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實施興產業促脫貧“十百千”工程

今年以來,商南縣在全縣範圍內實施興產業、促脫貧“十百千”工程,圍繞產業發展重點,大力扶持和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建立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之間更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帶動脫貧產業發展和貧困戶增收,進一步加大興產業促脫貧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商南縣按照“黨建引領、主體帶動、能人參與、政策扶持”的思路,堅持“市場主導、因地制宜、穩步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力爭到今年年底,全縣培育不少於10個龍頭企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100戶,示範帶動全縣產業致富帶頭人1000人以上。到2020年,建成一批帶貧能力強的特色產品生產、加工、服務基地,每個貧困村至少培育1項主導產業,引進培育1個龍頭企業或建立1個縣級以上示範合作社。每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1至2項實用技術,至少與1家龍頭企業或合作社有利益聯結,自我發展能力明顯增強,實現11747戶產業脫貧戶穩定增收,助推全縣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穩步提升。大力推行村黨組織書記、主任“一肩挑”,全面加快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和合作組織負責人步伐。堅持“五聯模式”育產業,制定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貧困村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產業扶貧中的帶貧作用。通過政府引導和政策支持、搭建平臺,培育扶持一批帶動能力強、產業基礎好、經營效益好、管理規範的新型經營主體。通過政策支持、技術培訓、典型示範等方式,鼓勵返鄉創業人員、產業致富能人、新型職業農民、鄉賢人才等能人通過興辦龍頭企業或專業合作社帶動發展壯大產業,樹立增收致富的示範和榜樣,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志氣和信心,帶動周邊群眾轉變思想觀念主動發展產業。圍繞“5+X”(即茶、菌、果、畜、遊+其他特色產業)產業發展思路,從產業基地建設、產品深加工、帶動創業就業、產業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扶持。通過金融扶持、保險支持等方式,解決群眾產業發展資金問題,降低企業和農戶發展產業風險。

同時,加大投入力度,凝聚發展合力。通過企業引領、政府支持,鼓勵產業向規模化、現代化、科技化方向發展,吸引貧困戶採取籌資投勞、土地入股等方式參與企業發展。通過政府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吸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產業發展。通過調整支出結構和信貸投放結構,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大力改善山、水、林、田、路、電、訊等基礎配套設施,為社會資金投資現代農業創造良好環境。嘗試設立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建立產業發展“資金池”制度,對產業發展項目實施“以獎代補”,鼓勵有發展前景的小微企業做大做強。通過公司化、產業化運作的扶貧模式,在全縣扶持打造1至2個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帶動周邊貧困戶實現脫貧。積極鼓勵支持企業、大場大戶建設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不斷提升產品質量,打造綠色品牌。進一步完善幫扶措施,鼓勵、引導和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參與產業發展。積極研究制定產業發展方面優惠政策,抓好技術指導服務,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來源:商洛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