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外第一衛

葫蘆島市綏中縣,有一個已經廢棄的地名“廣寧前屯衛”。廣寧前屯衛簡稱前屯衛,明代為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統治,設置衛所取消州縣,在今天的遼寧省境內設立了25衛。衛的建制比州略小,比縣稍大,是軍政合一的軍事機構。前屯衛是山海關外第一衛,管轄中前所(今綏中縣前所鎮)、中後所(今綏中鎮)2個千戶所。

山海關外第一衛

前衛斜塔,國內專家依據塔的建築風格認為是遼中前期修建的,據今大約千年左右,比意大利比薩斜塔早落成三百多年。它是一座實心密簷式磚塔,以石築為塔基,用磚砌成塔身,分三級呈八角形。塔身雕有磚刻佛像花紋、獅子 頭、蔓枝草等圖案,線條清晰,刀法精湛。

山海關外第一衛

前所古城建於明宣德三年,一直由總兵把守。明朝時期,全國共有125座所城,而前所城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所城。古城長、寬各500米,高10米,城牆周長1780米,全城佔地0.25平方公里。

山海關外第一衛

古城有東、南、西三個門,東門為定遠,南門為廣定,西門為永望,無北門。我們看圖片上的“定遠”二字用了兩種文字來表達。

山海關外第一衛

古城比現在的興城古城還早建了35年,寧遠衛因“寧遠之戰”、“寧錦大捷”而名揚全國,前屯衛則被寧遠衛的光環所掩蓋。由於歲月變遷,前屯衛城已經湮沒在歷史的滄桑中,從人們的視野中遠去。

山海關外第一衛

城門一側有斜坡馬道,戰時將士可策馬登上城樓。這種建築結構,我們在很多古城牆中都見識過。

山海關外第一衛

南門——廣定門,建國後政府出資進行了維修。

山海關外第一衛

廣定門內巨大的門栓孔,向我們默默展示著古城昔日的輝煌。

山海關外第一衛

這一段城牆比較完整,中間門洞應該為後來方便通行而開。我們看城牆下用四層條石壘砌,上面覆以青磚,基本上保持了原貌。

山海關外第一衛

西門——永望門外的甕城。我們從建築成色上,判斷它應該為後修復了一部分,而另兩個城門外的甕城應該早已湮沒在6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了。

前所城建築佈局、建築結構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其城牆高大,建築精美,是不可多得的古代藝術上的精品,它見證了明代中晚期遼西地區的軍事活動,有著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