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坐地加9萬彩禮,磕三頭可免,新郎:“我磕10個,你給30萬”

女方坐地加9萬彩禮,磕三頭可免,新郎:“我磕10個,你給30萬”

“戀愛與結婚的區別是什麼呢?”

微博上,突然看到這麼一個提問。

底下有一個我認為極為精闢的回答:戀愛是兩個人的事,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

就像很多人常說:“嫁人要看婆婆”,“娶媳婦要看丈母孃”一樣,如果兩個人結婚背後的原生家庭,一定會給兩人成立的那個家庭帶來過分沉重的負擔,以及用索求無度、高高在上的姿態去看對方的子女,那麼這婚姻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說白了,因為結婚,你和對方的家人也會成為親人,但如果對方的家人一開始就沒有把你當成親人,只是一張長期飯票或者工具人的話,那未來的婚姻生活也註定是悲劇。

所以,結婚是一件比愛情還要慎重的事情,如果無法好好考察對方的家人,請不要輕易結婚。畢竟,所有人的結婚都是奔著幸福去的,而不是為了被各自的家人使喚的。

在知乎上,也有一個問題,說到這一點。

這個問題叫:婚禮準備到一半,婚紗照拍了,酒店定了,婚慶定了,卻分手了會因為什麼?

某個答主就寫下了他身邊的故事:因為對方的家庭。

在這裡,為了方便敘述,下面用第一人稱與你們分享。

女方坐地加9萬彩禮,磕三頭可免,新郎:“我磕10個,你給30萬”

01、

2012年到2014年是我身邊同齡人結婚的高峰期,短短的3年,我參與過27次迎親,應該說大部分都是好的結果,25次都順利完成了婚禮。

但失敗的兩次後果都比較嚴重,不是婚期改期這麼簡單,結果都是兩個人徹底分手。老死不相往來。

第一次是男方的親戚打人。

聽起來很奇葩吧?但這事確實和新郎沒什麼關係,只不過他沒看好自己的傻親戚,結果硬生生讓老婆跑了。

當時的女方算遠嫁吧。女方提前一週就來到了男方的城市,就住在準備當新房的賓館房間裡。然後婚禮前一天,白天佈置新房的時候,因為南北風俗不一樣,準新娘給準婆婆提了點意見,準婆婆很不高興。

按理來說,風俗這種東西相互尊重就行。但婆婆偏偏因為這個意見很不舒服,當然她也沒有找兒子抱怨,畢竟明天就要結婚了。

只不過她採取的方式可能還不如直接找兒子抱怨。她走到一群自家的親戚中間,開始說閒話,說自己這個準兒媳怎麼怎麼不好,對他們家辛辛苦苦佈置的新房一直在挑刺,自己說了兩句,還被罵,還被從房間裡趕出來。

閒話這個東西真的是社會上第一有殺傷力的玩意兒,親戚們一聽,覺得這個女人怎麼這麼壞,還沒過門就開始欺負婆婆。

女方坐地加9萬彩禮,磕三頭可免,新郎:“我磕10個,你給30萬”

準婆婆可能就是想添油加醋地說點人家的壞話,敗壞一下兒媳的名聲,以解心中怨氣,但是誰能想到那群親戚里居然有腦袋缺根弦的,義憤填膺,帶著一票中老年婦女就跑去給自家人出氣。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了新房。

新娘坐在新房裡,聽到外面吵吵嚷嚷,還以為人家是來幫忙佈置房間的,感激涕零,結果剛去開門就被一群人指著鼻子罵。本來這也就算了,罵著罵著,大概是準婆婆的姐姐,罵的情緒太投入了,上來給了新娘一個耳刮子。

這下事情無法收拾了。

關鍵最讓人無語的是,這出鬧劇從頭到尾,那些傻親戚就沒告訴過新郎。

接親的親戚和去打架的親戚完全是兩撥人,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這事啊!

結果第二天,我們接親團去接人的時候,新娘和她帶來的伴娘團早就人去樓空。場景巨尷尬,一群人像傻子一樣接了個空氣。

準婆婆根本不知道她兩三句閒言碎語引發出這麼大後果,那群來罵人的親戚更是一等一的腦子不行。然後準新郎差點沒氣背過去,趕緊掏出電話來聯繫,結果電話都沒打通,估計是昨晚就被拉黑了。

女方坐地加9萬彩禮,磕三頭可免,新郎:“我磕10個,你給30萬”

後來千辛萬苦才聯繫上了人家伴娘團,終於搞清楚了真相。新郎連連道歉,說:“我真不知道自己親戚裡有這麼傻的。”

準新娘說了番話,特別經典。

“遠嫁就是一次賭博啊,如果我嫁給你,來到這個陌生的城市,在這個城市裡我真的就只有你一個人了。受了什麼委屈,我也不知道找誰說,所以我是下了很大決心才會這麼賭的。可是昨晚的事讓我發現不行。即使我下了這麼大的決心,你的家人也沒有把我當成你真正的妻子,也沒有把我當成你們的家人。因為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好的家人發生了矛盾,一上來就會又打又罵的。”

“如果你無法在你的家人面前保護我,就請你不要娶我。”

即便作為男方的迎親團,聽了這番話也只有一個感慨:說的真好啊。

憑良心說,這事情看上去和新郎沒關係,但其實有關係。

說真的,如果他一開始就能對自己要娶的這個女人表現的很重視,當著自家人的面說上一句:“我很愛她,你們別給我讓她受委屈。”

再多管閒事,再腦子不行的親戚,也不至於整上這麼一出。

退一萬步說,這事姑且算與新郎無關吧,如果一個人的家庭可以對一個即將要嫁進來的女人又打又罵,她真的嫁進來了,能幸福嗎?

恐怕不行。

人心都是肉長的,還是將心比心一些吧。有些時候,想要結好婚,真的要管管自己的家人。

女方坐地加9萬彩禮,磕三頭可免,新郎:“我磕10個,你給30萬”

02、

第二次迎親失敗,是男方不幹了,因為女方親戚非讓男方磕頭。

不少人經歷過吧,男方在迎親的時候會給新娘父母跪下敬茶。

但跪歸跪,也沒人會讓男方跪的時候,順便磕三個響頭吧?

而且就算要磕響頭,這種事還是要提前說的,而那次我們去迎親,婚禮流程里根本就沒這一項,又不知道是女方哪個親戚腦子發昏提了出來。男方就覺得,這太不尊重人了。

不過我當時覺得這有點像預謀。我們第一次迎親失敗,男方打女方,新郎不在現場就算了。這回要磕頭的女方爸媽全在,他們一言不發,完全同意男方磕頭的狀況,看上去也太像藉機敲打新郎了吧?

說真的,結個婚而已,至於這麼宮心計嗎?

結果,新郎這邊不幹了,說我們跪著敬茶還不行嗎?為什麼還要磕頭?女方父母慢悠悠地說,那不磕也就算了,一個頭就當三萬彩禮吧,你們現場再交九萬塊錢,這事就過去了,大家皆大歡喜,該結婚結婚。

男方氣炸了。這場婚禮的花費全是男方包,彩禮也提前給了二十萬,女方這邊的習俗最高十五萬,在男方想來,這已經夠有誠意了。

女方坐地加9萬彩禮,磕三頭可免,新郎:“我磕10個,你給30萬”

現在,他們不尊重人,突然要磕頭,彩禮也要藉機坐地起價,換誰誰心裡也不舒服。

男方就譏諷對方:“那我們給你磕10個頭,你們給我們30萬好不好啊?”

女方就開始鬧,新娘看婚禮成這樣,也跟著勸自己老公:“老公,你別生氣,結完婚,我爸媽就是你爸媽了,磕個頭怎麼了?早點磕完我們早點結婚啊。”

最後,還是新郎一錘定音:“抱歉,沒這習慣。這婚別結了,在我們那,給死人才磕頭呢。”

這種話都說出來,婚肯定是結不成了。

在我看來,這實在是新娘家自己作的。

其實換了任何一個人心裡多少都會有點不舒服吧,磕頭是很不尊重人的一種表現,如果要是提前說也就算了,說這是我們的習俗請你理解,那男方可能還會體諒。可是事實上,迎親現場猝不及防地一提,還加了一句:“不磕再多給九萬彩禮。”

算計的感覺也太明顯了。

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彩禮這種東西有商有量都還好說,算計的話實在讓人心寒。

所以我想,兩個人結婚,不止是相愛就可以了。至少,兩家的家人先別互相算計,給對方一點家的感覺吧。

女方坐地加9萬彩禮,磕三頭可免,新郎:“我磕10個,你給30萬”

03、

李誕說過:

“婚姻應該是一個殼,不是我們去保護婚姻,而應該是婚姻保護我們。

兩個成年人,要把最壞的事情都說好,將婚姻這個殼做的足夠堅固。堅固到什麼程度?就算婚姻沒有了,它還能保護我們。”

所以,當兩個人相愛,決定結婚的時候,往往不應該想著有什麼事情婚後還可以解決,而應該把婚姻未來的所有情況都先考慮到,才能把這個殼做得足夠堅固。

其中最重要的,毫無疑問是兩者的家庭。

考察的地方也不在於對方的家庭是貧是富,而在於對方的家庭願不願意接納你、重視你、包容你。

人,是一種情感動物,無論是感情還是生活,都是真心換真心。

如果對方沒有把你接納為家人,哪怕嫁過去或者娶進來,其實隔閡都是存在的,慢慢的,隔閡就會變成不幸,你的婚姻自然也就無法幸福。

所以,無論是嫁是娶,請都選擇一個溫暖光明的家庭吧。

不止是你愛的人喜歡你,他身後的家也喜歡你,那樣才是最好的婚姻與愛情。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