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張進博會央企購物單,誰認領了

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舉行的“中外企業合作論壇”上,大屏幕上出現了首屆進博會由央企簽下的四張購物單,分別是620億元、13億元、150.7億元和19.96億元。

一年前,央企推著巨大的購物車,在進博會上買了什麼?今年,97家央企又準備買什麼?買多少?全球經濟增速的下滑,會否對央企的全球採購產生影響?

有備而來的央企

这4张进博会央企购物单,谁认领了

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認領了第一張——620億元的購物單,這其中,包括270億元的奧迪整車進口,以及350億元的CKD零件採購。

中交集團董事長劉起濤認領了13億元的購物單,這筆資金用於購買集裝箱起重機電控系統。但他多次表示,這只是中交集團龐大全球採購量中的一筆訂單,這一金額遠遠沒有全面反映中交集團的全球採購量。“我們全年營收6000億元,其中至少800~1000億元是全球購買的。”

東航集團董事長劉紹勇認領了150億元的購物單,這筆資金購買了航空發動機及包修服務、航油、飛行模擬機等,他表示要用全球採購來重新定義航空服務標準。

東方國際董事長童繼生則認領了19億元的購物單,購買清單包括了服裝服飾及日用消費品、食品級農產品等。他表示,去年東方國際的採購交易意向超過了7億美元。

在11月6日當天的簽約環節,又有多家央企與合作伙伴簽署了採購大單。其中包括中國一汽與大眾汽車簽署的進口整車與零部件合作備忘錄,東航集團與蒂美汁簽署了橙汁採購意向書。

和東航簽署5億元橙汁採購意向書的,是一家土耳其的企業,為了進入中國市場,特意給產品起了一箇中文名稱——蒂美汁。這家企業的負責人,也特意給自己起了一箇中文名。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郝鵬說,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97家中央企業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與各國企業合作力度。97家央企組織1400餘家下屬企業將近2.1萬名專業採購人員參加進博會,採購人員比去年增加4000人。

從合作範圍看,央企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今年,中央企業採購簽約涉及國家和地區87個,比去年增加近20個;供應商達到730多家,比上年增加5%;擬簽約的採購合同協議和意向金額都將比去年有較大增長。

當前,國務院國資委正在積極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結構調整佈局優化,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水平,朝著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這其中蘊含著大量合作機遇。

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影響買買買嗎

全球經濟增速的下滑,會否對央企的全球採購產生影響?從而在未來縮小他們的購物車?

當地時間10月15日,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2019年世界經濟增速再度下調至3%,較今年7月份預測值下調0.2個百分點。這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水平。

世界銀行最新預期的增速進一步下調:由於貿易和投資弱於預期,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放緩至2.5%。6月,世行的預測值是2.6%。

對於經濟增長乏力的原因,IMF將其歸納為:貿易壁壘不斷增加,貿易和地緣政治相關不確定性升高,一些特殊因素在若干新興市場經濟體造成了宏觀經濟壓力以及發達經濟體生產率增長緩慢和人口老齡化等結構因素。

在IMF的研究中,中國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將達到39%。作為全球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正在通過全面擴大開放,尋求突破發展的有效路徑。

在汽車行業,中國汽車市場在持續多年增長後出現了負增長。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814.9萬輛和1837.1萬輛,產銷量較上年同比分別下降11.4%和10.3%。由此,國內汽車銷量連續15個月出現同比下降。

徐留平表示,即便面臨較大壓力,但中國汽車市場的未來還是可預期的。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2019年全球20個主要國家千人汽車擁有量數據,中國每1000人擁車量為173輛,位列榜單第17名。美國排名第一位,千人汽車擁有量達837輛,是中國的近5倍。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產業在深度轉型,對智能汽車、網聯汽車的消費需求還是增長的。“所以短期有困難,長期看好。”

在航空產業領域,今年以來全球已有十多家航空公司倒閉或面臨龐大債務的壓力。劉紹勇表示,整體來說,中國的航空公司還是不錯的,也說明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和潛力。

今年1~9月,中國民航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5億人次,同比增長8.7%。東航的三季報也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東航實現營業收入934億元,利潤總額60.95億元。

劉紹勇說,航空業也是全球競爭的市場,事實上中國市場的競爭比美國更慘烈,美國一個航線平均3個承運人,而中國一個航線超過7.5個承運人。“很多航空公司倒閉,不代表這個行業有問題,這3、4年來,民航業的需求增長與GDP的彈性係數在1.5倍,而中國達到2倍。”

劉紹勇說,中國14億人口,還有10億人沒有坐過飛機。目前全球人均飛行次數是0.55次,但中國人均0.43次,這就是東航、中國民航發展的機遇。

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例,未來東航要逐步開通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至巴黎、莫斯科等國際航線,就需要購買候機樓、航空食品、航空油料,同時,東航走進國際舞臺,也需要購買律師、設計師、審計師的服務。

“未來東航將在大興機場投入150~200架飛機,總投資規模大概超過1000億元。”劉紹勇說,在東航未來的購物車裡,會增加飛機購買,也會增加相關的服務購買。

郝鵬說,從合作內容看,供應鏈合作將不斷做實、產業鏈融合不斷走深。南方電網、國機集團、通用技術集團、中國商飛等企業積極採購關鍵高端設備,中核集團、國家電投、中廣核等企業積極開展國際多元化核能技術合作,航天科技、航空工業集團等企業與多家歐洲企業在航空航天領域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從合作前景看,交流交往日益緊密、合作意願愈發強烈。

“以前我們買的商品,更多是為了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次我們加大了彌補央企自身在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的短板,提升我們自主創新的能力。”郝鵬說。

開放提升央企競爭力

隨著新版負面清單取消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去年7月,特斯拉新能源整車項目在上海臨港落地,這也是國內成立的第一家外商獨資汽車生產項目。11月6日,特斯拉官方微博發佈了一張“開門見3”的海報,配圖是Model3車型,並稱中國製造 Model 3 即將亮相。

这4张进博会央企购物单,谁认领了

如何面對開放帶來的競爭和挑戰?徐留平說,汽車業是全球競爭的產業,中國進一步開放,取消對外資設立企業的限制,對汽車工業是個好事,只有充分競爭才能迸發活力。

中國一汽的購物車裡接下來會有什麼?徐留平說,不僅有整車,也包括若干服務,以及新技術的合作。“讓購物車越做越大,(讓全世界)共享中國汽車市場的繁榮。”

東方國際董事長童繼生則表示,東方國際集團目前通過全球佈局、跨國經營,已經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也就是形成“非洲原料、歐美智力、亞洲加工、東方集成、全球銷售”的產業鏈格局。

目前,東方國際集團擁有總資產670億元、員工8.7萬人,其中1.2萬名中國員工,6.5萬名外籍員工,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1115億元,進出口89億美元(出口60.4億美元、進口28.6億美元)。集團在海外擁有96家業務機構,分佈在五大洲29個國家和地區。所屬企業480家,上市公司4家(東方創業,申達股份、龍頭股份、香港聯泰控股)。

童繼生說,此次進博會,東方國際的採購增加了四個方面考量:一是增加了進口國別和地區;二是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地的隱形冠軍;三是更適應中國需求的性價比高的針對性產品;四是增加了技術貿易、服務貿易和資本貿易的規模。

劉起濤則表示,隨著5G的到來,中交集團的購物車也會發生變化。“我們下一步要將智慧碼頭推向全球,要實現地下盾構機的智能化。所以面向未來,我們購物車有很多需求。”

郝鵬說,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國有企業已經與市場經濟相融合,已經成為遵循市場規則、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獨立市場主體。現在企業也在經受挑戰和壓力,可喜的是,企業家通過這樣的開放和競爭,提高了自己的抗壓能力以及轉型升級的素質。

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業收入效益穩定增長,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2.1萬億元,同比增長5.3%;累計實現淨利潤10567億元,同比增長7.4%。郝鵬說,7.4%的增長好於預期。

“企業是在競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未來我們繼續在競爭開放的環境中成長。”郝鵬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