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原築路人:讓高速公路拉近雪域兒女的距離

西藏高原築路人:讓高速公路拉近雪域兒女的距離

圖為2006年旺傑次仁(右)前往那曲索縣江達鄉徒步審查公路修建項目途中。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供圖

一張黝黑的面孔,一個白色的安全帽,加上一米八的大高個,這個時常出現在西藏各大交通項目施工現場的身影正是一位由技術員成長起來的公路項目指揮長。

西藏高原筑路人:让高速公路拉近雪域儿女的距离

圖為2006年旺傑次仁前往那曲索縣江達鄉徒步審查公路修建項目途中。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供圖

從阿里、那曲農村公路項目到日喀則和平機場至日喀則市高等級公路項目,再到國道109線那曲至拉薩公路改建工程那曲至羊八井項目,旺傑次仁在工地上一住就是好幾個月。他說:“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希望通過一條條高等級、高質量的公路,拉近西藏各族兄弟姐妹之間的距離。”

據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西藏累計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0萬公里,到2020年,西藏公路總里程預計將達到11萬公里。到2017年底,西藏農村公路里程達到60421公里,除墨脫縣外,西藏各縣均通柏油路,西藏鄉鎮、建制村通達率分別達到99.71%、99.52%。在西藏交通事業的發展中,旺傑次仁也是其中的貢獻者之一。

西藏高原筑路人:让高速公路拉近雪域儿女的距离

旺傑次仁(右一)在參與項目巡查。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供圖

來自林芝的他,2000年從呼和浩特交通學校畢業後,選擇回到老家工作。最初作為一名技術員,他來到了當時的米林公路養護段。林芝的公路由於自然條件,經常出現塌方、泥石流、雪崩……一年四季災害不斷,這讓剛入職的旺傑次仁十分沮喪,想打退堂鼓。2002年,他參與技術指導的首條公路——巴河鎮通往巴松措的旅遊專線通車了,看著旅遊車進進出出,家鄉慢慢熱鬧起來,村民們的生活也逐漸富足,旺傑次仁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從而堅定走上了這條他跟路為伴的事業之路,一干就是近20年。

那曲索縣通往江達鄉的路,是當地人一提起直搖頭的一條路。60多公里的土路,從坐車、到騎馬、到徒步,需要走整整一天。遇到天氣轉暖時,大家更不敢貿然進入,因為部分路段凍土鬆動,人和犛牛很容易陷入到泥土中。

2006年之前,該鄉的村民很少外出,同時也很少有外人過去。當旺傑次仁和同事風塵僕僕地趕到時,鄉鎮府已經聚滿了村民,手捧哈達和酥油茶來迎接這兩位聽說要來給鄉里修路的技術員。

西藏高原筑路人:让高速公路拉近雪域儿女的距离

圖為國道109線那曲至拉薩公路改建工程那曲至羊八井項目施工現場。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供圖

旺傑次仁捂著牛仔褲上徒步時磨破的大洞,不好意思地和村民們致謝,經過詳細審查,回去後,他便開始著手鄉里修路的事情。

江達鄉公路通車一年後,旺傑次仁再次回到了那裡時發現,“路好了,很多村民家裡都買了汽車,帶動村裡的運輸業,他們採挖的蟲草也有了很好的銷路,大家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如今,通往江達鄉的柏油路正在修建當中,不久,村民們的出行環境將會更加便利。

在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農村公路管理處工作的幾年裡,旺傑次仁負責管理阿里、那曲片區的農村公路項目,參與審查、建設的農村公路上達萬公里,農牧區的交通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西藏高原筑路人:让高速公路拉近雪域儿女的距离

圖為旺傑次仁(左一)介紹國道109線那曲至拉薩公路改建工程那曲至羊八井項目情況。西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供圖

2016年4月,旺傑次仁擔任日喀則和平機場專用公路改建工程指揮長,這是他擔任指揮長的第一個項目,為了早日實現通車,在項目建設的15個月裡,他以工地為家,帶領團隊風餐露宿,使項目順利通車。首次實現了西藏交通建設史上“零安全事故、零舉報投訴、零環境汙染、零拖欠民工工資”的“四零”建設目標。

工程一個接著一個,項目一個連著一個,困難一個接著一個,挑戰一個挨著一個,但是旺傑次仁覺得,辦法總比困難多。他現任國道109線那曲至拉薩公路改建工程那曲至羊八井段指揮長,在當雄縣的項目指揮部一住就是好幾個月。

西藏高原筑路人:让高速公路拉近雪域儿女的距离

“工作上的他一絲不苟,生活中卻粗枝大葉、不拘小節。”項目部工作人員次仁朗傑說,“旺總去項目部臨走時新買了一件毛衣,到現在已經穿得褪色了,他也毫無察覺。”

從一名技術員成長起來的旺傑次仁以路為伴,一年中大半時間在路上,陪伴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然而,工作之餘,他卻總是抽出時間走訪慰問貧困戶,幫助困難家庭。目前,他和妻子資助了兩戶單親媽媽獨自撫養七、八個孩子的困難家庭。他希望:“路修到哪裡,把愛心播撒到哪裡。”(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