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

本報訊 11月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情況新聞發佈會召開。會議稱,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全面貫徹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目標,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

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王克勇介紹說:“新疆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權益,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利。2018年,自治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佔64%;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的新疆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佔63.33%。還有一批少數民族幹部在中央和國家機關中擔任領導職務。

並充分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頒佈實施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清真食品管理條例》,將少數民族群眾傳統節日“古爾邦節”“肉孜節”定為自治區法定公眾節日。還依法保護傳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翻譯、出版了瀕於失傳的《福樂智慧》,整理出版了包括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蒙古族史詩《江格爾》等多種民間口頭文學作品。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柯爾克孜史詩《瑪納斯》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疆堅持把培養使用少數民族幹部作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內容,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優秀少數民族幹部。1950年,新疆少數民族幹部僅3000人,截至2018年底全疆行政企事業單位少數民族幹部達到42.8萬人,佔幹部總數的50.3%。

同時,新疆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融入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個領域,加強頂層設計,健全體制機制,納入績效考核,出臺管理辦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共同參與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格局。

會上介紹,全疆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昌吉州、伊犁州、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吐魯番市、巴州等6地州市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地區、市);50個單位和12個基地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疆現有國家級、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單位)1338個(次)、模範個人2315人(次)。

此外,新疆深化推進“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堅持用好結對子、勤走訪、相互學、多活動、真幫扶、重激勵“六個載體”,把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以上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人民。堅持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全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確保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通訊員 石潤豐 記者 查燕榮)

新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