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疼痛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跗管綜合徵是罪魁禍首

腳底疼痛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跗管綜合徵是罪魁禍首

最近小黃有個奇怪的問題,每次走路走一段時間就會跺跺腳,周圍的朋友也非常詫異,跟他一起散步別提有多奇怪,正說著事兒,他就自己停下來跺腳,搞得別人一頭霧水,他自己也是十分痛苦,這並不是故意拿朋友開刷,只是每次走路到一定時候就會感覺到腳底疼痛麻木異常,就像是很多螞蟻在腳底上爬一樣,又癢又痠痛,只有使勁跺腳才會讓他感覺好受一點,一次沒關係,時間一長大家都覺得小黃不可理喻,甚至給他取了個綽號——跺腳大仙。實在承受不了這樣的心理壓力,只能抓緊去醫院檢查。

因為腳底出現感覺不正常,先在腳底找原因,各種拍片檢查結果顯示並沒有明顯的異常,小黃平時喜歡吃甜食,而且長期伏案工作,不喜歡運動,剛開始還以為是血糖高出現末梢神經的病變,但是血液檢查並沒有發現有相關的血糖指標異常,所以不支持這樣的診斷,小黃還很年輕,如果在這樣下去,那今後的日子還怎麼過?考慮到有痠麻脹痛的特點,還是考慮神經的問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上到下順著神經檢查一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最先想到的是腰部,因為腰部的問題可能會出現腰部的神經根受壓,早期腰部可能沒有感覺,但是下肢就有可能出現麻木不適的表現,小黃很快就安排了腰部的磁共振檢查。

腳底疼痛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跗管綜合徵是罪魁禍首

果不其然,檢查結果顯示小黃的確有椎間盤突出,這既是壞消息,也是好消息,至少找到了一個病源,那麼及時處理就能解決這些問題了,配了止痛,消腫,營養神經之類的藥物後信心滿滿的回家了,治療一週以後效果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他想可能是服藥時間不夠吧,又堅持了半個月,期間也非常注意保護自己的腰部,不給腰部受力,不彎腰,定期休息,但是治療的效果還是差強人意,有了腰椎間突出的診斷,很多病友也會相互交流,既然治療效果不好很多人都推薦他去大醫院看看,只是工作原因實在是不能脫身,最後只能讓家人帶上各種檢查結果先去上面的大醫院問問情況,因為自己本人沒有去,上面的醫生只能憑檢查結果判斷,考慮到保守治療效果不好,可能還要進行手術治療,這個消息對小黃來說肯定是晴天霹靂,畢竟上有老下有小,這麼一躺下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只能先託朋友介紹到我們這邊來看看,因為交通方便也親自過來。

腳底疼痛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跗管綜合徵是罪魁禍首

經過詳細的檢查發現了幾個值得考慮的疑點:

1.他的腰背部沒有肌肉僵硬,壓痛點,兩個雙腿能自由活動並抬腿,所以腰椎盤突出的診斷值得商榷。

2.雖然磁共振檢查有腰椎間盤突出,但是這畢竟是影像學的檢查,病人的表現與檢查結果不匹配,所以磁共振檢查僅僅作為參考。

3.按腰椎間盤突出進行正規治療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緩解,同時去上級醫院看僅僅帶上檢查結果,本人未親自前往勢必導致上級醫院醫生判斷出現偏差。

基於以上考慮我們重新安排對小黃做了進一步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在他的腳踝的內側面也就是中醫上常說的太溪穴有明顯的壓痛,並且一用力他腳底的麻木感會突然加重,放鬆後又會緩解,因為這個特殊的症狀我們判斷小黃可能是得了跗管綜合徵!

腳底疼痛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跗管綜合徵是罪魁禍首

什麼是跗管綜合徵呢?

這個跗管是一個人體的軟組織的管道,主要在足踝部的內側,也就是我們查體時候按到的太溪穴這個部位,因為這個管道里面有重要的肌腱,神經,血管,其中控制足底部感覺運動的脛神經的分支就是從這個管道里面穿過,可能是因為運動過量或者是局部的嚴重刺激,導致這個管道原有的直徑變小,那麼處於管道內的神經就容易受到卡壓,大家想想神經組織是非常脆弱的,一旦束縛受壓那麼就會出現各種異常,其中脛神經分佈的地方就會出現感覺異常,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肌肉萎縮,影響到行走。雖然這種可能性只有4%-7%,但是一旦受壓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除了局部組織增生,炎症刺激外同時也要排除各種腫瘤等佔位性的病變,所以我們也不敢馬虎,做了相關檢查排除了這些問題。最後通過肌電圖檢查證實了我們的判斷。最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黃足底的症狀徹底緩解了,同時也避免了腰部手術,真是一舉兩得。

腳底疼痛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跗管綜合徵是罪魁禍首

如何簡單判斷是否有跗管綜合徵?

1.足底有瀰漫的放射痛、灼熱痛、刺痛或是麻木感。

2.疼痛麻木的症狀可於活動、鍛鍊時加劇,休息後好轉,按壓太溪穴會有導致症狀加重,放鬆後可以緩解。

3.足趾部皮膚出現乾燥,汗發脫落等交感神經營養障礙症狀。

腳底疼痛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跗管綜合徵是罪魁禍首

對於大多數跗管綜合徵我們都可以採用保守治療,除了跗管內有明顯腫瘤佔位等情況,或者經過嚴格的保守治療不緩解的病人。

1.減少局部的壓力:因為跗管綜合徵的主要原因是卡壓,那麼減壓是最重要的,穿鞋穿襪要寬鬆,減少劇烈運動,特別是需要踝關節極度扭曲的運動一定要避免,我們也採用中藥燻蒸,外洗,針灸,小針刀治療進行局部減壓,這些傳統的方法不但副作用小,效果也非常滿意。

2.減輕局部水腫和炎症:局部的神經卡壓早期一旦都是因為炎症引起,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那麼就會出現局部組織粘連增生,所以早期進行消炎鎮痛,促進血液循環治療也是非常有必要,我們常用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中藥進行口服,外敷進行治療。

腳底疼痛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跗管綜合徵是罪魁禍首

3.物理康復鍛鍊:除了相關的治療我們也採用康復訓練,提高患者局部的肌肉彈性及張力,同時採用低中頻等物理療法進行治療,進一步鞏固療效。

如果以上方法未達到很滿意的療效,那麼我們就採用手術進行鬆解,將跗管也稱踝管進行切開,徹底鬆解裡面的卡壓神經,同時在神經周圍使用一定的營養神經藥物及防治再次粘連的藥物,手術一般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如果不注意保護,後期往往也會出現疤痕粘連最終導致復發,所以也需要慎重。

腳底疼痛麻木不一定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跗管綜合徵是罪魁禍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