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歌舞片《歌聲的翅膀》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11月1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天山電影製片廠創作拍攝的音樂歌舞片《歌聲的翅膀》在中國電影家協會召開影片專家研討會。影片講述了三個不同民族的年輕人,懷揣音樂夢想,行走天山南北、戈壁草原、鄉村城市,從各民族豐厚的音樂舞蹈資源中,從各族群眾火熱的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和素材,最終實現音樂夢想的動人故事。

音乐歌舞片《歌声的翅膀》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紅表示,這部影片有別於新疆以往的電影,它用青春音樂歌舞的方式,表達新疆這些年發生的變化。影片是集合舞蹈、音樂、表演等領域的全國力量共同打造而成。

近幾年,天山廠連續創作出頗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從《真愛》《錢在路上跑》《夢開始的地方》《塔克拉瑪干的鼓聲》到《遠去的牧歌》《崑崙兄弟》,再到今天的《歌聲的翅膀》,在電影創作領域形成了獨有的“天山廠現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認為,這些影片在展現新疆美的同時,也顯示出中國的繁榮發展,並逐步走向“大文化”視角,超越了一般的道德判斷和是非判斷。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認為,這些影片體現了天山電影製片廠對藝術不懈的追求。

李準認為,影片在歌舞片的樣式上做出了新的探索。全片採用歌舞的形式,通過描寫幾個追求夢想的年輕人採風深入生活的故事,形象地表現了新疆在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新疆社會各個民族繁榮發展、團結向上的勃勃生機,令人振奮。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王一川認為,《歌聲的翅膀》是天山廠很有意義、很成功、很有智慧的嘗試。它集結了音樂片、公路片、風光片、愛情片、教育片等多種元素,通過智慧組合的方式,全面展示了新疆的自然風貌、民族團結。

在中國影協電影文學創作委員會主任張思濤看來,電影把美麗的山水風光、美麗的新疆風光和濃郁的多民族風情比較完美地融合起來,展現了草原、奔馬、雪峰、飛鳥、湖泊等非常美麗的山水畫;把各民族音樂和舞蹈風格比較完美地融合起來。與西方歌舞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中華民族獨有的特色和魅力,電影歌舞形象與文化內涵進行了比較成功的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