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因《人生海海》的書封吸引:“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花了一天時間讀完,抬起頭只覺得世間都變幻了幾個輪迴。

有些書能被人喜歡,是因為它讓讀者見到了自己;

而有些書,是因為它足夠震撼,他或許不是讀者自身,可裡面卻承載著普通人理想的化身。


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裡的林阿姨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我深以為作者在借林阿姨建構一個普通人的理想王國,在這個國度裡,林阿姨是一個有著缺點、愛恨分明的普通人,卻也是一個自我救贖的英雄。

在她身上,藏著普通人的終極理想。

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忠於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林阿姨不是沒有機會去過好日子的。

如果她願意委身於隊長,或許她早已成為大城市醫院中的骨幹精英;

如果她願意放棄瘋了的上校,她的後半生或許是家庭完美、子孫滿堂。

但這些她統統都不要。

我想林阿姨之所以是英雄,是因為在每個選擇的關口當下,她都在堅定地去成為自己。

“忠於你自己”,是一句好講卻並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普通人的一生,都在面臨著不同的抉擇:選擇學校、專業、選擇工作、乃至於選擇愛人。

我們對於生活的選擇很大程度上來自外界的定義,世人告訴你一個完美的人生理應是:

仕途順利、家庭幸福、子孫滿堂。


這些世俗的成功定義了我們對於生活最真實的感受,定義的本身已經超出了它原本的存在意義。

許多人汲汲營營地活著,卻忘記停下來問問自己:

這些我所追求的,真的是我心之所向嗎?

卡倫.霍妮在《我們內心的衝突》中說,“自我,是人們最不屑一顧的東西。”

我們總活在各路衝突裡,夢想與現實的懸殊、道德與慾望的較量,或許人們難以明白的一件事是:

我們的選擇永遠不會是最正確的,但甘願犯下這個錯誤,才是最為難得的。

毛姆曾在其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寫到:

查爾斯40歲那年決定離開妻子和孩子,於是用著孤注一擲的意念,近乎摧毀現實生活的決心,越過城市與文明,隻身前往荒島去追趕自己的命運。

他說,“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扎。”

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如果說這個故事有什麼觸動了我,大概就是看到了原來被壓抑的夢想爆發後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力量,幾乎殘酷地摧毀了一個人在現實中建築的生活圖景。

在當下生活中,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緻,每個人的專業範疇都在不斷縮小,而人的本質正逐漸趨於下降。

我們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更多地考慮社會和他人需要我們成為什麼,而很少去考慮我應當成為誰、我怎樣去成為我自身。

我其實覺得,人在年輕的時候比年長後更膽小。

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唯恐犯錯、害怕付出後無所得,於是便也抹殺了一些可能性,從而更加瞻前顧後。

就像詩歌《未選擇的路》中寫道:

“黃色的樹林裡分出兩條路....../但我選了另外一條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雖然在這條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與其為了成全他人的目光,活成籠中的囚人,倒不如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品嚐各路的滋味。

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你不必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先講一個可愛的人。

她叫張充和,是一個“怪人”。

她一生痴迷書法,衣著簡樸,卻用著最上等的筆墨紙硯。

汪曾祺寫她,“有一個人,她的崑曲技藝是最好的,但她不愛扎堆表演。”

《人生海海》裡的林阿姨也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她從不在意外界對她的看法,在那個視戀愛為禁忌的年代裡,她無所畏懼地向對方示愛,勇敢地表達自己的心意。

她以為來尋她的人是她所愛的人,於是她拋開社會道德的束縛,勇敢地交出自己。

也在愛情坍塌的瞬間,大膽地去質問緣由,不管他人是否將她視為傷風敗俗的異類。

他們不介意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時下的要求,不在意大眾對自己的評價如何。

因為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所以不必急於取悅大眾,也不再因為他人的聲音而焦慮迷茫。

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他人的喜歡與評價真的重要嗎?

正如黑塞所說,

“一個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大概必須有過類似的處境,受過類似的痛苦,或者有過類似的覺醒體驗,而這卻是非常罕見的。”

事實上,解放自我、獲取自由的關鍵一步,就是不被既定的價值觀所綁定,敢於表達自我並承認自身的價值性。

不必求得所有人的喜歡,並非是自暴自棄,而是收回精力專注於自身的世界裡。

人生如蟻而美如神,這更像是一種舉重若輕的處世智慧。

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人生無法完美,但自我可以完整

林阿姨的一生完美嗎?

我想你一定會說不,父母早早離世、寄人籬下後又輾轉他鄉。

帶著仇恨活著的她,好不容易遇見愛情,卻又被誤會殺死。等她再回頭時,對方早已不記得她了。

她至死都沒有得到上校的寬恕。

可剝去這些愛與被愛、寬恕與否的標籤後,歸根結底:林阿姨的一生仍然是完滿的。

人生之所以精彩,正是因為它充滿著遺憾與無憾。

美國作家約翰.歐文在其小說《新罕布什爾旅館》中勾勒過極其病態的一家:

父親因年輕時見過豪華的上流社會,故而用盡一生在復刻這個黃金泡影;

姐姐在高中使不幸被人輪姦,從此病態地暗戀著強姦她的人;

妹妹是一個精神上的侏儒,她將自己鎖在房間裡沒日沒夜地寫作,為了長大而寫作。

最後她成為了一個成功的作家,卻選擇了自殺。

這個故事裡有一種近乎偏執的不完美,就像歐文的敘述是一種天真的希望:

姐姐最後治癒了自己併成為了好萊塢明星;妹妹通過死亡實現了成長。

生活漏洞百出,可每個人都扔選擇前行。

這種無所謂的精神,才是世間最難能可貴的勇氣。

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或許,我們的執念就是在於要尋求一個完美的人生,因為要實現所謂的完美,我們汲汲營營地活著。

殊不知,在成為“完美”的人之前,我們早已喪失了能“變得完美”的勇氣。

我對電影《瑪麗和馬克思》中有一句臺詞印象深刻,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變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做“心理定式效應”:是指當我們對某件事物有了固定的認知時,我們便會不斷地去強化這個認知。

於是這種不安與顧慮縈繞在心頭,只能讓自己整日活在不滿與抱怨之中。


這場瘋狂又動人的愛情背後,是人性的悲憫和仁慈


可人生並不僅在於終點,一個完整的人生,包含著開始、經過,一直到結局。

所謂的完美,是即使哪怕每個環節都漏洞百出,可我盡力了,我不後悔。

缺陷與不足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作為獨立個體的我們,更是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否則人與人之間又有什麼個性區分呢?

我想,所謂的釋然,其實就如林阿姨,不僅能寬恕他人,也諒解自己的不完美。

最終站在過去自己的旁邊,挖掘一個嶄新的自我。

林阿姨的故事結束了,可我們的人生還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