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漫配音聽起來會有點尬?其實這涉及到了用語習慣的不同

國漫的發展欣欣向榮,近些年不少好的作品湧出,資本和人才也都在往二次元行業靠攏。毫無疑問地說,再經過幾年的發展,國漫會成為年輕人乃至全年齡向喜愛的主流文化。儘管看著國漫事業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拒絕國漫,吹捧日漫的人也是不少,而其中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他們覺得國漫配音聽起來很尷尬。

為什麼國漫配音聽起來會有點尬?其實這涉及到了用語習慣的不同

這不是一小部分人的想法,說實話就算撇掉傲慢與偏見,有一部分國漫的配音確實會聽起來很尷尬,這是因為配音演員不成熟嗎?

國內的配音演員沒有系統的教學模式,目前活躍在行業一線的配音演員,大多都是靠自我摸索,就是俗話講的“自學成才”。

為什麼國漫配音聽起來會有點尬?其實這涉及到了用語習慣的不同

幹配音這行需要持之以恆的練習,和歌手差不多,你的嗓子就是賺錢吃飯的本錢,就算你天資再好,你的本事擱個一兩年再去開腔,大羅神仙也難以找回以前的感覺。而另一點則是需要一些語感,把一段文字念出來這個誰都做得到,但將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再將文字自然而然地講出來,這就是真本事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配音演員的業務水平。

所以有些國漫聽起來很尬的理由,和配音演員業務水平不夠不無關係。再加上有些作品,為了人氣和收入,會請一些毫無配音經驗的明星來給主角配音,吊起嗓子就開始棒讀,那聽起來能不尷尬才怪了。

為什麼國漫配音聽起來會有點尬?其實這涉及到了用語習慣的不同

不過即便如此,國漫作品聽著尷尬,不能完全把鍋甩給配音演員,這其中也有腳本的鍋,而且是一口大鍋。


每個國家的人都有自己的用語習慣,因此才有了直譯和意譯兩種翻譯方式。我們打個比方,《羅密歐與朱麗葉》的中文話劇臺本裡有這麼一句話:

羅密歐:“有這樣的事!命運,我詛咒你!”

這句話聽起來有什麼感覺?是不是很有翻譯腔?我們平時說話是不會這樣去說的,如果把羅密歐的這句話換成“怎麼會發生這種事?上天不公啊!”,這就有聽起來舒服一些了,但其實這樣講話還是過於書面化。假如這部作品被改編成動漫,讓我來設計這句話的場景,就會選擇刪掉這句話,改讓羅密歐心中暗念朱麗葉的名字,並緊攥拳頭,這樣來表達羅密歐的不甘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為什麼國漫配音聽起來會有點尬?其實這涉及到了用語習慣的不同

最近熱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在臺詞方面就很下功夫,大部分臺詞都安排的也很合理,像哪吒暴怒時喊的話——“去你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這配音配出來就能一下子將觀眾帶入整個氣氛中了,絲毫不會覺得尷尬,但如果改成日漫中常聽到的日式漢語——“命運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要掙脫命運的桎梏”,估計電影院裡的觀眾就算聽著不尷尬,也難以跟著劇情燃起來。這就是用語習慣的不同所產生的效果。

為什麼國漫配音聽起來會有點尬?其實這涉及到了用語習慣的不同

我們常拿國漫和日漫進行對比,不知道《狐妖小紅娘》大家有沒有看過?這部動畫國配、日配都有,而且日配還請了不少知名聲優,我兩個版本都看過,同樣的臺詞,國配要比日配聽起來舒服很多。換個角度去看,拿國語去給日漫配音,如果照本宣科的話,同樣也會落得尷尬田地。

腳本時個難做的活兒,太書面化、太口語化都會讓作品尷尬,大家在玩手遊的時候,經常會傾向於選擇有日配的作品,我之前就和朋友探討過,他表示他如此選擇的理由是因為日配聽起來比較“好聽”。

為什麼國漫配音聽起來會有點尬?其實這涉及到了用語習慣的不同

其實並不是日配好聽,而是國配尷尬,大部分二次元手遊的腳本都有點過於書面化了,換了誰來進行國語配音都救不回來,國內知名配音演員山新在回答網友提問的時候就曾提到過臺詞的問題。

為什麼國漫配音聽起來會有點尬?其實這涉及到了用語習慣的不同

其實國漫也是如此。

因此說回我們的主題,國配聽起來尷尬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配音演員業務不精,這個佔大概2成左右,而剩下的8成都是腳本的問題了,希望日後在腳本師這個行業有更多的人才湧入,來幫助改善國漫現有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