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這件小事——讀《人生》有感

當每次讀這本書時我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人生的道路雖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那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無論哪一個,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的一個時期,甚至可以影響一生”。這段經典臺詞,相信會使我們對人生的定義和今後面對人生中的抉擇會更加的明智與淡定。

讀書這件小事——讀《人生》有感

高加林一身的才華,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他兜兜轉轉的走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了原點。當初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被村長的兒子“三星”所替換,後來他只能灰溜溜的回家當農民種地,從教師到農民這三百六十度的反轉,使他一度跌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但是這時一直暗戀他的巧珍來到了他的精神世界,又給他的人生給了一線希望,兩人從此墜入愛河,巧珍真心陪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後來,他藉助叔父的關係,順利進入城裡工作,他看到了他以後發展的希望,他已經擺脫了那個落後而又可怕的農村生活,所以不得不忍心放棄這個與他不再般配的農村女人,決定和城裡的這個與他能聊天文聊地理的黃亞萍私定終身,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後來由於自己走後門的事被舉報,他不得不被打回原形,其實,當他和黃亞萍在一起相處時,他才發現,他一直以來深愛的人是那個一字不識卻對他忠貞不渝的農村姑娘—巧珍。最後,當她知道高加林因為走後門被返送回村時,她很難受,對於這個她曾經愛的海枯石爛最終卻拋棄他的這個男人,沒有一絲仇恨,竟然還請求村長讓他繼續教書,也許,就是她的這份善良與對愛情的忠貞讓高加林現在後悔不已。其實,面對高加林的種種抉擇,也是可以理解的,雖然最終結果證明他放棄巧珍和黃亞萍去南京追夢是錯誤的抉擇,但是,請試著想一下,未來永遠是無法預測的,如果你都能預先知道未來是什麼樣的結果,那你還會選擇這樣的人生嗎?我覺得只要能勇敢的做出選擇,不要懼怕後果,最重要的是你做出選擇後要執著的保持一顆初心,不被所處的環境所改變,堅定的走下去,不斷地思考去解決各種問題,不退縮,也不必後悔,珍惜生命中每一個曾經深深愛過你的人,只有這樣,到頭來才不會一無所有。

讀書這件小事——讀《人生》有感

我覺得這本書的強大之處在於它就像一面鏡子,你讀完後會或多或少的感覺到與主人公有著某種千絲萬縷的聯繫,對故事情節會感同身受,會情不自禁的把自己放在主人公的位置上思考所遭遇的一切,從而鞭策自己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加的認真與謹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中的高加林,他不管何時何地,閒餘時間都會在閱讀中度過,他之所以會得到黃亞萍的青睞,是因為他們可以天文地理的聊,他的村長之所以怕他,是因為他的筆桿就是一把秘密武器,所以閱讀可以讓我們變成一個強者,提高人生品味,遇到更好的人。

馬雲曾說,他第一年沒考上,後來到義烏拉三輪車,當時看到了路遙這本《人生》​後,說:“路遙人家沒考上大學人家還在考,我也得回去考大學”,那時候他也不知道能創造一個如今的阿里巴巴商業帝國,但是那時候這本書影響了他,也許,你不是馬雲,但是我相信通過閱讀,你會變成一個像馬雲一樣強大的人。

讀書這件小事——讀《人生》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