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區著力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小事”

家裡困難上不起學,有基本生活補助幫你“圓夢”;老舊小區設施陳舊,經過改造讓曾經的“髒亂差”蛻變成如今的“潔淨美”……在蕪湖市弋江區,這些群眾眼中的直觀變化,正是實實在在的“民心溫度”。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小事”,就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以弋江區為例,今年該區繼續實施19項民生工程,全年計劃投入資金2.39億元,今年1—9月已撥付資金2.33億元,佔計劃投入的97%。

如果說一串串數字丈量出為民服務的高度與力度,那麼一座城市於細微之處的溫度,正是民生事業涉及每戶家庭、每個居民的深度與廣度。今年以來,我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請群眾出題、解群眾難題,著力解決好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緊迫問題,進一步保障改善民生水平,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

確保一個都不能“掉隊”

見到記者時,弋江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起這樣一件“小事”。10年前,他們遇到當時年僅15歲的小強(化名)。那時,小強的母親剛剛離世,父親身體也不好,整個家只能靠年邁的奶奶支撐下去。幾年後,小強的父親也因病去世。為了維持小強的日常生活,讓他不至於早早輟學,弋江區民政局主動為這家人申請了孤兒基本生活補助。這樣一來,小強每月可以領取1380元的基本生活費。今年,小強已經研究生畢業並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全面奔小康路上,如何確保像“小強”這樣的困難群眾一個都不“掉隊”,是人民群眾給出的“考題”,也是必須要解決的重大課題。“人民群眾關心什麼,民生工程就要抓住什麼。”該負責人介紹,弋江區將百姓痛點難點作為工作的著力點,今年以來,弋江區為符合條件的1882名困難殘疾人發放困難殘疾人生活和護理補貼192.27萬元,為3317名重度殘疾人發放護理補貼181.23萬元。截至今年9月底,該區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補助42.6萬元,基本解決了孤兒的衣、食、學等問題;認定特困供養人員254人,累計發放特困供養資金155.24萬元;為55名特困人員發放照料護理補貼,有效保障了特困人員基礎生活和照料需求。

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許月霞是洪橋社區一名84歲的老人,喪偶多年的她一直獨居,每月僅靠600多元的低保金生活。多年來,老人的高血壓、糖尿病、腦梗總是纏身,每月的醫療費也是一大筆開銷。社區負責人知道她的情況後,不僅幫她申請到2000餘元的醫療救助金,而且經常上門和老人“嘮嗑”,為老人解決生活困難。“政府把實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讓我更有安全感、歸屬感。”許月霞說。

小到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樣樣連著民心,件件體現民生。“我們只有深入群眾,及時把每一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辦好,把群眾最憂最盼的問題解決好,就是對初心的最好堅守。”弋江區民生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9月,該區享受居民醫保待遇111402人次,醫療總費用16727.86萬元,其中居民醫療保險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8775.68萬元,實際基金支付6616.89萬元,支付比例達74.2%。此外,群眾普遍關心的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等問題也得到緩解。目前,該區有5所公辦園正在改擴建,分別為:南瑞金坤園幼兒園、學府壹號幼兒園、馬塘街道中心幼兒園、盛世家園幼兒園、蕪湖師範學校附屬幼兒園。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在坐落於高新區的三花自控元器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第一批參加焊工培訓的60名學員完成了“結業考試”。剛拿到培訓成績單的孫來喜難掩喜悅之情:“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一沒資金二沒技術,多虧了弋江區人社局提供的技能培訓,讓我能在家門口找到滿意的工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該區開展企業新錄用人員技能培訓1440人次,培養了中式烹調師、養老護理員、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等職業工種。同時,針對退役士兵、新型農民開展專業培訓,實施就業創業促進工程。目前,已提供350個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見習人員125人。弋江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所做的就是“授人以漁”,根本目的是踐行為民服務解難題的要求,著力解決好民生問題。

(蕪湖日報記者 潘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