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 荊州區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設美麗鄉村 荊州區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銅嶺村梅園

  荊當一路詩,沿途千幅畫。深秋時節,記者驅車沿剛剛打通的荊州旅遊“快速通道”——滬渝高速公路八嶺互通匝道和與其相接的荊當旅遊一級公路,駛往荊州區八嶺山鎮。

  在秋意夾道的迷人景色中,一路行車,就猶如穿行在一條如詩如畫的長廊。荊當旅遊一級公路兩旁銀杏已“染黃”,八嶺山村落街道兩旁乾淨整潔,綠樹成蔭,花團錦簇;街頭小遊園裡,果樹蔥蘢,綠草茵茵;農家院裡鮮花盛放,衛生設施乾淨清爽……

  “要不是環境整治,我們哪能住得這麼舒坦?這都是沾了‘美麗鄉村’的光。”八嶺山鎮銅嶺村村民梁梓桂說,如今的銅嶺路暢、村潔、樹綠,大家的生活也越過越美。

  不僅僅是銅嶺村,在石馬村、高店村、雙壋村等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也在深入推進。在這個碩果累累的季節,一幅幅宜居鄉村美圖,正在荊州區的沃土上徐徐展開。

  統籌規劃全面引領美麗鄉村嬗變

  銅嶺村曾經因環境不如人意而成為當地的“落後村”。如今該村環境優美、產業興旺,變成美麗鄉村示範村,成為了荊州區鄉村旅遊的“聚寶盆”。

  正如村民梁梓桂所說,村容村貌的變化,得益於“八項行動”的開展。

  “八項行動”是指開展垃圾治理、“拆違治亂”、水質清潔、再生資源回收加工站點整治、“廁所革命”、綠滿鄉村和示範創建等,這是今年以來,荊州區抓實抓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方向,也是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一場硬仗。

  這場仗怎麼打,統籌規劃是關鍵。荊州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年前謀劃,年後開展“清潔家園迎春行動”,全區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得到提升。

  “只有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踏踏實實地辦,才能確保幹一件成一件。”荊州區委農辦主任、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周國亮說,為鞏固“迎春行動”成果,荊州區圍繞“庭院環境、路域環境、村莊環境、集鎮環境”四個重點部位,重點開展“八大行動”,讓鄉村環境靚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良好的人居環境既改善農民生活環境、提升幸福感,又給農村帶來新氣象、新面貌。”周國亮說,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不僅是改善人居條件,也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

建設美麗鄉村 荊州區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提檔升級後的荊當旅遊公路

  拆違治亂全域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圍繞美麗鄉村創建,荊州區狠下功夫、層層發動,首先從村民家房前屋後亂搭亂建和違章建築整治“開刀”。為確保整治行動順利推進,各地進行動員和部署,達成“所有違法建設必拆,所有違章建設必改”的共識。而且要求黨員幹部帶頭先拆。

  王場集鎮原有70處違建房屋、雨棚和圍牆,村幹部舒錦、高俊峰、王井良第一時間帶頭拆除了臨街門店房,並動員親朋好友主動拆、率先拆,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不提任何一點要求,為三橋村乃至八嶺山鎮拆違治亂攻堅戰打開了突破口。

  “作為村幹部,應當積極做表率、做標杆,自家的都不拆,還有什麼資格讓別人拆。”舒錦說,只要把拆違治亂、美麗鄉村建設的相關政策、意義給群眾解釋清楚了,把群眾現有的實際困難給及時的解決了,多數村民都會主動配合違建拆除工作。

  “這裡以前是‘藍頂子’,現在已經拆除了,村民都說看起來舒心多了。”“兩邊搭的棚子現在全部都拆了,路寬敞多了”。

  在八嶺山鎮,貫穿銅嶺村全境的道路——六八公路現在顯得格外敞亮,這是往返於荊州主城區及新灣村到新場村的主要通道。原來公路兩側農房眾多,很多村民都在庭院內私自搭建了彩鋼大棚或小型違建,不僅不美觀,還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銅嶺村以六八公路兩側整治為試點,累計拆除違建28處。

  這些以前隨處可見的違法建設和危房、殭屍房,不僅破壞了村容村貌,而且嚴重影響規劃建設。今年以來,荊州區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主抓手、美麗鄉村建設的切入點,堅持“拆”字當頭,以“拆”為先,突出“拆違治亂”這個重點,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思想通了,行動就自覺了。荊州區黨員幹部帶頭,積極宣講政策形勢,打造了一批示範戶、示範村、示範線,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並以點串線,連線成片,實現全域整治。同時,積極總結成功經驗,進一步堅持原則、明確要求、建管並重,著力做好植樹造林、復墾還田、規範門店招牌、屋簷設計等相關工作。

  現在全區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到開展“拆違治亂”是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重大舉措,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主要突破口。圍繞“拆違治亂”,該區統籌推進“八大行動”20項工作任務,打牢了“拆違治亂”的群眾基礎。

  截至目前,全區共拆除違建戶外棚和違規廣告牌4581處,約21.5萬平方米;清理亂耕亂種約15.5萬平方米,亂貼亂畫、亂牽亂掛5888處;拆除違章房屋和廢舊房屋2315處,約14.5萬平方米。

建設美麗鄉村 荊州區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整齊劃一的鄉村民居

  倡導新風全心培育農村現代文明

  美麗鄉村建設,三分在建,七分在管。

  在川店鎮高店村,55歲的農村公益性崗位保潔員李中權正在認真清理道路兩側的垃圾。“鐵鏟清理不乾淨,我們就用手撿,一小片紙屑也不能留。”幹得滿頭大汗的李中權說。同樣的情景在其他鄉鎮也隨處可見。“幾個月前,我出門就能看到垃圾堆。很難想象如今,道路空地都清理得乾乾淨淨,聽說近期還要種上樹木和花草。”彌市鎮村民陳希華對“八大行動”專項整治成果豎起了大拇指。

  在銅嶺村,好幾家農戶正在進行庭院建設,平整路面、硬化澆築、修砌花壇……處處是如火如荼的整治施工場景。“對比原來,如今的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著就舒心!”銅嶺村“最美庭院”主人李昌成說,今後自己的小院一定要按照“最美庭院”的標準保持下去。

  村村有亮點,農村全域美。隨著農村環境治理長效機制逐步建立,村民文明衛生健康意識顯著增強。在鄉風文明建設工作的推動下,大家意識到環境衛生的重要性,積極營造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家家爭當“十星文明戶”,村村爭評“文明村”。

  截至目前,荊州區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精品示範線5條,通村示範路10條,示範集鎮5個,環境改善示範村10個,綜合整治提升村30個。

  做大產業全力開啟致富之路

  伴隨著外整生態、內修文明的步伐,提高人們生活水平、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成為重點任務。近年來,荊州區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全域旅遊發展步伐,重點打造八嶺山鎮銅鈴崗蔬菜主題公園、彌市鎮荊州玫瑰園、馬山鎮雙壋果之韻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遊景點,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行走在八嶺山鎮銅嶺崗蔬菜主體公園景區裡,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盆景花卉,好一幅濃淡相宜的田野風光圖。這裡不僅景色怡人,還有原汁原味的農家美味和新鮮果蔬,吸引了城區周邊不少遊客前來踏青、採摘,樂享鄉村之美。

  鄉村旅遊的逐漸升溫,帶動了一股返鄉潮,一家家村民自辦的農家樂開了起來。“以前是在外面打工,現在回來看到家鄉變了樣,環境變好了,也就不願意再出去打工了。”這是馬山鎮聯山村二組村民倪廣貴的心裡話。

  通過不斷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區目前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519家,家庭農場235家,今年還新增電商企業37家,交易額達5.7億元。“這些年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收入大幅提高,下一步我們將發展壯大苗木產業,進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川店鎮雙臺村黨支部負責人這樣說。

  荊州區重點挖掘現有文化底蘊,藉助文旅結合契機,傳承非遺文化馬山民歌、郢城泥陶等,讓非遺文化融入農民生活。加強新時代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三鄉工程”,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打造農村“紅色陣地”,培育一批“紅色陣地”示範帶和示範點,建好用好農村智能廣播網,推動鄉村組織振興。該區通過多向發力,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周國亮表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任務,最終目標就是要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讓村莊變景區、田園變遊園、民房變民俗,積極打造荊州城市後花園、旅遊目的地,帶動花卉苗木、健康養老、鄉村文化旅遊等產業發展,通過鄉村環境美起來,帶動群眾富起來。(記者陳丹通訊員陳亮楊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