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的英譯名稱


馬來西亞華人的英譯名稱


馬來西亞華人的英譯名稱


如果跟馬來西亞華人有經常來往的經驗,對當地華人名字,尤其是英譯名稱經常會有怪怪的感覺,且也沒有一種統一的譯名,讓人猜不透其原來中文名字為何,直至友人親自告知才知曉。

這主要是馬來西亞華人在上一代在官方註冊姓名時,大多數是以方言為主,當時註冊登記官員不會漢字(馬來族)以及到了後來官方都沒有直接用漢語拼音去統一華人的英譯名稱所致。

保留姓氏的方言的讀音,可以讓當地華人知悉您的祖籍,比如林姓拼成Lam或Lum是廣東人,拼成Lim就是福建人或客家人。還有陳姓拼成Chan

是廣東人、Chin昰客家人和Tan就是福建人。在馬來西亞Tan主要是陳姓,而並非普通話的譚姓。譚姓在馬來西亞有叫Tham或Thiam

參考網絡資源主要華人姓氏有:

陳:Tan(閩潮海),Chan(粵), Chin(客) Ting, Ding (閩東)

林:Lim(閩潮客),Lam(粵)

張:Teo(閩潮),Cheung,Cheong(粵) Tiong/Diong(福州),Chong(客)

黃:Wong(粵)(客家)(福州),Ooi,Ng/Wee(福建),Eng,Ng(潮)

曾:Chan(閩),Tsen,Chen(客家)

洪:Ang(閩潮),Fung(客家)Hong,Hung(粵)

鄭:Tee,Tay(閩潮), Cheng(粵),Chang(客)

謝:Cheah,Chia(閩潮),Tse(粵),Chia (客)

傅:Poh(閩潮)

方:Png(閩潮),Fong(粵)

沈:Sim(閩潮), Shim, Sim(客),Sun?

薛:See(閩潮)

吳:Goh;Go(閩潮),Ng(粵)(客家),Ngu(福州)

顏:Gan(閩)

呂:Loo(閩),Lui(粵),Lee (客家)

王:Ong(閩),Wong(粵)

梁:Neo(閩),Leung,Leong(粵) Niun(潮),Leong, Liong(客家)

周:Chew(閩潮),Chow(粵),Chew,Chu(客家)

蔡:Chua(閩潮),Choi(粵), Chai(客)

郭:Kuek,Kweh(閩),Kok(客),Kwok(粵) ,Kwek(潮)

程:Thia(閩潮)

胡:Oh(閩)

潘:Phua(閩潮),Pun(粵),Pan (客家)

葉:Yap,Yeap(閩潮),Yip(粵),Yap, Yapp(客家)

歐:Au(閩潮粵)

劉:Low;Lau(閩潮粵)

藍:Nah(閩潮), Lum;Lam(粵客)

錢:Chee(閩潮)

羅:Loh, Law,Lau(福建,潮州),Lo(客家)

許:Koh(閩潮),Hui(粵) Diong(福州),Hii(客家)

朱: Chu, Chee (閩潮粵)

丁:Ding(粵),Ting(閩潮客)

戴:Tai, Tye,Toi (閩潮客)

蕭:Siew(粵),Siow(客)

李:Li;Lee;Lay;Lei(粵客閩)

把陳拼作Chen、Chan、Tan不過是根據福建話拼的三種形式,另有Chin、Teng、Tjhin三種。如果根據潮州話、海南話、廣東話、客家話和三江話拼還有13種形式,總共19種。在拼式排行榜上居於第一位的是張姓,有49種;次為郭姓,有27種;再次為許姓,有25種;第四是謝姓,有20種;陳、蔡、曾並列第五,各有19種。

馬來西亞華人的英譯名稱

此外,在吉隆坡的馬來西亞華人處在一個國際經商的大環境下,通常會在姓氏前面自行加上一個英文名字或教名(教徒則是教名)。例如: James Tan ,Celestina Lui, Robert Lim等等。

馬來西亞是一個君主立憲的聯邦國家,除了有9個國王或蘇丹輪流擔任最高元首(國家領袖)外,這裡盛行一個聯邦勳銜的制度(類似歐洲的爵位制度),為這個國度有社會名譽的人,提供一個尊貴的稱謂。例如: 國際巨星楊紫瓊,我們稱呼她為拿督斯里楊紫瓊(Dato' Seri Michelle Yeoh Choo-Kheng)以及羽毛球著名運動員拿督李宗偉(Dato Lee Chong Wei)。拿督斯里和拿督就是聯邦勳銜的尊號。

同時,馬來西亞人對部份職業有較高階級的觀念,例如:醫生、博士、老師等等。我們會把這些“高尚的職務”作為名稱的一部分去稱呼別人,例如: 馬來西亞現任首相敦馬哈迪醫生(Tun Dr. Mahathir)。


如果你來到馬來西亞長期居住,為了更方便別人對您的稱呼和融入我們的社會,建議你也取一個有

洋氣的英文名,並加上您的姓氏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