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市大規模生態修復——治山見林 治礦去痕 治水長清

2019中國重質碳酸鈣加工技術及市場交流大會

10月25-27日 · 河北邯鄲

點擊瞭解

導讀

河北邯鄲市大規模生態修復——治山見林 治礦去痕 治水長清。

河北邯郸市大规模生态修复——治山见林 治矿去痕 治水长清

初秋時節,河北省邯鄲峰峰礦區清泉溼地公園遊人如織。湖泊清水盪漾,一座座小橋橫跨水面,一排排連廊乾淨美麗。很難相信這裡曾經是滿目瘡痍的採煤沉陷區。

“清泉溼地公園核心景區的前身是泉頭礦,經過半個世紀的開採,使這裡地質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成為距離城區最近的一處工業瘡疤。”峰峰礦區區委書記牛穎建告訴記者,通過近5年的整治,採煤沉陷區已形成了一個總面積約600畝的生態公園。

峰峰礦區改善礦山生態環境取得的顯著成效僅僅是邯鄲開展大規模生態修復行動的一個縮影。邯鄲市委書記高宏志說,“十二五”時期以來,邯鄲市堅持把生態建設和生態修復作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第一道工序,通過全方位、立體化生態文明建設,力求做到治山要見林、治礦需去痕、治水保長清,使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獲得了質、量雙收。

荒山荒坡披綠裝

邯鄲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總面積12073.8平方公里。長期的挖山開礦、毀林開荒,水源超載、超採,使當地生態環境嚴重退化。邯鄲市把生態環境整治作為促進區域發展的頭等大事來抓,在治山、治礦、治水上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

邯鄲市市長張維亮強調:“要修復生態環境,必先恢復森林植被。具體到邯鄲來講,就是要讓需要綠化、能夠綠化的荒山荒坡都能被森林覆蓋。”

站在海拔1300多米太行山區符山頂峰遠望,有山就有樹,有樹就成林。涉縣林業局局長張獻明告訴記者,涉縣地處太行山革命老區,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全縣人民眾志成城,開展全時、全域、全民綠化,立志讓所有荒山披上綠裝。

涉縣植樹模範楊喜慶對記者說:“為了在石質山上綠化造林,大家鑿石開穴,破石挖坑,從光禿禿的岩石上鑿出一排排整齊的大穴狀魚鱗坑,再利用捲揚機從山下捲土、卷肥上山,在每個山頂挖出蓄水池,從山腳下鋪設上千米管道,用接力泵將水抽到山上,保證樹木成活率。”截至目前,全域林地面積已經超過12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7%。其中經濟林80萬畝,農民年增收15億元。

在涉縣的帶動下,邯鄲的溝域經濟林建設、綠色廊道提升、深山生態修復等六大工程如火如荼。通過城市鄉村統籌、山區平原同步、林果發展並重、市縣分級實施等措施推進,全市連續6年每年完成造林綠化任務超52萬畝。

礦山礦坑變景區

在邯鄲郊外的紫山風景區,花草技師王萬里正熟練地操作修剪機為樹木“整容”。王萬里是紫山風景區的養護工,也是紫山修復的見證者。他回憶說,在煤炭採掘區,曾經有煤礦採掘經營戶41家,無序競爭使自然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為讓紫山重披綠裝,邯鄲先後投入近3億多元,栽植各類樹木80餘萬株,完成綠化面積6500多畝,開鑿生態湖泊30萬立方米,使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16%提升到93%。周邊的村民也都成為紫山風景區的園林維護工、保安、保潔人員。

好地方人人都向往,邯鄲文體旅集團總經理田原告訴記者,紫山環境改變不僅提升了邯鄲整體生態環境的層次,也促進了當地旅遊業發展,年接待遊客達到20萬人次。

哪裡是難點、痛點,哪裡就是整改重點。邯鄲轄區的武安市,曾是全國58個重點產煤縣之一,也是全國四大富鐵礦基地之一。上世紀90年代末,在採礦業發展最高峰時期,有大中型國有煤鐵礦33家,鄉鎮個體小煤礦、小鐵礦達到200多個,各類礦井總數超過3000個。為了治癒這個“工業瘡疤”,武安專門聘請了礦山設計單位編制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規劃》,並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全面落實礦山環境治理主體責任,遵循“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建則建”的原則,先後啟動了49處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僅去年以來就投入1.5億元,累計完成露天礦山生態修復2300多畝,小煤礦礦區專項整治12000多畝,共植樹110萬棵,恢復耕地3000多畝,恢復植被9000多畝。

河湖渠塘蕩碧波

“小時候在邯鄲生活,姥姥家就在滏陽河附近,那時河水清澈見底、魚蝦成群,這條河給我帶來許多歡樂。”中國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孔媛媛回憶兒時的滏陽河時說。

滏陽河被邯鄲市民親切稱為“母親河”。曾經河道被垃圾、汙水所“侵蝕”,為了拯救“母親河”,邯鄲發出滏陽河退汙還清的“動員令”。自2016年以來,邯鄲投資12億元,治理河道158公里,對滏陽河主城區段清淤開挖15.6千米,清理河底淤泥65.6萬噸,清理河道垃圾4.5萬立方米,拆除違章建築130餘處;清理主城區以外河道垃圾11萬餘立方米,還滏陽河亮麗。

“開展生態環境整治,水源環境治理也是重要一環,邯鄲是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之一,應該走在前面。”邯鄲市水利局局長郭進平介紹,邯鄲市政府統籌規劃,確定了“一線三區多點”的水生態文明建設總體佈局。即以滏陽河為一條主線,營造亮麗景觀水線;西部山區、中部城區、東部平原三區統籌,構建山區水源涵養區、城市亮麗水景觀區、平原生態灌區的水生態格局,大力推進水源涵養、調配、清汙等開發建設,全面推進水源環境建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用3年時間,全市完成了總投資達176.47億元的122項建設任務,16項考核指標全部合格。

在水生態管理體系建設方面,邯鄲構建河渠湖庫連通的邯鄲大水網、多水源分區配置的供水保障、高效的節約用水、嚴格的水環境保護、全面的水生態修復和保護、健全的水安全保障體系、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趙都水韻特色水文等“八大體系”。

在水生態工程建設方面,邯鄲全面完成了黑龍洞泉域水源置換調蓄、漳南渠灌區農業節水示範工程、東部平原生態水網綜合開發、邯鄲市水資源管理信息平臺建設、滏陽河改造提升工程、邯鄲市水網建設等“六項示範工程”。

在水生態環境治理方面,邯鄲先後取締汙染企業110家,實現了涉水落後產能全部清零。建成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46個,使主城區出市水質基本達到地表水4類標準,開發了3家國家溼地公園,2家省級溼地公園,5家國家級水利風景區,3家省級水利風景區。

河北邯郸市大规模生态修复——治山见林 治矿去痕 治水长清

編輯整理:中國非金屬礦信息平臺(chinanmi)

河北邯郸市大规模生态修复——治山见林 治矿去痕 治水长清

★每日推薦★

點擊瞭解

河北邯郸市大规模生态修复——治山见林 治矿去痕 治水长清
河北邯郸市大规模生态修复——治山见林 治矿去痕 治水长清河北邯郸市大规模生态修复——治山见林 治矿去痕 治水长清

中國非金屬礦信息平臺

建築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

非金屬礦情報研究部

電話:010-51164605

河北邯郸市大规模生态修复——治山见林 治矿去痕 治水长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