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據說,他被公認為“智商最高的人物”,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

他就是一個追求平淡的華裔數學天才——陶哲軒

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而陶哲軒成長經歷中的每一步,也在不斷印證著他的天才之名絕非過譽——

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獲銅牌、銀牌、金牌,是年級最小奧賽金牌獲得者,該記錄一直保持至今;

14歲時進入澳洲的福林德斯大學就讀,兩年取得學士學位,一年取得碩士學位;

17歲進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讀博,21歲博士畢業,24歲即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史上最年輕的教授,被學生稱之為哲神;

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31歲那年榮獲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的“天才獎”和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莫扎特”。

至今,他一直在UCLA出任教授,帶領著著一幫深愛著數學的孩子們不斷探索。

今年4月,智課探校分隊來到UCLA,採訪了陶哲軒教授和他熱愛數學的學生們。↓↓↓

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觀看完整視頻,請點擊鏈接,探校UCLA

https://www.ixigua.com/i6690689019811987976/

由於陶教授非常忙碌,能給我們留下的就是這幾分鐘為數不多的鏡頭。

學生是這麼評價他的:“陶教授人很好,他會用一些生動且形象的例子,把一些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大家都很喜歡上他的課,”

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從視頻中,這個身形瘦削、眉眼清秀的教授是個當之無愧的天才,幾乎每個見過或聽過他故事的人都會這麼想,超高的智商、驚人的成就,是老天贈予他的禮物。

但只有陶哲軒自己明白,聰明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因素,明智的家庭教育、專業上不懈的探索與熱情以及擁抱人生的幸福感,才真正幫他拼出了那份邁向成功的拼圖。

不急不慌,放慢天才的成長腳步

視頻中陶教授有提及過和奶奶的生活。我們倒帶到他的童年,陶哲軒的成就和大多數孩子一樣,離不開父母對於教育的正確理解與堅持。

他的父母屬於接受良好教育的中產,都是香港大學的同學,一個是兒科醫生,另一個則是教師。上個世紀70年代,全家移民澳大利亞,並在澳洲迎來了他們第一個兒子陶哲軒。

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童年時的陶哲軒不僅是個濃眉大眼的萌娃,更早早地顯示出了過人天賦——兩歲時,他就開始教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數數;三歲時,還會用洗滌劑在玻璃上噴寫算術。

在意識到兒子的與眾不同之後,陶家夫婦是慌亂的,一個個有關神童的傳說迸發在腦海,“或許我們也可以培養出一個史上最小的大學生,甚至博士”,他們這麼想著,把三歲半的兒子塞進小學校服,送他去上學。

然而沒過多久,陶哲軒還是回到了幼兒園。

那是因為陶家夫婦發現,年幼的兒子並不能很好地適應小學的教學與社交環境,在學校總是哭鬧;而且僅僅對數字表現得格外敏感的陶哲軒,其他科目其實難以完全跟上。

陶哲軒的父親陶象國就此做出了一個決定——不急不慌,放慢兒子的成長腳步。拼命催化天才兒童的成長,直至培養出一個讓大人滿意的“明星”,不再是他的目標。

他想到的是,在開發孩子數學潛能的同時,為他打好人文學科的基礎,並在社交、情商等方面有意識地多加引導與訓練,讓兒子成為一個按自己的節奏成長的天才。

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感謝如此明智的父親,陶哲軒的人生或許因此產生了質的改變。反觀同時代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三大天才神童——寧鉑、謝彥波與干政(我們也曾寫過他們的故事,點擊此處即可閱讀),幾乎都在成年人的期待下,朝著“最小高材生”的方向一路狂奔,結果,有的出家為僧,有的精神失常……早期智力的先發優勢,並未讓他們笑到最後。

跟那些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被成年人推動著前進的神童相比,陶哲軒無疑是幸運的。

他按部就班地上了幼兒園、小學、中學…… 每到一所學校,父母都會和校長商量,給陶哲軒全面的科目安排與正常的校園生活,但只要孩子願意,他隨時可以優先學習任何高階的課程,並按照自己的想法跳級。

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在自由寬鬆的氛圍下,陶哲軒茁壯成長,他的數學天賦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雖然沒有被刻意地引導朝著某些方向發展,這位小神童的成就依舊可以說是喜人的——

7歲自學微積分並出版了一本關於Basic程序計算完全數的書;8歲半時參加SAT數學部分的測試,奪得760分的高分(滿分800分);10歲時的論文獲得數學家埃爾德什的好評;從那以後,更作為國際奧數競賽的常勝將軍,頻繁地現身於媒體的聚光燈下。

陶家夫婦曾帶陶哲軒去見過當地著名的研究天才兒童的教授米那卡·格羅斯,這位教授對陶哲軒超高的智商驚歎不已。經過縝密的研究後,格羅斯教授提議,陶哲軒完全有能力在12歲之前讀完大學,刷新澳洲記錄,但這個建議最終沒有被陶家夫婦採納。

他們將決定權留給了兒子。陶象國也認為,只有讓孩子打下科學、哲學、藝術等多方面的基礎,陶哲軒對數學的熱愛才會隨著心智的成熟而日漸熾烈,未來前景才更廣闊。

1989年,14歲的陶哲軒終於邁進了大學校園,當然,這已經是不疾不徐成長的結果。他在福林德斯大學花了兩年的時間拿到了理科榮譽學士,隨後又用一年讀完了碩士。

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碩士畢業後,在數學領域有著更高追求的陶哲軒獲得了兒時結識的數學家埃爾德什的親筆推薦信,赴普林斯頓大學讀博。

這是他人生中真正的轉折點——從一個在數學上頗具天賦、在競賽中屢次獲獎的神童,向一個真正數學研究者與開拓者轉變。

入讀普林斯頓的那一年,他17歲。

在這個世界上天才不多,幸福而快樂的天才則更加少。幸好有如陶哲軒這般的天才,向我們展現了一個資質非凡的孩子,完全伸展自我後發展出的模樣。

從視頻可以感受到,陶教授是個追求平淡幸福生活的人。的確在外頭他是備受敬仰的教授,回到家卻也是一個會給孩子換尿布、陪孩子玩、送孩子上學的奶爸。

正如《紐約時報》記者在撰寫陶哲軒故事的時候所說的那樣——陶哲軒最令人羨慕之處,不在於驚人的天賦和出色的成就,而在於坐擁這些天才和成就的同時,也能成長為一個享有健康生活的快樂的“普通人”

說到這,從24歲起,陶教授一直任教的UCLA,那麼UCLA到底什麼來頭,在文章尾部課代表做個簡單的介紹

UCLA,成立於1919年,是一所享譽世界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是美國商業金融、高科技產業、電影藝術等專業人才的搖籃,是全美培養尖端人才領域最廣的大學。

作為全美排名第一的公立大學,UCLA學術研究高水平,排名高,學費相對低,洛杉磯絕佳的地理位置以及話題性明星運動員,使得UCLA多次刷新由自己保持的紀錄,成為申請人數最多的美國高校。

目前,UCLA並沒有公佈今年錄取的詳細數據,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發現,今年有超過11萬申請者,而UCLA希望最終入學人數不超過6000人,錄取率掉到了不可置信的5.4%,低於部分常春藤。

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數學神童,我們在這找到了他

在校友眼中,UCLA數學系是不遜於絕大多數常春藤的。

大多數美國名校中,有名一般是某些專業強,很少有像UCLA,UCB,斯坦福這樣全方位無死角全面發展的。

而UCLA大量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菲爾茨獎得主,更是印證了它在學術方面為世界做出的傑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