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武的稱自己為武林中人,那學醫的人為什麼要稱呼自己為杏林中人

學武的稱自己為武林中人,那學醫的人為什麼要稱呼自己為杏林中人

學武的稱呼自己為武林中人,都好理解,那為什麼學醫的稱呼自己為杏林中人呢?不僅如此,我們稱讚一個醫生的品德和醫術的時候,經常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成語來形容。其實這其中是有一個典故的。

學武的稱自己為武林中人,那學醫的人為什麼要稱呼自己為杏林中人

東漢末年,誕生了三位傑出的醫學家,後世稱為建安三神醫,分別是華佗,張仲景,董奉。而杏林的傳說便是和董奉有關。

董奉,東漢建安時期名醫。又名董平,醫術高明,少年學醫,信奉道教,青年時期,曾經當過侯官縣小吏,但是因為厭惡官場腐敗,不久歸隱,在其家村後山中,一面練功,一面行醫。

學武的稱自己為武林中人,那學醫的人為什麼要稱呼自己為杏林中人

由於他醫術高明,四鄰八方找他看病的人特別多,但是由於老百姓生活困苦,很多人交不起醫藥費,董奉認為醫者當以濟世救人為主,因此決定看病不收錢,只要病人治好了以後,在他房子前面栽種幾顆杏樹就可以了,重病的人,栽種五顆杏樹,輕病的人,要栽種一顆杏樹,就這樣數年後,病人栽種的杏樹已經有數萬棵,形成了一片杏林。

學武的稱自己為武林中人,那學醫的人為什麼要稱呼自己為杏林中人

而等到杏子熟時,董奉便在樹下建一倉庫,需要杏子的人,只需要將一罐糧食倒進倉庫,就可以自己去摘杏子,董奉然後又將得到的糧食去賑濟貧民,供給行旅。因此後世稱頌醫家為杏林之人,用“杏林春暖”和“譽滿杏林”來稱頌醫家的高尚品質和精良醫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