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選制度打通基層公務員向上渠道

據介紹,這是自2010年以來,中央機關第10次開展公開遴選工作。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這項工作逐步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暢通了基層公務員向上流動的渠道,一大批優秀基層公務員進入中央機關工作,優化了中央機關公務員隊伍來源和經歷結構,初步建立了來自基層的公務員培養選拔機制。

公務員遴選制度值得點贊。眾所周知,長期以來,體制內缺乏部分競爭、基層公務員晉升難等問題飽受詬病,而實行公務員遴選制度,將有利於解決這一問題,增強公務員幹事激情。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從中央機關到縣級機關的遴選制度日趨完善,公務員遴選已經成為選拔、培養基層公務員的一項重要制度,既暢通了基層公務員向上流動的渠道,又在一程度上推動了縣以上機關公務員隊伍來源和經歷結構的優化,毫無疑問將產生鯰魚效應,激活公務員隊伍“一池春水”,讓具有突出專業素養、工作實績和過硬政治素質的的基層公務員脫穎而出,遴選到上級機關的公務員也將獲得更多的磨礪平臺、更大的成長空間,而上級機關也將因注入“新鮮血液”而獲得新的活力、增強整體戰鬥力。

公務員遴選重在公平、公開、擇優。總體上看,絕大部分地方的公務員遴選是公開、透明、公平的,但仍有極個別的黨政機關把遴選搞成了“蘿蔔招聘”,如為長期借調於本機關的公務員、“關係戶”專門進行的所謂公開遴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借調人員、“關係戶”因“近水樓臺先得月”,甚至早早掌握了考試內容,加上面試的“人情分”,讓其他參試人員白白當了“炮灰”,所謂的遴選到頭來只能遴選出“關係戶”,而具備真才實學、業績突出、專業素質過硬的公務員卻因“面試”“情商”等問題被“逆淘汰”。公務員遴選務求公正、擇優,才能選拔出優秀的、機關需要的人才,才能增強基層公務員追求進步、擔當作為的意識,才能實現遴選的最終目的。

 公務員遴選打通“能上”渠道。近年來,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公務員制度改革,特別是針對基層公務員晉升難的問題,這行職級並行、鄉鎮補貼等制度,加大了政治上、經濟上、心理上等方面對基層公務員的保障和關懷,而在縣級以上機關實行的公務員遴選更讓基層公務員獲得了新的成長機會。不可否認,中央機關遴選給了廣大公務員直接進入中央機關工作、成長的難得機會,對於有真才實學、有政治抱負的公務員來說是莫大的“福利”,但中央機關遴選的條件極為苛刻,且過程是相當激烈的、殘酷的,最終通過遴選的也是極少數。對於廣大基層公務員來說,市縣機關的遴選反而更具意義。推動市縣公務員遴選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也更能拓寬公務員“能上”的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