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親眼所見,不敢相信在這樣的沙漠腹地竟還有般人家和蜜瓜

你知道沙漠離我們有多遠嗎?

在70年代,我國土地沙化擴展速度是非常嚇人的,每年可達1560平方公里,而到了80年代為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更是達2460平方公里,21世紀初達到3436平方公里的高峰,相當於每年損失一箇中等縣的土地面積。 認識到沙化土地對環境的嚴重破壞,後來大力植樹造林防沙漠化擴大。從2009-2014年,沙漠化土地減少1.2萬平方公里,年均減少2400平方公里。但是沙漠化土地仍然有著巨大的面積。

若非親眼所見,不敢相信在這樣的沙漠腹地竟還有般人家和蜜瓜

在城市燈紅酒綠和囂喧的人潮中,在擁擠的地鐵人流中,我們很難想象在沙漠腹地有這麼一個地方,這裡的農民用他們的智慧和勤勞世世代代的與沙漠作鬥爭,種植的作物愣是沒有讓沙漠將這裡吞噬,至今這裡仍然是一片沙漠綠洲,讓大家知道沙漠深處有人家。

若非親眼所見,不敢相信在這樣的沙漠腹地竟還有般人家和蜜瓜

民勤,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北鄰內蒙古,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包圍。常年風沙肆虐,荒漠化土地佔有94.6%,美國《國家地理》中報道“民勤已成為世界不易生存地之一”。

若非親眼所見,不敢相信在這樣的沙漠腹地竟還有般人家和蜜瓜

因為氣候和地理環境因素,民勤冬冷夏熱、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降水量為127.7毫米,年均蒸發量2623毫米,年蒸發量是降水量的20多倍,缺水多沙,就是勤勞的民勤人民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守護著自己的家園,也開闢出一片荒漠綠洲來,種植的民勤蜜瓜也走出了民勤,面對更大的世界。

若非親眼所見,不敢相信在這樣的沙漠腹地竟還有般人家和蜜瓜

這裡每年3600多小時的日照、近20度的沙漠晝夜溫差、遠離汙染水源、沒有霧霾。民勤人種瓜,不用化肥,用不起亦不願用,堅持使用自家無汙染、無激素的動物糞肥和有機肥。由於沙漠氣候,這裡不易發生蟲害,也無需使用農藥,不存在農殘、藥殘問題。純天然的種植方式,可以保證每一顆瓜都是真正的綠色無汙染。加上沙土土質,使得民勤瓜甜得那麼純粹、動人。

若非親眼所見,不敢相信在這樣的沙漠腹地竟還有般人家和蜜瓜

蜜瓜成熟後呈橢圓形,個頭均勻,每個約重2~4斤,果型優美,結實飽滿,外皮帶網紋。口感細嫩,清甜爽口,越靠近中心處,甜度越高。

四月種植、五月扯蔓、六月結瓜、七月成熟,果農辛苦種植小心呵護,每天超過12小時的日照,含糖量高達18%,巨甜無比!輕輕一咬,滿嘴蜜汁,能甜到心裡去,果肉細膩無渣,脆嫩爽口。它最大的亮點就是:甜,甜得純粹自然,一點不膩歪。就連挨著瓜皮的部分啃起來都甜滋滋的!

若非親眼所見,不敢相信在這樣的沙漠腹地竟還有般人家和蜜瓜

完全成熟後糖度可以達到23°以上,比新疆哈密瓜的甜度還要高3-5個點。切開一個,咬一口,甘冽香甜到炸裂的口感,平均17°6的甜蜜,冷藏之後更是瞬時感受到一種自然的清涼!

為在沙漠中種植蜜瓜的民勤人民點贊,也歡迎大家品嚐沙漠中的蜜瓜,包郵包售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