把房子又築了起來。”

第一次我真正明白了這個詞,它應該就叫“心理建設”。

塌掉的房子,裡面裝滿了別人的期待和自己的幻想,再次修好時,每一塊磚瓦,都是我自己慢慢砌上去的。也就是25歲以後,我開始明白了一次詞叫“踏實”,明白了一種活法叫“腳踏實地”。

這兩年我因為寫作這項小愛好,出了兩本書,也斷斷續續做過一些寫作課。有時候別人會說我出過書,已經是作家了。每次我都會認真糾正:我只是個作者,只是一個喜歡寫東西的人,而且寫得很爛。

每年回頭去看前一年寫的東西,我都有點看不下去。出去別人問我出過什麼書時,我也不好意思拿出來給人看。不過這也算是好事吧,至少說明我還在用心生活,還在緩慢進步,想法上還有一些上升空間。

有時候,別人因為一些寫作上的問題會叫我老師。如果是比我小的人,我說你叫我學長或者老哥也行;如果是比我大的長輩,我會說我只是擅長這一小塊,您才是真正的老師。

這麼多年,我已經逐漸放下了對自己的期待,我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我。同時我也不想讓別人對我有期待:請別給我那麼多壓力,我們各自安好就可以。

你可以說這是佛系,也可以說這是沒出息,無所謂,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因為我已經過了那個特別在乎別人評價的階段了。

我是91年11月出生的,在這個馬上要奔三的年齡段裡,我只想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做些自己還喜歡的事情,有自己的小堅守,過好自己的小生活。

別給我整那麼多有的沒的,我自己活得挺開心的。

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我承認,我很普通

04

有時候我會給別人送書,寫寄語時只有一句話: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也許他們理解不了,也許大家並不想做普通人。但我這份美好的祝福,也許你在多年之後就會懂:不管你在做什麼,不管你賺多少錢,我們其實都是一個個有著喜怒哀樂,傷心時會落淚開心時會大笑的普通人。

快樂其實挺難的,所以我希望你快樂。

前兩天我媽給我打電話,問我怎麼開始學做飯了。我當時正在買菜回家的路上,路過城牆邊,然後來了一句很自然的話:媽,我現在覺得自己像個人了。

像個腳踩著地頭頂著天的人;

像個餓了可以自己做飯吃家裡髒了可以自己收拾的人;

像個不再迷茫無助知道自己的腳往哪裡邁的清醒的人;

像個即使知道自己還有很多責任還要面對很多挫折,但勇敢地往前走的人。

寫到這裡,我突然明白了阿城的《棋王》中,王一生最後哭著說的那句話了。他說:“媽,兒今天明白事了,人還要有點東西,才叫活著。”

這點東西,一定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真正想明白的,是自己真正喜歡並且願意一直做下去的,亦或者,是自己想明白悟出來看得清清楚楚的。

看明白了自己,可能也是生命的重新開始。

我把這叫做“清零”,就像陶淵明說的“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現在重新開始,其實一點都不晚。

我是一個普通人,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放下,原來才是起步的開始。

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我承認,我很普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