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01年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份,他會成為當今首富嗎?

XIAOSI


李澤楷,香港首富李嘉誠的二公子,現任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最廣為人知的除了為李嘉誠的兒子之外,賣掉騰訊的股票也是一件被廣為人知的事情。

1998年11月11日,馬化騰和同學張志東在廣東省深圳市正式註冊成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不過互聯網是很燒錢的,特別是騰訊做QQ對服務器要求很高,這也是為什麼早期騰訊限制註冊人數的原因,在1999年的時候騰訊就已經沒有錢度日了,到處去化緣,李澤楷就是在此時出資了110萬美元收購了騰訊的20%的股權。

李澤楷為什麼會投資騰訊?

李澤楷之所以會投資騰訊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馬陳術,那馬陳術是誰呢?他就是馬化騰的父親,馬陳術曾經擔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務局會計、統計員、計劃科科長、副局長,深圳市航運總公司計財部經理、總經理,深圳市鹽田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在1997年被選為鹽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這就是所謂的普通家庭】。

當時李嘉誠正與深圳鹽田港合作,所以馬化騰公司缺錢時,馬陳術找到了李嘉誠幫忙,李嘉誠就讓李澤楷的盈科投資了110萬美元,說實話,當時李嘉誠和他的小兒子李澤楷並不是為了投資,根本就沒指望這110萬有投資回報,是為了送馬化騰的爸爸一個人情,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李澤楷出手那麼豪爽的原因。

2000年-2001年互聯網的寒冬開始,國內互聯網也不能例外的進入了寒冬,當時騰訊需要繼續融資,但是盈科不想繼續投入,而南非的MIH公司卻很看好騰訊(當時MIH的副總網大調研時發現中國的網吧基本都裝有QQ,覺得騰訊大有可期),所以MIH就接手了李澤楷的20%股權,作價1260萬美元;李澤楷一看相比1999年的110萬,賺了1150萬美元,翻了11.5倍,就很豪爽的賣了,因為李澤楷看不到騰訊的未來。

能否成為當今首富?

騰訊後續還有融資,所有即使李澤楷沒賣出騰訊的股份的話,後續也會一直被稀釋,我們假設最終持有個15%的股份(騰訊的融資史較短),那麼到今天,這個股權大致價值為:31411.3*0.15=4711.7億港幣,摺合約為:600.75億美元。

600億美元的話,我國的首富是妥妥的了,2019年首富馬雲家族也才2750億人民幣,摺合400億美元不到,但是距離世界首富還有一定距離,即使再把他老爸李嘉誠的財富加也還不夠問鼎世界首富,況且李嘉誠的大兒子李澤鉅是不會同意的,所以李澤楷沒有機會問鼎世界首富。


鯉行者


李澤楷是首富李嘉誠的小兒子,2000年4月投了220萬美元給騰訊,所佔股份達到了20%,在2001年騰訊估值6000萬美元時,李澤楷將手中20%的股份全部賣掉獲得了1260萬美元,一年的時間賺了1150萬看起來似乎很不錯。

但是如果當時沒有出售這20%的騰訊股份,按照現在騰訊的市值來計算,20%的股份價值高達5660億元左右,身價遠超馬雲成為國內首富完全不是問題。

但是事實很殘酷,李澤楷的投資沒有他父親那樣具有豐富的經驗,錯過了一次最佳的機會。

其實對於投資者來說每一次的投資都是火中取栗,李澤楷投資騰訊後騰訊一直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當年騰訊的估值550萬美元,誰能想到十幾年之後騰訊會一路飆升到現在的3.17萬億港元呢?

再加上2001年南非MIH出現,給騰訊估值6000萬美元,此時20%的股份價值一千多萬美元,短短一年的時間就能取得了11倍的收益,你說你還能堅持住嗎,我想絕大部分的人都想出售拿錢走人吧。

下面再看看世界富豪榜單,李澤楷如果現在持有騰訊20%的股份是否能夠成為第一?

最新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一名是傑夫、貝佐斯財富是1084億美元。

要是李澤楷持有騰訊20%的股份,價值大約為797億美元,這個財富僅次於巴菲特可以全球排名第五。

賣掉騰訊股份的李澤楷現在身價多少呢,據2018年的香港富豪榜顯示,李澤楷身價在44億美元左右,而這個財富數值在全球排名就比較靠後了,在現在看來2001年拋售騰訊股份試一次非常失敗的舉動,不然中國又多了一位超級富豪。


黑暗科技世界


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以吃,李澤楷也是如此,看到騰訊股價此後蹭蹭上漲,估計李澤楷也會生出悔意吧!

在1999年,李澤楷投資了110萬美元佔了騰訊的20%的股份,此後美國納斯達克互聯網泡沫破裂,互聯網迎來寒冬,國內互聯網也不能例外的進入了寒冬,2001年李澤楷就把20%的騰訊股份轉讓給南非一家投資公司,作價騰訊股份賣了1260萬美元,相比1999年的110萬,賺了1150萬美元,翻了11.5倍。

從投資收益看,兩年時間獲得了11.5倍的收益,也算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可是意想不到的是更大的成功潛藏在後面。

根據1150萬美元20%持股倒推回去,當時騰訊的總市值是5750萬美元。今天騰訊收盤價是362.4港元,總市值是34503.88億港元,摺合4423億美元,20%股份計算,大約是884.6億美元。騰訊最高市值超過5000億美元,20%市值1000億美元,世界首富是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市值一度高達1500億美元,但目前離婚,財產估計損失很大,會不會退出世界首富不可知。

但是以884億美元還是難以成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和歐洲首富伯納德·阿諾特資產可能超過900億美元,李澤楷的財富可能排在第三位,


杜坤維


我們先來看下騰訊控股上市後的走勢圖!

單純從股價來看,騰訊股價從2014年6月上市至今漲了近700倍。目前的市值是3.16萬億元,假如在2001年,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份,20%的股份市值就是6000多億港幣。因此,很多人,認為他不該賣!


我認為投資的賬不應該簡單回頭這樣算!


想當年,2000年4月,李澤楷投資220萬美元,2001年,以1260萬美元,賣掉股份,淨賺了1000多萬美金,1年左右的時間,賺了近4倍。又有多少人能夠如此成功,1年時間賺了4倍?!


其實,在2000年前後,互聯網是泡沫,很多公司倒閉了!

假如他當時不賣的話,真不好說,騰訊的股價就會簡單象上圖那樣的漲勢在走!因為,假如他不賣的話,就可能阻止其他新的投資人進來,沒有新的合適的投資人進來,那麼騰訊很可能做的並不一定有現在這麼好。

道理很簡單,當年他佔了20%的這個股份,20%的股份話語權很高,那麼他就很大程度的決定了這個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在戰略發展方向一旦錯了,那麼這個企業的未來的經營狀況就是未知數。簡單點說,一個企業的成長最主要是靠經營者團隊。但是除外,更重要的要受到董事會的決策影響,董事會的決策一旦發生了錯誤,然後這個經營團隊堅決執行,那麼這個企業走的會更差。20%的投資股權,這個話語權確實太高了。真的值得考究,不被稀釋的話,對企業的自主經營影響是非常大的。


市場上,確實有些小投資人就比較看好騰訊!我也看不懂!

可惜是在當年騰訊股價在300多元看好,有什麼意義呢,同樣我也看不懂。但是,我看不懂,並不代表別人看不懂,對不?

李澤楷在2001年互聯網泡沫期間獲利4倍離場,在我看來是最理性的,最明智的投資!


錢道財經


感謝您的閱讀!

現在的思路是——李澤楷不賣騰訊股份,可能不會有今天的騰訊。思路的來源是:騰訊是南非的MIH(母公司是南非報業),而騰訊就是靠著MIH的大量融資才獲得的成功!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在1999年,騰訊初期,IDG和我們提到的李澤楷盈科數共同向騰訊投資了220萬美元(分別110萬美元),各獲得20%的股份。


在2001年的時候,李澤楷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所持騰訊20%的股權,賣給了MIH。一定記住,僅僅是這110萬美元,僅僅2年的時間,李澤楷就獲利了十一倍的報酬,這本身就是不小投資成功案例。誰能預見騰訊的未來,我並不覺得李澤楷是投資失敗,反而這是一個非常精準的投資!

可是,從李澤楷看來,這確實是一次失敗的教訓:

  • 一是投資經驗還是保守了些,將危機感擺在了前頭
  • 二是當時的重心是香港電訊,借貸需要180億美元,所以必須找到接受的賣家,將非核心的業務賣掉,騰訊股份就是其一

其實,在2000年左右,對於互聯網來說就是企業的寒冬,當時,很多IT業網站的訪問量日漸減少,電子商務越來越難開展,馬雲,馬化騰都在遭受這種互聯網的泡沫經濟。

因此,李澤楷的選擇,在當時看來也不算錯誤!確實,MIH的不斷投入是騰訊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可是你得看到,騰訊的市場已經慢慢的提升,中國網民對於互聯網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騰訊的成功是必然。

所以,騰訊的成功,不是李澤楷賣股份換來的,不過有一定關係;因為,李澤楷可能沒有那麼高的前瞻性,可能不會一直投資騰訊,這可能也是李澤楷感覺失落的地方。

如今的騰訊市值高達3.14萬億港元,我們就按照這樣計算,不算一些稀釋股份的事情,20%的3.14萬億港元,0.628萬億港元,摺合為5660億元。

我們在最近發現,胡潤百富版中,馬雲排名第一,資產為2750億元,這樣一算,李澤楷可能還超過了馬雲,成了中國首富。


所以,也難怪李澤楷會後悔,雖然當時的投資是準確得,只是沒有了前瞻性!


LeoGo科技


李澤楷,李嘉誠的第二個兒子,2012年李嘉誠分家時,李澤楷分到了約200億美元的現金, 李嘉誠的公司留給了大兒子李澤鉅。2019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李澤楷以財富46億美元排名我國富豪榜第59名,李嘉誠排名第4,如果當初不賣掉騰訊的20%的股份,那李澤楷將超越他老子,成為我國的首富。

李澤楷投資騰訊背景

騰訊創立於1998年,創業初期騰訊和其他初創企業一樣需要資金支持,馬化騰找到了同為潮汕老鄉和潮汕商會的李澤楷,希望李澤楷能夠投資騰訊,李澤楷倒不是因為看好騰訊的商業模式投資騰訊,而且因為同為潮汕幫,李澤楷投資了騰訊220萬美元,獲得了騰訊20%的股權,2011年南非報業找到李澤楷,希望收購李澤楷手中20%的騰訊股權,並且開價1260萬美元,李澤楷一看,騰訊這幾年也不盈利,而且南非給的報價的回報是投資本金的6倍,李澤楷當時就答應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了騰訊的20%的股權。後來事實證明李澤楷失去了一個成為我國首富並且超越李嘉誠的機會。

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票能成為首富嗎?

1998年李澤楷投資騰訊,並持有騰訊20%的股份,1998年以後騰訊經過了幾輪融資,李澤楷的股份要是不出售給南方報業,最終上市後持有的股份會比20%少,因為融資會被稀釋,但是等到騰訊上市後,10%的股份是有了,按照騰訊最新的市值4000億美元計算,李澤楷持有的騰訊股票市值為400億美元,我國首富馬化騰的財富才388億美元,李澤楷妥妥的會成為我國的首富。


互金圈


李澤楷也算是一傳奇人物了,作為李嘉誠的兒子,卻並沒有生活在父輩的餘蔭之下,但是在投資一道上,李澤楷當年投資騰訊跟孫正義他當年投資阿里的未來眼光上,的確存在著偏差,或者說並沒有看到未來20年的趨勢,但這並不影響李澤楷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2001年的時候,李澤楷賣掉了手上20%騰訊的股份,才造就了南非傳媒集團Naspers,但是李澤楷當初這筆投資也同樣賺到了十幾倍的收益,的確也是成功的,那麼李澤楷如果沒有賣掉當初的騰訊,現在能成為首富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來看騰訊的情況,截止到現在,騰訊市值3.16萬億港幣,基本等於2.86萬億人民幣,20%是多少?0.572萬億,國內現目前的首富馬雲家族大概在2750億左右,換言之,這就是兩個馬雲家族的財富,這不是首富是什麼?

再者,按照現行的離岸人民幣匯率計算,5720億人民幣就是804億美元,那麼雖然不能成為世界首富,也足以名列世界第三了

上述數據並非精確計算,且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如果……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李澤楷,李嘉誠之子。

曾經投資過騰訊,當年持有騰訊20%的股份。李澤楷在參加一檔訪談類節目時說,賣掉騰訊的時候,賺了十幾倍,團隊出售騰訊股份的時候,他自己也是認可以,因為這個回報還不錯。

李澤楷在訪談中說當時賣騰訊股份是為了籌錢購買香港電訊,現在看來是一次極大的教訓。

那麼如果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份,現在會成為首富嗎?

李澤楷在2001年將20%的騰訊股份賣給了南非傳媒集團Naspers,Naspers投了2000萬美元佔了騰訊32.8%的股份,這32.8%的股份裡就有20%是李澤楷的,使得南非Naspers一直是騰訊控股的大股東,即便是後來有減持,目前南非Naspers依然是騰訊控股的最大股東,截至2019年6月30日,持有騰訊控股29.6億股,持股比例31.1%。

如果當時李澤楷沒有賣掉這20%的股份,現在財富有多少?騰訊最新市值是3.15萬億港元,20%的股份就是6300億港元,約人民幣5687億元。而根據胡潤最新發布的2019年百富榜數據看,首富是馬雲家族,財富2750億元。

所以,如果李澤楷當初不賣掉20%的騰訊股份,現在已經是中國首富了。可是,世上沒有如果。


財經宋建文


小超人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份的話,按近幾天收盤價計算,賬面財富超過6300億港元,約合750億餘美元,是現在的首富小馬哥資產的1.58倍,妥妥的中國首富。

在今年初的一個訪談節目中,李澤楷談到賣騰訊股份時,直言不諱說自己不止一次後悔過,也是一次極大的教訓。正因為如此,網上有大片聲音認為小超人投資失策。

但放在當時的環境看,小超人沒賣錯,一是當時急需錢,用股票抵押貸了銀行180億美元,二是當時也在騰訊身上賺了十幾倍,落袋為安嘛。

現在的人可能對2001年沒什麼印象,如果讓網易老闆丁磊講講的話,真的是一肚子辛酸。2000年全球網絡泡沫開始破滅,網易的股價跌到1美元以下,處於退市的邊緣。電信巨頭朗訊的股價從近100美元/股,跌到了0.55美元/股。

在2001年的時候,不要說李澤楷沒看到騰訊的價值,就連其它風投也對騰訊半信半疑,當時騰訊的QQ(那時叫OICQ)用戶才500萬,還沒有找到賺錢的路子,未來能走多遠,沒有誰知道。

2004年6月騰訊到香港上市,股價是多少?開盤價4.73港元/股,一直跌跌不休,最低跌到了0.64港元/股,說不定當時李澤楷看到騰訊的股價,還暗自慶幸出手早呢。

後來騰訊從2003年到2007年,有4年時間開始試探做遊戲,遊戲業務成為支柱後,騰訊股價才開始從不到1港元/股,慢慢爬到8.8港元/股,花了3年多時間。這時候離李澤楷出售騰訊股份過去6年時間了,智庫如雲的鷹醬也看不到6年那麼遠吧?如果看到的話,還能讓兔子順利崛起?

其實,投資這個事馬後炮很容易,放到當時的環境,沒有多少人目光如炬,真正厲害的人,在2004年到2007年間就買入騰訊股票了。所以,現在投行界談的最多的,不是替李澤楷惋惜,而是後悔2004年到2007年間,為什麼沒有發現騰訊的價值。



魔鐵的世界


李澤楷不賣掉騰訊股份,成為中國首富妥妥的,進入全球前十都沒問題了。以2019年10月17日收盤價331港幣算,騰訊控股的總市值超過3萬億港幣,當時李澤楷的股份是20%,算下來超過6000億港幣,現在中國首富資產才2000多億人民幣。

李澤楷投資騰訊回顧:

在沒有找到盈利模式之前,騰訊是很缺錢的。因為當時註冊QQ用戶太多、太快,騰訊又沒錢買那麼服務器,差點都要把公司賣了。

在2000年4月,IDG及李澤楷一共投了220萬美元給騰訊,雙方各佔20%的股份,騰訊估值是550萬美元。這兩家雖然投資了小馬哥,但都不看好,都想把股份賣掉。

於是識貨的來了,在2001年,南非MIH給騰訊估值6000萬美元,李澤楷迫不及待的就把20%的股份賣了,IDG也賣了大半。

我們喜歡和尊重什麼樣的有錢人呢?

或許,錢多錢少對一些鉅富來說都是數字而已,人一旦到達這個程度,再去追逐財富可能就沒什麼意義了、觀感也不太好。

可惜,國人對李氏家族評價不太一致、不算太高,當然也不算差了。這可能跟他們太過於看重商業操作、資本動作,而沒有發展什麼高端製造業有關,特別是那種能給國家掙面子的產業。以致給人家留下“商人重利輕離別”買辦印象。

就李嘉誠而言,可能稱他為成功的商人、投資家可以,但如果稱他是偉大的企業家,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服氣了。

國人對乾製造業的老闆是比較尊重的,特別是對國家、民族長遠有利的尖端實業。比如像任正飛、曹德旺、董明珠等都是很吸粉的,深受網友喜愛。其實,中國人並不仇富,仇的是那些為富不仁的人和事。

但不管做什麼,最後還是看富人們個人的品行和修養,來決定他們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就像馬雲,以電子商務起家(虛擬經濟),負面評價也很少。

我們中國古代有錢人是怎麼做的呢?

紅頂商人胡雪巖就做一件讓人不得不記住他、感念他的事,就是創建了:胡慶餘堂。

2006年胡慶餘堂入圍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藥號也被商務部認定為首批中華老字號,與同仁堂並稱“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同時胡慶餘堂也是我國唯一一家雙國寶單位。

胡慶餘堂這個堂號,是取之於《易經》上的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胡雪巖本來是想取名叫“餘慶堂”,可惜此名卻被南宋奸臣先用了,秦檜的宅子就叫“餘慶堂”。老胡很鬱悶,遂取名“慶餘堂”。

胡慶餘堂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什麼好事會被記下;做什麼惡事也會被記下。你是要被記在功勞薄中,還是被釘在恥辱柱上,就看個人的選擇了。

中國的老百姓其實挺可愛的。對做好事的人,會一直懷念,各種膜拜;而對做壞事的人,會一直罵,真的是罵八輩祖宗啊,其實還不止。你看秦檜,被罵了近千年了,還在罵。

我們作為現代人要怎麼做呢?

《孟子》上的一句話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當我們身有餘力時,是要為國家為民族做點事情的。這不是好聽話,這是事物的內在規律,看得明白,那是福分,葉落還要歸根呢。

雖然錢是自己賺的、成就是自己努力幹出來的。但從根上講,個人的成就、財富地位都是取之於民的,用於之民也是恰如其分。

「頭條@財富總動員」祝你平安,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