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易俗社的成立對秦腔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萌萌小笑笑


易俗社成立於民國時期(1912年),是中國最著名的秦腔最高學府,它的地位相當於中國高等教育的清華、北大。當初成立的時候叫做“陝西伶學”,與莫斯科大劇院、英國皇家劇院並稱為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創始人是孫仁玉等,從創立到現在,從第一任社長李桐軒到現在的第十八社長惠敏莉,經歷了18任社長,107個春秋。易俗社為秦腔事業的發展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易俗社對秦腔發展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易俗社首創綜合性藝術團體

秦腔本是在鄉間演出的民間藝術,易俗社的成立,把劇場劇社建在了古都西安,有利於整合當時的各方資源,前所未有的的把秦腔“藝術創作”、“藝術培訓”、“藝術研究”、“藝術經營”有機的糅合在了一起,為秦腔的傳承、研究、創新、發展、普及、人才培養等奠定了無比堅實的物質基礎。從成立到建國前,易俗社編寫劇目800餘本,培養秦腔演員近千人。有專家稱“人才+劇本”是秦腔事業發展的兩大基石,可見,當時易俗社的創始人和領導團隊有著多麼超凡的遠見卓識,一個藝術團體的領導水平有多高,他的藝術水平就有多高。

二、是“以商養藝”的典範

易俗社匯聚秦腔編劇精英,創作800+劇目,培養近千名學員,這些都是要吃飯的,沒有商演、沒有成功的商演賺取經費,恐怕難以為繼。易俗社採取甲乙丙三班輪換演出,他們不僅立足於古都西安,還奔赴北京演出擴大影響並轟動北平,受到觀眾熱捧,再赴武漢住演一年多,繼續擴大秦腔及易俗社的社會影響,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讚譽。魯迅先生曾連看易俗社六臺戲,給劇社捐贈60塊大洋,並提筆“古調獨談”贈牌匾,魯迅先生一生極少看古戲,他對易俗社給與了極大的肯定與期望,這也激勵著一代一代的易俗社人。田漢先生給易俗社的題詞是“老樹紅花”,希望老樹開紅花結碩果。

三、易俗社開創秦腔變革先河

易俗社成立的時間點是民國時期,該社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移風易俗,以新的價值觀建社,在圍繞秦腔的諸多方面進行了改良與創新。

1、新編諸多劇本,體現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老秦腔多封建低俗之氣,女人不演戲,從易俗社開始有了女學員,秦腔不再是男人的天下,這是開了先河的。

2、有成熟的管理體制與章程,形成“創作、研究、培訓、運營”一體化團體制,這是戲曲事業的一大進步。傳統秦腔的演出管理是“班主制”,江湖社班的模式,往往是個人決定團隊的前程,制約了秦腔的傳承與發展,是一種落後的管理體制。

3、對秦腔戲曲形式進行了改良。比如唱腔,打破了十字句、七字句的舊規範,在唱法、音樂、器樂、道白等方面也進行了改革。這方面輪起來就很專業與複雜的,不再贅述。

4、易俗社的成立給了秦腔傳承很好的基因。在易俗社榜樣的帶領下,陸陸續續出現了類似易俗社的眾多秦腔社團,比如,新聲社、正俗社、三意社、秦中社等等,新中國成立後破四舊依然保留了易俗社,國家領導人也給與易俗社高度的關注與評價。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拙見,不當之處請專家與戲迷朋友批評指正,謝謝!


秦腔視頻



辛亥革命後,西安成立了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的易俗社。易俗社聚集了一批文人志士和著名藝人,吸收京劇等劇種的營養,移風易俗,銳意革新,改良秦腔,在開拓事業、培育人才、創作劇本和革新舞臺面貌等方面,既保留了原有風格,又融入了新的格調,為秦腔的發展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 西安易俗社原名“陝西伶學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與莫斯科大劇院和英國皇家劇院被公認為“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1912年7月1日,由陝西同盟會會員李桐軒、孫仁玉以及王伯明、範紫東、高培之等160多名熱心戲曲改良的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創建,是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和演出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
  • 易俗社將文化教育、戲曲訓練、演出實踐結合起來,培養了大批戲曲人才,致使秦腔唱腔從高亢激昂而趨於柔和清麗;創作和演出了許多優秀劇目,對戲曲改良起到了示範作用,對戲曲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易俗社的戲曲改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1920年,國民政府教育部頒佈訓令,讚揚易俗社編演的劇本“命題取材,均有可取,不失改良戲劇之本旨”,並頒發“金色褒獎”。



  • 1924年魯迅來西安講學,觀看易俗社的演出後親筆題贈“古調獨談”匾額一幅,並將講學全部所得50元大洋捐贈易俗社。1929年,國民黨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捐資大洋百元獎勵易俗社所取得的成績。1932年,蔣介石通過陳果夫獎勵易俗社大洋一千元。
  • 易俗社的創作機構制定有劇目編寫要求,劇作家王伯明、李桐軒、孫仁玉、範紫東、高培支、盧縉青、李約祉、李儀祉、王紹猷、李幹臣、胡文卿、呂仲南、王輔丞、封至模、馮傑三、樊仰山等龐大的創作隊伍,先後創作、改編大小劇本500餘本,其中《呂四娘》、《三滴血》、《火焰駒》、《櫃中緣》等早已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保留劇目。

  • 建社至今,招收培養了15期學生近千人,遍及西北各個秦腔劇團。如已故的秦腔表演藝術家劉毓中被譽為“秦腔鬚生泰斗”,王天民被譽為“西京梅蘭芳”,還有在觀眾中享有盛譽的孟遏雲、“秦腔皇后”肖若蘭等,健在的有陳妙華、張詠華、全巧民、伍敏中、郭葆華,還有中、青年演員如張保衛、宋百存、任炳漢、毛文德、戴春榮、惠敏利、王科學、馮永安、李淑芳、薛學慧等,他們都在各自藝術生涯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深受觀眾喜愛。


  • 新中國成立後,易俗社由國家接辦。1952年、1958年兩次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戲曲觀摩演出。1959年,奉命進京調演,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人看了《三滴血》非常高興,都誇內容好、戲曲好、表演好。周總理建議此劇應該到全國演出,以配合黨的反對教條主義形而上學的思想教育。易俗社隨即攜此劇先後到南京、無錫、蘇州、上海、杭州、廈門、福州、泉州、南昌、廣州、武漢、成都、重慶、貴陽、昆明、蘭州和銀川等地演出,頗受讚美。1961年,西安電影製片廠將該劇拍攝成戲曲藝術片。2006年5月30國務院確定易俗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西安易俗社在百年曆史進程中,創作並演出了大量優秀劇目,據2008年11月21日的《中國文化報》最新資料顯示,目前易俗社有劇本存量800餘種,1000多冊。如《三滴血》、《遊龜山》、《周仁回府》、《西安事變》、《軟玉屏》等,其中《三滴血》1960年被改編為首部秦腔電影,在當時引起轟動。


多年來易俗社演出足跡遍佈陝、甘、寧、青、新、豫、晉、京等省市,並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大型演出,在西北地區享有盛譽。


秦腔鬚生


居楚亦楚,居越亦越,教化可以美風俗。辛亥推翻帝制,西學東漸首推上海,內地若之何?呼應易俗則當推西安。差不多也在那個時辰,陳獨秀妙筆題寫對聯:梨園者實天下之大課堂;優伶者實天下之大教師。欣喜振聾發聵,影響非同尋常。是時中國,識文斷字深明大義之國人無多,藉助戲曲以移風易俗,遂成無數有識之士慷慨義舉 —— 崑曲崇跌宕,秦腔尚鏗鏘。東南遍溫婉,西北獨陽剛。俺戀崑曲,亦愛秦腔,做中國人的妙趣橫生處,恰在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