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紂王的朝歌城在哪你真想不到

殷紂王的朝歌城在哪你真想不到

淇縣古靈寺

看到題目,網友會覺得好笑,那是神話《封神榜 》中塑造的城市,怎麼可能會有呢?在哪?其實歷史上還真有,並且在河南,不過因為改名的緣故,已經默默無聞了。

早在三千年前,淇縣矗立在淇河之濱。淇縣古稱沬邑、又稱沬鄉,因沬水而名。殷紂時易名朝歌。曾為殷末四代帝都,先後作都城近500年,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現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淇縣地處豫北,東經114.17°,北緯35.30°。總面積581平方公里,人口27萬。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在縣城東西兩側越境南下,南水北調工程垮域北上,西依太行、東臨淇水、三山疊翠、兩水環繞、氣候溫潤,景色秀麗。《詩經·淇澳》中"瞻彼淇澳,綠竹猗猗"就是淇園美景的真實寫照。 淇縣優越的地理位置,溫潤優美的自然環境,引來歷代王侯競相爭雄, 在紂王時代,朝歌城非常繁華,歷史記載"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諸侯朝靈山"。武王伐紂,紂王於牧野兵敗後,兵撤鹿臺而亡。武王克商後,兵抵朝歌,遷九鼎於朝歌。紂都朝歌除史書記載外,還可以證諸淇縣古城垣。中國社會科學院夏鼐院長曾說:"淇縣古城垣是典型的商城"。

殷紂王的朝歌城在哪你真想不到

雲夢山

古城歷史

朝歌原叫沬鄉,又改為沬邑。公元前1101年,帝乙即位後改沬邑為朝歌,公元前1075年,帝辛即位後仍襲朝歌為都。雖然朝歌是商朝晚期都城,但朝歌性質屬於行都(或輔都),商朝首都還是安陽殷墟。朝歌古城位於淇縣城北的淇縣古城遺存,原為古沬邑所在地。商朝後期,武丁由西亳遷沬,建立沬都,是為武丁城。《史記正義》記載"沫邑,殷王武丁始都立。"後武丁遷北蒙,沬都廢置。其後武乙遷沬,文丁又都之遷沬,紂又都之。後來殷紂王就武丁城擴而大之,並因城西朝歌山,改沬都為朝歌。商王帝辛時期的都城東有淇河為險阻,西有太行山作屏障,其城池南北各有三道城垣,最外面這道城垣南至淇縣的常屯村,北至淇縣的淇水關,南北五十餘里。第二道城為王城,王城的北城垣在今淇縣工業路東至三海村北部,南城垣在今淇縣南關一帶。第三道城即宮城,位於今淇縣三海村和西壇村一帶。《淇縣誌》中所說的"淇邑北門出,西過紂王城"指的就是紂王的二道城。紂王的內城即宮城遺址在當地至今仍然稱

紂王宮。紂王宮左有宗廟,右有社稷壇,是殷紂王祭祖和祭天的地方,今淇縣西壇村就是因村裡有紂王的社稷壇而得名。至今遺存的古城垣,部分城牆猶高約10米,頂寬約130米,基厚約150米,城垣東西寬4裡,南北長6裡,城周20裡,總面積24平方里。朝歌城垣,巍然壯觀,體現了詩經記載"邦畿千里"。武王伐紂,牧野一戰,紂亡國滅,600年社稷毀於一旦。但戰爭並未波及朝歌城垣,朝歌城垣巍然如故。戰爭結束後,周武王以紂京師封紂子武庚為諸侯,以續殷祀,武庚就居住在他父王的宮室裡。後武庚叛周,周兵攻下朝歌,武庚身死,宮殿被焚,百姓被擄,頑民被遷,從此朝歌成為廢墟。

淇縣是河南省鶴壁市的一個下轄縣,位於河南省北部,處於河南向河北、北京、山東等地的主要門戶,距離北京480公里,距離鄭州9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同時淇縣也是中原城市群規劃中重要的一箇中心城市,縣境內有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京港高速貫穿,交通條件優渥。而且淇縣也有很多榮譽稱號,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畜牧強縣等等。

淇縣位置

殷紂王的朝歌城在哪你真想不到

但是提到淇縣,不用說外省人,估計除了周邊城市以外,知道的人不會太多,淇縣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小縣城。如果你要知道它原來的名字,估計會大吃一驚,淇縣原來並不叫淇縣,而叫朝歌,這個名字估計全國上下沒幾個人會不知道,這可是封神榜裡著名的商朝都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

朝歌古城最具優勢和開發潛力的資源主要有旅遊資源和水能資源

主要代表:一山、一景、一閣、一湖、一文化、一風情

一山:即尖山。"打開尖山門,能富八府九州人"。尖山是鶴壁市可視範圍內最高峰,在鶴壁人心中有不可替代的神聖象徵。

一景:即古靈山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封神榜》故事發生地,女媧修真處,由主景區、朝陽寺、清涼庵、靈湖、銅頂、涼水泉清代古民居石頭城六大版塊組成。現有景點130多處。相傳,人類始母--女媧在古靈山煉石補天,捏土造人,殷紂王降香女媧宮。古靈山景區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優美的山水景觀交織一起,成為休閒度假、登山探險、祭祖朝拜的遊覽勝地。

一閣一湖:即靈光閣和靈湖。閣高三層,三面環水,被譽為淇縣的"滕王閣"。遊客登閣憑欄,可遠眺太行山,近觀靈湖水,湖光隨波盪漾,群山屏風林立,古靈山風光盡收眼底;若撐舟駕櫓,戲水遊玩一番,更是有種舟在水中走,人在畫中游的愜意感覺。

一文化:即殷商文化。包括甲骨文字、繪畫、建築藝術等,內容豐富,博大精深。

一風情:即朝歌風情。再現2000多年前商朝故都--朝歌的繁榮盛景。

文化古蹟

朝歌城

說起朝歌,大部分人都會感覺既神秘又遙遠,但是如果來到現在的淇縣,就能看到很多商周時期的歷史遺留,比如朝歌古城、古靈山、商紂王陵。其實淇縣並不只有商朝都城這一個名頭,先秦時期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曾在這片土地上演繹過很多著名的歷史事件,比如刺秦王的荊軻,入朝鮮建國的箕子,文曲星比干,變法強秦的商鞅,培養出蘇秦、張儀等軍事家政治家的鬼谷子,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都是從現在的淇縣走出來的。

荊軻刺秦

相比於國內其它地方的旅遊景區或者大山巍峨,或者河湖粼粼,淇縣的景區就充滿了神秘的色彩。雲夢山光聽名字就充滿了神秘的氣息,這裡曾是鬼谷子隱居辦學的地方,縱橫家蘇秦、張儀,軍事家孫臏、龐涓,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而女媧修真處、商紂王降香處,就在這裡的古靈山,也正因商紂王在此對女媧出言不遜,才直接導致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封神演義發生。

雲夢山

殷紂王的朝歌城在哪你真想不到

特色亮點

淇縣靈山辦事處依託殷商文化遺址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圍繞"殷商文化,朝歌風情"的主題,構建六大項目(特色新型農村社區、商業街區、文化展示區、循環水系、演藝廣場區、度假酒店區),實現三個目標

(殷商文化產業園區、全省特色新型農村社區典範、探索貧困山區建成小康社會的路子,簡稱"163"規劃)建設殷商文化產業園。以園區和特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相結合,實施文化旅遊產業帶動戰略,使群眾成為從事文化旅遊的產業農民,改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文化旅遊產業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創新一條文化為魂、旅遊為體、商業為力、群眾為基的科學發展之路。目前,園區、社區正在建設當中,吸引企業投資6億元。

提起朝歌,我們不僅唏噓不已,我們都能想到很多著名的封神榜人物,周武王、姜子牙、妲己、商紂、比干,而提到淇縣,不僅國內很少人知曉,很多身為河南人甚至都不知道。其實原因在於改名。在全國除了淇縣,還有很多地方也因為改名而失去歷史悠久文化的,比如長安改為西安,琅琊改為臨沂,蘭陵改為揚州,九原 改為包頭,常山 改為石家莊,廣陵 蘭陵改名為棗莊,徽州 改名為黃山,廬州改為合肥,

當然我的老家汝南也 改名為駐馬店

殷紂王的朝歌城在哪你真想不到

南海禪寺

君看昔日汝南市,白頭仙人隱玉壺。(《對雪醉後贈王歷陽》李白)

你看看,我沒去過汝南,看了李白的詩,我就知道它有多美好,仙人,玉壺。

狠狠心換下試試:君看昔日駐馬店,白頭仙人隱玉壺。

君還是別看了,仙人玉壺沒有了,只有喧譁的馬隊。

當然,現在駐馬店下面有個汝南縣。但是,在古代時,汝南可是一個郡,這是至少相當於市,甚至等同於省的編制,你把大頭丟了,把一個縣叫回汝南,有意思嗎?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