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一清軍小兵隨手開了一炮,卻讓太平天國迅速崩盤

晚清時期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前後一共存在了幾十年,太平軍勢如破竹,一度打下了大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軍領導人洪秀全本是個落第秀才,讀了本《勸世良言》一知半解之下就改行了,不管上帝同不同意,自封上帝的二兒子,開始傳教。1846年,蕭朝貴、楊秀清加入了拜上帝教,他們一次次表演跳大神、上帝下凡附身等騙術,吸引了大量信徒。


1852年,一清軍小兵隨手開了一炮,卻讓太平天國迅速崩盤


太平天國起義之初,洪秀全封了五人為王,即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讓他們鎮守四方,對抗清朝。最初的太平軍,發展的確非常快。因為那時候大家心中都有著一股信念,認為只要拿下了天下,好日子就來了。由於百姓對未來有美好的期待,故而大家信心十足,齊心協力一同和清政府對抗。所以他們才能這麼快速的就拿下了一半的天下。

但是到了這時候,太平軍們的首領就變得享受起來,開始過上了腐敗的生活。太平軍內部開始出現爭鬥,爆發了天京事變:洪秀全退居幕後少理朝政,大權落在東王楊秀清手上,楊秀清見太平天國形勢大好,便有了有弒君篡位之企圖。洪秀全自然不能坐視被奪權,於是聯合韋昌輝滅了楊秀清滿門,之後又出爾反爾殺了韋昌輝。


1852年,一清軍小兵隨手開了一炮,卻讓太平天國迅速崩盤


此後洪秀全又對忠心耿耿的石達開生出了忌憚之心,欲加謀害,石達開為免再次爆發內訌,帶二十萬精兵出走,太平軍元氣大傷。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走向失敗的轉折點。本來團結一心的太平天國內部,為何會突然四分五裂?說到底,是因為少了一個人,西王蕭朝貴。

當時在太平天國中,除了洪秀全楊秀清之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蕭朝貴。蕭朝貴原本是紫荊山上一個燒炭種田的貧苦農民,飽嘗生活之苦。1846年,蕭朝貴加入了拜上帝教,逐漸瞭解到了拜上帝教的運作模式。後來他看到楊秀清玩了一出“天父下凡”的把戲,一下子跳龍門,成了比洪秀全還牛掰的存在,動不動就自稱“洪秀全之爹”,洪秀全只能咬牙忍著。


1852年,一清軍小兵隨手開了一炮,卻讓太平天國迅速崩盤


蕭朝貴一看,這個和我一樣目不識丁的燒炭佬,居然如此輕鬆就上了位,眼瞅著現在只有一個“天父”,並沒有其他的亂七八糟的“天弟、天叔、天姐、天爺”之類的出現,他決定也要往上爬。1848年,蕭朝貴假託天兄耶穌下凡,逼洪秀全承認了蕭朝貴“代天兄傳言”的特殊身份,從此踏入太平天國的核心階層。

蕭朝貴大力神化洪秀全,在思想方面鼓動大家,逐漸成為了天平天國運動的精神嚮導,洪秀全的軍師。蕭朝貴英勇善戰,戰鬥天賦極高,善於長驅千里,突然出擊,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因此,李開芳最佩服他,稱“蕭朝貴第一通兵法”、“蕭朝貴最厲害”,蕭朝貴部下的李秀成也說他“勇敢剛強, 衝鋒第一”。蕭朝貴的軍事才能和表現使人深深折服,從而成為了太平天國武裝抗清的主要領導人。


1852年,一清軍小兵隨手開了一炮,卻讓太平天國迅速崩盤


從此太平天國內部就出現了三個領導,天父楊秀清、天兄蕭朝貴、天父次子洪秀全。自古以來,兩股勢力是最難達到平衡的,但是三股勢力就不同了,楊秀清、蕭朝貴、洪秀全三人相互制約,太平軍內部穩定,一致對外,因此前期的太平軍勢如破竹。直到1852年,一個清軍小兵隨手放了一炮,打破了這個平衡。

1852年8月,西王蕭朝貴率曾水源、林鳳祥、 李開芳等兩千人直取長沙。沿途拿下永興、安仁、攸縣、茶陵、醴陵等地,到長沙城下時,已經擴充到五千人。9月11日,太平軍開始攻城,清巡撫駱秉章、張亮基等急率隊據城死守。蕭朝貴志在必得,自率主力親臨一線指揮,鼓舞士氣,蕭朝貴衣著華麗,且頻頻揮舞令旗,發號施令,看起來非常醒目。


1852年,一清軍小兵隨手開了一炮,卻讓太平天國迅速崩盤


城樓上有個清軍炮兵注意到了他,於是便隨手向他的方向開了一炮。沒曾想,這一炮正中蕭朝貴。蕭朝貴重傷,曾水源在報告西王傷情時說:“廿九日……不料妖兵放炮,打著西王胸膛乳上穿身,十分危急,口眼俱呆。口等得此凶信,十分憂憤。幸有天父照顧,效天兄故事,未可料。”蕭朝貴雖當時未死,但是黃泉路近了,不久即不治而亡,時年32歲。

蕭朝貴雖是文盲,但謀略、才智出眾,團結部眾,他一死,太平軍內部脆弱的平衡迅速被打破,洪秀全隱居幕後,楊秀清大權在握無人能制,頻頻以“天父下凡”挑戰洪秀全第一人的權威,甚至還以天父之名當眾打了洪秀全四十大板,洪秀全對他積怨日深,直至天京事變血流成河,還沒推翻清朝就自亂陣腳元氣大傷,由盛轉衰。


1852年,一清軍小兵隨手開了一炮,卻讓太平天國迅速崩盤


如果換個時代,太平天國或許會成功,洪秀全也或許會成為劉邦、朱元璋一樣的人物。但是在那個時代相交之際,人民渴望的,訴求的是改變,而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倒退。很顯然,太平天國的失敗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