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之城—2019深圳夜間消費研究

戳上面的藍字關注我們哦!

璀璨之城—2019深圳夜间消费研究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沈述紅 作為南方熱點城市和移民活力城市,深圳在夜間消費上向來有著良好的基礎和出色的表現。在各大機構發佈的夜間經濟榜單裡,深圳無一不名列前茅。

其中,“夜宵”之城成為深圳夜間經濟一個亮眼而醒目的標籤。

據近期阿里巴巴發佈的淘寶夜間消費最活躍的十大城市,深圳名列夜間消費全國第四。另一項來自智聯招聘與美團點評合作撰寫的《2019年中國白領夜間消費調研報告》顯示,餐飲消費是夜間消費的主力,而深圳夜間餐飲訂單佔到全國5.80%,位居全國第二。

“深夜食堂”何以撬起深圳夜間經濟的巨大市場潛力?剛剛過去的2019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便驗證了美食在夜間經濟裡的魅力。該活動期間,主會場華強北人流量明顯增長,也由此帶旺了附近很多做其他生意的商戶,不少商戶表示營業額比之前翻了一番。

但夜間經濟的構成不止於餐飲。遊、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元業態的夜間消費市場,都在逐漸成為夜間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深圳市在夜間網購活躍度、夜間觀影活躍度、夜間健身等多項指標上均位居全國前列。

夜間經濟何以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其目前面臨哪些發展難題?未來又有哪些潛力待挖呢?

“深夜食堂”的力量

餐飲一向是夜間經濟的重頭戲。

11月3號晚上九點半,深圳華強北步行街人流如織。儘管這片區域平時亦車水馬龍,但如今這樣熱鬧的場景也不常見。其間一個臨時搭建好的展示區內,小陳戴著口罩和手套,快速在紙上劃過一個號碼,將打包好的脆皮炸酸奶和春捲遞給面前拿著相同號碼的客人。而這個客人的後面,還有五六號人排著隊等待著已經下單的美食。

這不是尋常夜市裡的小吃攤。小陳的後面,是一家知名粵菜品牌的展示牌。其所在地,也是2019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活動主會場所在地。這個總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的美食宣傳品鑑一條街上,小陳和一百多家知名餐飲品牌企業工作人員,在近五天的時間裡已經招徠了數萬名消費者進行美食宣傳。

活動的參與者遠不止如此。含深汕特別合作區在內的其他10個區,也發動了近80個街道共同參與該活動。而這場國內首個聚焦食品安全的美食節,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劍指夜間經濟。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鄺兵告訴記者,籌辦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只是契機,挖掘夜間消費潛力,努力發展“夜間經濟”、拉動內需、擦亮“美食深圳”新名片,才是目的。

如何通過美食拉動鵬城夜間經濟?深圳的做法是先加速供深標準體系建設、“一街一車一室一中心一基地”建設等,同時推動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工作,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圳品”的推出就是其中一例。鄺兵表示,深圳啟動食品安全戰略工作,搭建了供深食品標準體系,以國家法律法規、國家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為基礎,結合深圳市居民膳食結構、經濟發展水平及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需求等實際情況,借鑑國內外先進標準,以質量標準、源頭與過程管理標準為重點,覆蓋從源頭到終端全鏈條,安全健康綠色的食品標準體系。“而‘圳品’就是那些最終通過檢測、給予標識的供深食品及食用農產品。”

目前,深圳市已發佈300餘項供深食品標準及系列評價細則。自8月31日首批18個品種的“圳品”推出後,價格穩定,銷量皆有不同程度增長。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鄺兵表示,美食節之外,深圳還將採取一系列措施推動夜間經濟消費高潮,其中包括加強餐飲品牌建設,通過行業協會引入米其林餐廳評級標準,開展各類食品行業評選評比,舉辦食品安全國際風險交流論壇,助力深圳打造國際化城市。

此外,雖然深圳的餐飲行業無論從行業的規範,市場的運營以及行業的監管等方面都引領著全國的先進水平,但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坦言,未來,深圳還可以通過示範單位的典型經驗不斷探索,打造示範區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以及經營模式。

政策發力

夜間經濟的發展少不了政策的助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深挖國內需求潛力、拓展擴大最終需求、多用改革辦法擴大消費”的背景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已出臺了鼓勵發展夜間經濟的政策。

深圳也不例外。除了通過美食拉動夜間經濟發展,深圳還出臺了通過旅遊、購物、娛樂、休閒等發展夜間經濟的措施。

9月初,深圳市商務局牽頭起草了《深圳市關於進一步優化供給釋放潛力促進消費增長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和《深圳市繁榮夜間經濟實施方案》,提出力爭在2020年底前培育成熟一批佈局合理、功能完善、業態多元、管理規範的“夜間經濟示範街區”。

該文件還提出,在“夜遊”經濟、“夜賞”經濟、“夜購”經濟、“夜品”經濟、“夜娛”經濟的同事,要多舉措提升街區硬件水平、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創新監督管理模式。

對於夜間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規範,可能導致的一趕了之、一封了之等問題,上述文件指出,要勵各類業態多元化發展,充分發揮市場經營主體作用,引入專業化團隊參與管理運營,同時引導行業自律發展,研究採取“分時制”的管理方式,放寬夜間特定時段相關擺賣管制。

另一個文件則是10月25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的《打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促進消費提升若干措施》。該文件共提出了5個部分35條具體措施,瞄準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支持新商業模式試水,鼓勵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發展,不斷豐富高品質、高附加值、多樣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消費提升。

其中一項措施便是發展夜間經濟、“美食深圳”,壯大消費新增長點。《若干措施》專門提及,深圳將以籌辦首屆深圳食品安全美食節為契機,加強餐飲品牌建設及供深食品認證工作,策劃實施“深圳美食地圖”活動,挖掘夜間消費潛力,努力發展夜間經濟,擦亮“美食深圳”新名片,進一步激發食品類消費。

深圳統計局的數據驗證了發展夜間經濟的成效。前三季度,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78.39億元,增長6.8%;住宿和餐飲業585.57億元,增長11.1%。其中,“夜經濟”成為拉動深圳市消費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多家商超和娛樂場表示,目前場所內晚間消費和白天消費人數比例為1:1,“夜經濟”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板塊。

“發展夜間經濟,我們預期達到的目標,是要瞄準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支持新商業模式試水,鼓勵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發展,不斷豐富高品質、高附加值、多樣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促進消費提升,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鄺兵補充。

巨大潛力

在夜經濟概念尚未出現的時候,深圳的零售實踐已經走在了全國前沿,如2002年就開啟的茂業“68小時不打烊”,傳統商超採用延長營業時間的“夜經濟”經營模式來吸引客流,在當時可謂是全國創舉。

隨著消費升級和80、90後逐漸成為主力消費群體,“夜經濟”這股新生勢力正蓬勃發展。政府帶頭、企業配合、市民參與,深圳市多個區域多個領域正散發出“夜經濟”的潛能,深圳已成為我國夜間經濟發展的重要城市。

但夜間經濟的潛力遠不止於此。

地產運營商RET睿意德發佈的《璀璨之城——2019深圳夜間消費研究報告》顯示,雖然深圳夜間經濟有不少優勢和亮點,但也存在不均衡、不協調的短板、弱項,這正是今後夜間經濟的著力點。

具體而言,一些新區的夜間經濟還很薄弱,趕不上旅遊消費發展的需要。在一些老城區,由於城中村改造,夜間消費的版圖由此出現了萎縮。此外,一些大型小區周邊缺乏商店、夜間集市,居民的消費需求難以滿足。

這也意味著,在發掘消費活力的當下,深圳夜間經濟仍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挖掘空間。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同時指出,發展夜間經濟,“還應充分挖掘本地夜間休閒資源,結合自身文化特點,打造休閒娛樂項目,體現城市的文化底蘊,打造城市特色品牌,為居民和遊客提供差異化、多元化的夜生活。”

具體到深圳,則可以借力消費驅動的國家新政策,著眼大灣區發展,從國際化、產業化、時尚化的層面做強做優深圳夜間經濟。“在業態和內容上,從人們社交、休閒的需求出發,更要注重深圳乃至大灣區的差異化特點,塑造浸入式文化體驗空間,提升夜間經濟活動的科技含量與文化內涵;合理延長營業時間;在營銷推廣上,要明確夜經濟消費主題,打造獨特的城市標籤;此外,夜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公共設施與服務的支持,政府應協調這方面資源。有必要建立系統的夜間經濟政府治理制度,防範夜間經濟消極影響。”

璀璨之城—2019深圳夜间消费研究
璀璨之城—2019深圳夜间消费研究

直接來小壹

壹深圳粉絲群

深圳廣電集團

壹深圳客戶端官微

璀璨之城—2019深圳夜间消费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