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最糊塗的宗師,得了一絕學,卻不敢傳給弟子導致門派衰落

武俠的世界中的武林高手們常常會被讀者籠統的分為幾類,由下至上分別是普通人,高手,絕世高手,一代宗師,大致如此,能夠被稱為一代宗師的人是少之又少,相對於下一級別的“絕世高手”來說,他們不僅要有一身絕世武功,更要有自創武功的經歷,甚至要開宗立派才可被稱為尊師,但江湖中的那些小門小派自然是難入世人法眼的,所以真正能夠被尊為宗師的人基本可以說是聊聊無幾,讀者比較認可的幾個莫過於少林派的宗師達摩,還有武當派的祖師爺張三丰了,而他們為了讓自己的門派壯大並傳承下去是煞費苦心,不負宗師之名,而本文要提到的這位宗師則顯得有些糊塗,因為她接觸到了金庸筆下最強的一門絕學,卻沒有修煉,甚至還沒有傳給自己的弟子,導致她的門派衰落。

金庸筆下最糊塗的宗師,得了一絕學,卻不敢傳給弟子導致門派衰落

(張無忌劇照)

​那《倚天屠龍記》的主角是誰?毫無疑問是張無忌,但你若是讀的原著的話一定會有一種錯覺,書中有兩個角色更像是主角,一個是張無忌他爹張翠山,故事前期說的基本都是張翠山的故事,他出身名門,又武藝過人,更是從張三丰那兒學了一套“倚天屠龍功”,與整本書的標題也十分契合,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張翠山卻是在天下群雄的逼迫之下自行了斷了,不過比起張翠山來說,在他之前還有一人更像是主角,那人便是郭襄。

郭襄是“北俠”郭靖的次女,是黃老邪的外孫女,更是“神鵰大俠”楊過的小妹,光憑這幾層關係,郭襄這“主角光環”就不輸給任何一位真正的主角,但郭襄在書中的定位只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神鵰》之中“十六年後”的故事皆由郭襄來推動,而《倚天屠龍記》開篇的故事同樣也是由郭襄來推動,她隻身闖少林,見證了“崑崙三聖”何足道挑戰少林,也見證了覺遠禪師為救張君寶和她而活活累死,接著她的故事到這戛然而止,再次提到她的時候已經是由後人回憶,而她也成了峨眉派的創派祖師。

金庸筆下最糊塗的宗師,得了一絕學,卻不敢傳給弟子導致門派衰落

(張翠山、殷素素劇照)

當覺遠圓寂之時,那張君寶、郭襄和無色禪師是都聽到了他默唸的《九陽真經》的一部分,三人也因此受益,無色禪師是以此自創“少林九陽功”,幫少林從“雙鵰時代”的沒落之中重新崛起(火工頭陀事件,少林受重創,在雙鵰時代幾乎沒戲份),張君寶則是自創“武當九陽功”,開創武當派,並且讓武當成了中原正道六大門派之一,郭襄雖然也是創出“峨眉九陽功”,開創峨眉派,但她的峨眉派卻沒有像少林、武當一般強大,反而才經歷到周芷若這第四代掌門人時就已經沒落,這是為何?這就不得不說到郭襄的糊塗之處了,她明明得到了一門絕學,卻沒敢傳給弟子們。

郭襄的武功構成是比較複雜的,《神鵰》時代所有高手的武功她幾乎都略知一二,不過都不精通,這一點在她隻身闖少林的時候就被無色禪師看出來了,她自己也心知肚明,不過無論是她郭家的武功,還是桃花島的武功,都不是她接觸過的最強武功,她還有一位非常強的師父傳過她一招,不過她卻不敢用,那人便是金輪法王,至於那招式,卻不是龍象般若功。

金庸筆下最糊塗的宗師,得了一絕學,卻不敢傳給弟子導致門派衰落

(覺遠劇照)

金輪法王最引以為傲的絕學自然是龍象般若功,但這卻不是他所知最強的武功,在《神鵰俠侶》第三十八回中提到:“國師又道:‘我從今天起,教你修報身佛金剛薩埵所說的瑜珈密乘,修成之後,再修法身佛普賢菩薩所說的大瑜珈密乘、無比瑜珈密乘,一直到最後的無上瑜珈密乘。’郭襄問道:‘師父,要修成無上瑜珈密乘,那得多少時候啊?’國師道:‘無上瑜珈密乘無窮無盡,永遠說不上修成,也說不上要多少時候。’郭襄道:‘那你也沒修成了?’國師嘆了口氣,道:‘是啊,倘若我修得稍有成就,怎麼還會去苦練那龍象般若功?還會起心來和楊過、小龍女決一勝敗?真是蠢才!’郭襄道:‘誰說你蠢了?不決一勝敗,又怎知誰蠢誰聰明?’國師又長長嘆了口氣,說道:‘我先教你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你誠心誠意跟我念一遍。’郭襄學著唸了,口音略有不準,國師給她糾正。”

金庸筆下最糊塗的宗師,得了一絕學,卻不敢傳給弟子導致門派衰落

(金輪法王、郭襄劇照)

這裡交代得很明顯,金輪法王是因為學不會那無上瑜珈密乘才退而求其次去學龍象般若功的,而郭襄也同樣接觸到了這門武功,即便她沒能學透,也不該讓那武功爛在自己肚子裡,應該要傳給後世,郭襄也因此堪稱最糊塗的宗師,若是此招傳給弟子,讓世代弟子慢慢研習,只怕峨眉會更加壯大。

當然,硬要解釋她為何不傳也是說得通的,也許不是因為她不想傳,而是不敢傳,因為這畢竟是金輪法王教的武功,當時的蒙古和中原武林不對付,她若是用金輪法王傳的武功來教弟子,或許會遭世人唾罵,想必她心中也是有些無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